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共享单车 竟成“圈钱游戏”?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7:08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当心!当心!

一些中小单车,在四五线城市做起了加盟

但是,这些加盟正变成圈钱游戏!!

当心!当心!

一些中小共享单车,开始在四五线市场加盟

小心这些加盟变成圈钱游戏

随着单车竞争越来越大,一些中小共享单车正转战四五线城市,做起来加盟。

但是,请当心,这些加盟活动,会变成诱人的圈钱游戏!

这些许诺的“投资少、回本快”的诱人的条件基本无法实现,存在太多夸大,会成为圈钱游戏。

以新京报报道内容为例:

——————————————

诱人的招商材料:半年即可回本

这些单车品牌主要面向地级市、县城等小城市和景区招收加盟商,加盟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平台向加盟商许诺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其高频的使用效率所带来的租金收益。

上述斯洛登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材料中表示,以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为例,投放1000辆车,每辆车860元,购车成本86万,运营成本每月约1万元;每天每辆车骑行5-8次,每小时收费1元,每天收益5-8元,每月收费总计15-24万,粗略计算,最晚半年即可收回所有成本。

小强单车在其加盟模式中称,平均每天每辆单车可骑行4次,每次收费1元,投资1000辆单车每月就可获得12万的收益,投资平均8-9个月回本

15万人口的县城为例,投放300辆车,资金约13.8万,客户端软件的使用费用3万,成本总计18万元,每辆车的日均使用频率为6-8次,以此计算34个月就可收回投资本金。

难以达到的骑行效率

落地四五线小城的共享单车真的能成为摇钱树吗?

但他们都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骑行次数较低是由于投放车辆较少的缘故。

但是实际上,即便是在一二线城市,要达到上述平台宣称的数据都有些困难。

记者在晋城市区实地体验后发现,在大街上几乎很难看到小强单车的身影,两天的时间里只看到一位骑行用户。

来源:新京报

——————————————————

夸大、无法实现的运营目标

 

*悟空单车合伙人计划截图)

这些中小单车公司所提出的“投资少、回本快、高额回报”的诱人承诺,基本属于虚幻的梦想!

一二线城市赚不到钱,五六线能盈利?

请当心变成圈钱游戏

即使一二线城市普及率如此之高,如此高的使用率都做不到,更何况普及率低的四五线城市!

那些加盟的单车公司,同样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这些加盟,会变成圈钱游戏,无论是购车、还是加盟费,平台都成为稳赚不赔的公司。

最倒霉的是那些加盟商。

河南的一名加盟商则在投车不久后就因车辆丢失迅速宣告失败;四川的一名加盟商此刻正在为用户押金退款难的问题而发愁,平台解释称是“系统升级”所致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西加盟商吴天贵在晋城刚刚试运营了一个月,面对记者以加盟商身份的咨询,他却提出要将手上的小强单车转手,“要不你来晋城接着我的做好了,我前期准备都已经完成了。”

面对共享单车,一般投资者还是慎重吧!

共享单车,这种租赁单车的运作,和互联网上之前的几个前辈,团购、网约车一样,对资本要求比较高,投资需谨慎!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还是慎重吧!

首家倒闭共享单车悟空单车创始人教训,值得学习!

作为国内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曾总结这次创业经历的几个血淋淋教训。

第一,不要去追风口,追了也没用,小公司追不到。风口是等出来的。

第二,项目一定要能盈利。共享单车短时间内一定亏损,但你做一个项目,无论是拿投资也好,还是自己出钱,从模型上一定要跑得通,这很重要。

第三,你要有相应基因。比如做共享单车,你要有供应链的人加入,否则自己去搞,问题非常大。

第四,小公司还是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就像我们做共享单车,搞到最后连被收购的价值都没有。我们也去找过ofo,希望被并购,但他们没意向。

你建了个碉堡,人家打不下来,才可能花钱并购你。人家如果打得下来,还并购你干吗?或者,这个行业发展迅速,老大老二势均力敌,你的选择成了决定性力量,这才有被收购的价值。但现在看来,两者都不沾。

愿赌服输,人要向前看。

深度分析

那些倒下的共享单车 输在哪?

