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共享宝马,又一个吹牛炒作?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8:36  来源:网络整理

 

共享宝马,又一个吹牛炒作?

导读:前两天,共享宝马曾一度刷屏!

它的背后,又一个吹牛式炒作?

…………

共享宝马,又一个吹牛炒作?

无序的所谓“共享”盲目扩大化

今天“共享”的风吹的越来越大,共享单车、共享睡眠、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宿舍、共享手机、共享珠宝、共享马扎、共享健身仓、共享汽车…………

似乎“无共享、无商业”、“无共享、无生意”!

且不说这些所谓的“共享”就是披着马甲的租赁经济,仅目前这种盲目扩大化的趋势,就会让这个概念的泡沫吹的越大、也破的越快。

一度刷屏的共享宝马,又一个吹牛的宣传炒作

并非宝马公司投入运营,采购量不到宣传的2%

前几天,一篇关于“共享宝马”的文章,在这个只要什么搭上“共享”概念都能火热的时期,一度引发刷屏。

但是,在刷屏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吹牛、泡泡!

据《证券日报》报道:“笔者曾向宝马汽车求证:这些车辆是否由宝马官方投入运营?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此事件是弘扬共享汽车公司从宝马沈阳经销商处采购了20辆宝马1系运动轿车,宝马集团并未预先知晓此事,因为双方并未讨论进行汽车共享方面的合作。

各位读者注意了,是“20辆宝马1系运动轿车”,不是“1500辆”。笔者好奇查了下“辽宁弘扬共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发现其注册时间为201781日,注册资本仅为2000万。一家注册资本2000万的公司买了价值超过1.8亿的1500辆宝马1系,这个泡泡吹的好大啊!”

共享宝马同样是租赁生意

要盈利还是要考虑做生意原则

都是按照时长收费的模式,租、买购买产品的部分时段消费。

它们都是租赁的不同形式——租一年、几个月、几天、几小时、几十分钟,但都是租赁的形式之一。

所以,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打着共享旗号的其它消费——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它们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是基本都是短租、超短租类型!

意见指出,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是传统小微型客车租赁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改善了用户体验,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既然是租赁经济,要想赚钱,就要符合租赁经济的原则,符合做生意的原则,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租赁产出是否能够大于租赁投入。

这种方式运作宝马的租赁是否可行,值得商榷。

正如证券日报所说“有别于其他共享汽车或共享单车都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铺开,这次1500辆宝马1系是在二线城市沈阳运营,有多大需求还很难说?这些宝马车按照“每公里费用为1.5元,每天封顶200元”收费,在沈阳这样的城市运营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成本?车辆损耗与车辆持续投入也是个无底洞”

想用租赁的方式运作没问题,但关键要考虑好是否划算,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租赁产出>租赁投入,完全没问题,可是,一旦租赁产出<租赁投入,就没法继续玩了!

拜托,别只玩概念了,好好做生意吧!

拜托,别玩概念了,它就是租赁,短租模式

拜托,能别玩概念了吗?

它就是个租赁经济、短租模式,非要搞个听起来很特别的概念,这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很容易让人混淆了它的本质、它的盈利原则、盈利规律。

只有当你认清了它的本质,明白它的规律,才明白是否适合做,以及如何做才能盈利!

否者,盲目造概念,所糊涂的不仅是消费者,更是企业自己,最后出问题、倒闭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昔日O2O的教训不是一个、而是一批!

这种无限扩大,只有一种结果——概念死的快!

因为,这样做,这个概念很快就烂大街,就离暗淡不远了!

请好好做生意吧,否则对中国商业真不是好事

真的,请好好做生意吧,这种盲目追求概念炒作、追求热点的做法,对中国商业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只能让中国企业离工匠精神越来越远。

这种浮躁、不踏实的做法,是永远无法沉下心去练内功,占领行业制高点!还会把国人逼出去买别人的产品。

请多一些工匠精神,多一点内功追求,多一点核心竞争力打造吧!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