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下滑、亏损、造假!日本制造神话破灭,输在哪?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0:26  来源:网络整理

 

下滑、亏损、造假!日本制造神话破灭,输在哪?

导读:声名显赫的日本制造业、日本品牌市场地位下滑,它们输在哪?

众多昔日大名鼎鼎的日本品牌

集体遭遇困境,市场地位下滑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日本品牌曾风靡世界。

强企业。

业绩下滑、亏损,业绩造假……等这些问题,谁都没想到会和日本品牌联系起来。

例如:松下曾一度长期陷入亏损,索尼曾亏损超过117亿美元,夏普卖给了富士康,东芝把芯片业务出售。

这些可都曾经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制造业代表,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这样问题?

日本企业困境背后

商业帝国三代之后的困境

日本企业地位下滑,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但毫无疑问,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杰出企业领导者的因素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往往与日本涌现出的一批杰出的企业创始人、卓越企业家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在雄才大略的一代、二代创始人带领下,他们的企业成功开创了商业帝国,并持续创造了几十年的商业奇迹。

但是,再优秀的商业帝国,也难以逃脱兴衰的自然规律,毕竟基业长青是很难的事情。

当这些商业帝国进入到第三代、第四代执掌时,他们很难再有一代的雄才,很难继续推进商业帝国复制昔日传奇,创造更加惊人的商业神话。

同时,还有企业创业精神是否传承、保持的问题!

由于初创条件艰苦,在企业第一代杰出创始人身上,往往有着很强的创业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往往视自己创立的企业如生命一般。

而企业第三代、第四代执掌者,是否还能坚守第一代创业者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能否视企业如自己的生命的精神,这些都是疑问,精神的缺失与专业能力的缺失一样重要,创业精神、视企业如生命精神的缺失,对企业同样致命!

这些雄才大略的缺失、精神的缺失,都会让商业帝国的未来,充满了疑问!

例如:曾经担任索尼音乐娱乐公司社长的丸山茂雄,就曾表示“人和事业以及公司都一样会老”。

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年轻而成长快速。但是,终有一天会迎来它的转折点。然后就是下跌。公司就和人的生命循环一样,那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不管年轻的时候多有活力,到了老年谁不是一个样呢

公司的事业也好,公司附属的产业也好都有枯荣盛衰,这种环境的变化谁都逃不了

“我明白大家都希望索尼能一直保持革新,因为它一直都是电子产业的一颗明星。二战以后索尼是日本的希望之星。上了年纪的人有一种想法「索尼是日本电子技术革新的领头羊,希望它能一直都那么有活力」。这个和一个家庭的构成很像,大家都喜欢父亲,想他长命百岁一直健康一样。我也希望这样,但是父亲还是会老会死的”

所以,日经商报以前曾提到过「公司寿命只有30年」的说法。

即使是再辉煌的商业帝国,也要面对这个考验。

此外,还有竞争对手崛起所造成的压力.

例如中国、韩国以低成本模式崛起,切割了不少日本企业的市场,众多中国、韩国优秀企业崛起,已经让日本企业在B2C市场放弃了不少阵地,转而聚焦B2B领域。

于是,当日本这些商业帝国的三四代难以具备创一代的雄才大略、同时在创业、奋斗精神上缺失,必然导致其综合竞争力下滑。

首先,缺乏创始人的雄才大略,大胆开拓、创新的意识减弱。

其次、创业精神缺失,视企业如生命的创始人精神缺失

再次,还要面对中国、韩国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崛起,压力巨大

而在这些缺失、压力之下,业绩下滑、亏损难免出现出现了,其它一些造假的不良经营行为也出现了。

这也是,中国企业未来也要面临的大考验!

商业帝国二代、三代以后的问题,中国的企业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特别是民营企业未来接班中,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明显。

企业中第一代掌门人由于初期的艰难,往往有着极强的创业精神、奋斗精神,但是二三代、出身丰裕物质条件下的,一方面,是否具备创一代的奋斗、拼搏精神,另一方面,他们能否传承创一代的雄才大略。这些都是问号。

一旦不能,企业就会出现发展断层,陷入停滞、乃至于下滑的窘况。

中国的企业在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了一代、二代中非常杰出的企业家。

例如:这其中,既有实体经济的一代企业家,如任正非、柳传志、王石、张瑞敏、周厚健、董明珠、宗庆后等卓越的经营者,都先后创立了各自的时代奇迹!

同时,还有IT经济的一代企业家(属于二代年龄层),如:马云、马化腾、丁磊等卓越的经营者,同样开创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传奇!

未来,在三代、四代,特别是一代年龄层、二代年龄层的接班人中,是否还会拥有一代的雄才大略,是否有那些行业一代企业家、杰出创业者的远见、前瞻性、卓越的经营能力,以及创业精神、进取精神?

这些充满了问号!

当然,日本企业相对以往地位有所大幅下滑

但是底子还在、实力仍不容小觑

目前,虽然日本制造代表企业在消费品牌领域,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高端材料、高端部件领域,日本企业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手机领域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的图像传感器几乎均来自索尼,苹果iphone61300个电子部件,其中700个是日本制造,而电动车的领军特斯拉的电池与松下合作、波音787梦想飞机35%的部件由日本制造……

而小到手机,大到飞机,日本的“隐形冠军”企业无处不在。给优衣库供应服装面料的东丽公司同时也给波音飞机提供制造机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参与波音787梦想飞机制造的还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60多家日本企业。整架波音787飞机有35%的部件由日本企业制造,35%由波音制造,其余部件由其他国家提供,难怪波音787被称为“准日本产”机型。

作为消费品品牌,索尼手机的确惨败给了苹果甚至小米,但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高价值部件商,索尼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鉴于索尼在相机传感器领域的领先地位,苹果全系手机,包括最新的iPhone6的图像传感器均来自于索尼。不光是苹果,包括小米、华为、oppo等知名国产手机也几乎全部采用索尼的图像传感器。

换句话说,虽然日本企业在产业链的下游——消费领域的品牌运作有很大收缩,但是在产业链的上游,依然保有很大优势。

当然, 今天日本品牌的市场地位,相对过去辉煌期而言确实有一定程度下滑。

不过,日本企业,带给中国企业的思索很多

特别是危机感、危机意识,很值得深思

日本企业所走过的发展路径,无论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对中国企业而言,有很多值得思索、借鉴的地方。

一方面,日本在消费品领域收缩的教训,以及产业链的技术沉淀优势,都值得中国企业或深思、或学习。

另一方面,日本那些知名品牌所走过的兴衰路径,值得中国企业警惕、注意,要有很强的危机意识,正如曾经担任索尼音乐娱乐公司社长的丸山茂雄,就曾表示“人和事业以及公司都一样会老”,而企业所处的商战,又是无休止的竞争,不进则退,更何况竞争力下滑,更会引发倒退。

成功的企业都是有危机意识的企业,例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三星前掌门人李健熙“这是个永恒的危机、我们正身处险境!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多次表示,华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华为要避免管理者的孤芳自赏、自我膨胀,要以客户为中心,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流程集成和贯通

这也是它们之所以辉煌的原因!

因此,企业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努力避免业务上的能力断档、企业精神缺失!

否则,就会过早的衰落!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