/商业领军观察员

悟空单车等的倒下,如同所有的互联网大战中倒下的企业原因一样——运营实力不够、资源不够、融资能力不够(资本对话能力不够),小企业想做大平台……

一切都只是在重复千团大战、百播大战的洗牌状况!

1、创业本不是那么简单,一些互联网领域更复杂

创业不是那么简单,它对创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特别竞争越激烈领域,要求会更高。

创业不易,在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浪潮中,能走到最后的终究是少数,无数的会倒下。

特别是在激烈竞争领域,竞争更为惨烈、对参与者要求更高,洗牌更为残酷,往往大多数都会倒下、被淘汰,仅剩极少数的企业成为赢家、走到最后。

今天,一些互联网领域要求更复杂,很多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往往有大量资本的参与,在重量资金武器的支持下,快速完成洗牌,PK博弈更惨烈。

对于一些资本优势不那么大的创业者而言,只能拼运营能力优势,但是悟空单车的运营能力,恐怕要打问号。

例如:其推出的“合伙人”计划,基本就是一个空想,4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4倍,基本就是幻想,其团队自身也承认你自己验证不了的东西,他们肯定也在观望。而没有资金,我们也无法验证这个模式。”你拿一个跟乌托邦差不多的合伙人计划去融资,基本就是在说梦话了。

何为运营能力强,简单说,就是你能快速把量做起来,把运营环节做好,要么把量做好、要么把环节做好,任何一方面做出亮点都可以,当然两方面都做好更厉害!

而悟空单车推出的共享单车90%都找不到了,1200辆单车,找回的仅有10%,这个损耗率太大了,同样说明运营问题很大。

2、互联网平台之战背后关键要素:拼钱、拼资源

互联网平台之战所呈现出的特点,一方面,是拼运营能力,另一方面,是拼钱、拼融资能力。

正如李彦宏曾表示:“今天的O2O却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市场。所有的行业都在砸钱、发红包,非常同质化。”

在互联网平台大战的背后,往往是“钱”之战。

而融资能力,就考验创业者的资本对话能力,你拿什么融资,你必须要有光环——过去的辉煌业绩(战绩)、名校、名企、技术大牛(轰动性的技术)等。

说的直接些,你想拿到融资,要么靠你出色运营能力、技术能力,要么靠你的业绩、要么靠你的毕业院校背景、你曾工作过的企业背景、你的资源等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资深媒体记者、媒体圈子大佬资源

ofo创始人戴威,名校的圈子和光环资源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本科,2013年毕业以后跟随团中央支教团在青海大通县东霞镇,做了一年的数学老师。2014年回到北大读硕士。2014年与4名合伙人创立ofo共享单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硕士,都是不错的名校光环。

一方面是运营能力的不足,无法快速把量做好、或者把运营细节做好,另一方面资本对话能力弱,这基本上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落结局的PK

3、新创业者慎入做平台、互联网平台更要慎重

创业者,一定要千万、千万、千万注意,慎入平台型创业!

新进创业者,如果实力不够,更适合聚焦实力单点突破,然后一步步扩大!

正如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所反思:小公司不适合追风口、追了也没有用,小公司适合小切口、形成独特价值!

这可以说是悟空单车带给大家最有价值的提醒,小公司、新创业者,实力不够的话,不适合去和巨头们PK,不适合平台之类的大竞争,更适合局部突破、PK

千团大战、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百播大战,再到如今的共享单车大战……

一切都是类似状况在重复上演,而类似错误也在重复上演!

而且此时,共享单车的前辈——网约车,还在面临盈利难题,何时盈利仍是大考验。

整个互联网行业平台中盈利的只有少数几个,团购平台、外卖平台、网约车平台,目前都没有,共享单车也会面临这个问题。

这种不盈利,依然靠大量烧钱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式,更不适合小企业,更要慎入,尽早退出反而更加明智!

综合i黑马、澎湃新闻网、商业领军评论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