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6:55 来源:网络整理
退押金迟缓、宣传的押金监管方否认有合作。
…………………
近日,曾经引发刷屏的“黄金单车”酷骑,被曝出问题——退押金迟缓,宣传的押金监管方,根本没有合作等。
1、退押金迟缓、
在8月26日,酷骑单车方面发布关于退押金迟缓的声明,声称由于频繁更新各种功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因而出现用户押金难退的现象,但用户普遍对这一姗姗来迟的解释颇为不满,认为“理由牵强、没有诚意”。
网易科技发现,早在今年5月初,就已经有用户在贴吧反映押金不退,网名叫“小文嘟嘟孙文孙”的用户表示,他已经申请退款20天了(5月初),期间打了好几次客服电话,每次都说向技术部门反映,每次最后都没有了下文。
2、押金监管成谜,民生银行否认合作
网易科技于8月29日致电民生银行——此前酷骑单车曾声称就押金监管等方面和民生银行展开战略合作——然而,民生银行方面告诉网易科技,目前酷骑单车没有任何押金存放在民生银行。
酷骑单车的押金流向被蒙上了迷雾,用户张漾向网易科技提出他的质疑:高唯伟同时是P2P平台诚信贷CEO的身份,押金难退很可能是因为被抽走流向了P2P。
还有更多共享单车公司不容乐观
一些中小单车公司,在四五线城市“圈钱”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中小共享单车公司,开始在四五线城市推出加盟。
虽说,做加盟没什么问题,但是过度的夸大,就让加盟变成了“圈钱”游戏,最后透支信任、毁掉行业!
加盟的招商广告,都写的很诱人
对商业盈利描述,都极为夸大
例如:斯洛登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材料中表示,以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为例,投放1000辆车,每辆车860元,购车成本86万,运营成本每月约1万元;每天每辆车骑行5-8次,每小时收费1元,每天收益5-8元,每月收费总计15万-24万,粗略计算,最晚半年即可收回所有成本。
小强单车在其加盟模式中称,平均每天每辆单车可骑行4次,每次收费1元,投资1000辆单车每月就可获得12万的收益,“投资平均8-9个月回本”。
15万人口的县城为例,投放300辆车,资金约13.8万,客户端软件的使用费用3万,成本总计18万元,每辆车的日均使用频率为6-8次,以此计算3至4个月就可收回投资本金。
但是实际上,即便是在一二线城市,要达到上述平台宣称的数据都有些困难。
这种过度夸大的宣传,严重透支行业信任,只会让状况变得更糟,最终对整个行业更不利。
共享单车,洗牌大战开始了
最近,多个城市由于共享单车过多,纷纷推出共享单车限量的新规。
这也标志着共享单车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了,共享单车将从增量转向存量市场的竞争。
这也意味残酷洗牌的时代开始了。
在跑马圈地时代,对于中小共享单车而言,似乎还有机会,还有梦幻希望,也许还有机会超越,但是一旦进入洗牌期后,只有两个结果选择——要么被收购,要么退出。
再次提醒
互联网平台,对大多数中小企业真的不合适
它们的问题,一切都只是在重复千团大战、百播大战的洗牌状况——在行业的洗牌中,实力相对弱小在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这些教训都值得深思:
1、创业本不是那么简单,在一些互联网领域更复杂!
创业不是那么简单,它对创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特别竞争越激烈领域,要求会更高。
创业不易,在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浪潮中,能走到最后的终究是少数,无数的会倒下。
特别是在激烈竞争领域,竞争更为惨烈、对参与者要求更高,洗牌更为残酷,往往大多数都会倒下、被淘汰,仅剩极少数的企业成为赢家、走到最后。
今天,一些互联网领域要求更复杂,很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往往有大量资本的参与,在重量资金武器的支持下,快速完成洗牌,PK博弈更惨烈。
对于一些资本优势不那么大的创业者而言,只能拼运营能力优势,但是这些单车公司的运营能力,又恐怕往往要打问号。
何为运营能力强,简单说,就是你能快速把量做起来,把运营环节做好,要么把量做好、要么把环节做好,任何一方面做出亮点都可以,当然两方面都做好更厉害!能做起来,就具备竞争中的谈判实力,话语权。
但是,很多单车企业,在不具备资本实力的同时,很显然又很难具备很强的运营能力。在竞争中就很被动、处于劣势!在PK中就更容易处于下风!
2、互联网平台之战背后关键要素:拼钱、拼资源
互联网平台之战所呈现出的特点,一方面,是拼运营能力,另一方面,是拼钱、拼融资能力。
正如李彦宏曾表示:“今天的O2O却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市场。所有的行业都在砸钱、发红包,非常同质化。”
在互联网平台大战的背后,往往是“钱”之战。
而融资能力,就考验创业者的资本对话能力,你拿什么融资,你必须要有光环——过去的辉煌业绩(战绩)、名校、名企、技术大牛(轰动性的技术)等。
说的直接些,你想拿到融资,要么靠你出色运营能力、技术能力,要么靠你的业绩、要么靠你的毕业院校背景、你曾工作过的企业背景、你的资源等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资深媒体记者、媒体圈子大佬资源
ofo创始人戴威,名校的圈子和光环资源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2013年毕业以后跟随团中央支教团在青海大通县东霞镇,做了一年的数学老师。2014年回到北大读硕士。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硕士,都是不错的名校光环。
多万。
一方面是运营能力的不足,无法快速把量做好、或者把运营细节做好,另一方面资本对话能力弱,这基本上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落结局的PK。
3、新创业者慎入做平台、互联网平台更要慎重
创业者,一定要千万、千万、千万注意,慎入平台型创业!
新进创业者,如果实力不够,更适合聚焦实力单点突破,然后一步步扩大!
正如“国内首家倒闭共享单车”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所反思:小公司不适合追风口、追了也没有用,小公司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
这可以说是悟空单车带给大家最有价值的提醒,小公司、新创业者,实力不够的话,不适合去和巨头们PK,不适合平台之类的大竞争,更适合局部突破、PK。
千团大战、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百播大战,再到如今的共享单车大战……
一切都是类似状况在重复上演,而类似错误也在重复上演!
而且此时,共享单车的前辈——网约车,还在面临盈利难题,何时盈利仍是大考验。
整个互联网行业平台中盈利的只有少数几个,团购平台、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目前都没有,共享单车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这种不盈利,依然靠大量烧钱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式,更不适合小企业,更要慎入,尽早退出反而更加明智!
成功有相似性、失败同样有相似性!
一切都是在相似的重复,而这背后的问题,都值得企业、营销人深思!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