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Uber CEO离职,近期有10多位高管先后离职

营销资讯 2020/03/15 15:00:08  来源:网络整理

  Uber CEO发表声明:从未想过会离职,但为公司能回正规,只能忍痛割爱

来源:车东西 文 | 晓寒

车东西62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Uber创始人、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已经于美国时间本周二正式辞去CEO的职位。而在614日,卡兰尼克才刚刚宣布将会休假一段时间,且归期未定。

(卡兰尼克)

接近Uber的人士向外媒透露,受年初以来爆发的一系列丑闻事件影响,Uber董事会已经忍无可忍,随即向卡兰尼克施压,要求其辞职。614日,卡兰尼克宣布将无限期休假。621日,卡兰尼克宣布正式辞职。

(关于Uber丑闻事件发酵的过程以及Uber为何会发展处一种狼性文化,请参照车东西之前的文章《爱美女爱冒险 Uber CEO是这样干掉自己的》)

据报道,要求卡兰尼克辞职的董事涉及五家主要投资方,包括Uber最大的股东Benchmark,以及First Round CapitalLowercase CapitalMenlo Ventures和富达投资。加上某些附带有更高投票权的股票,这些投资方一共持有约为40%的投票权。

上述消息人士称Uber的投资方向卡兰尼克发送了一封名为Uber前进的邮件。该邮件指出,Uber的管理层需要改变,因而卡兰尼克需要立即辞职。在与部分投资方进行了数小时的谈判后,卡兰尼克同意辞职,但他将继续留在Uber的董事会。

《赫芬顿邮报》创始人或上位

卡兰尼克辞职后,Uber管理层的空心化将进一步加剧。

据不完全统计,自丑闻事件爆发以来,Uber已经有11VP/项目负责人及以上高管离职。此外,Uber本身还有一系列职位处于空缺状态,包括COOCFOCMO、总法律顾问等。

在前几日宣布休假后,卡兰尼克称Uber将交给一个由14名高管组成的委员会进行临时管理。这些高管分别来自法务、HR、通讯、产品、运营等部分,并将分为商业、法律安全和政策、人力资源和组织产品和工程四个小组。

不过外媒也指出,这委员会虽然包含14名高管,但最主要的负责人主要有三位,即Uber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负责人蕾切尔·霍尔特(Rachel Holt)、亚洲和拉美地区负责人安德鲁·麦克唐纳德(Andrew Macdonald)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负责人皮埃尔·迪米特里·戈尔·科蒂(Pierre Dimitri Gore Coty)。有意思的是,这三位核心人物的年龄分别为34岁、33岁和32岁,都非常年轻。

(霍尔特、麦克唐纳德、戈尔·科蒂)

需要指出的是,卡兰尼克的辞职也是出于其对Uber这份事业的热爱。

在卡兰尼克于上周宣布休假时候,就有媒体报道称卡兰尼克与其亲信仍然在董事会中拥有最多的投票权,如果他们保持一致,董事会是无法强行将其下岗的,卡兰尼克的辞职也出于对Uber的保护。

在其宣布休假时,卡兰尼克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己热爱Uber超过世界的一切,是自己接受了投资者的要求并离开,从而让Uber跨入2.0时代。

既然CEO已经离职,那么未来谁将会执掌Uber这个估值高达700亿美金的公司呢?

从一些媒体与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Uber现任董事会成员,《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卡兰尼克的挚友阿里安娜·赫芬顿是一个可能性较高的选择。

(阿里安娜与卡兰尼克)

Uber曝出了丑闻事件后,阿里安娜一边力挺卡兰尼克称其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一边为Uber寻找解决问题的帮手——其在Uber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上周二,阿里安娜将雀巢亚洲区负责人、阿里巴巴董事龚万仁引入Uber董事会。

龚万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加入Uber的更多细节。据称两人本来没有准备谈论加入Uber的事情,但是龚万仁讲起了自己在雀巢主持的一次成功的食品召回工作,这引起了阿里安娜的注意。你愿意帮助Uber走出这场风波吗?阿里安娜问道。两个月后,龚万仁就出现了在Uber的董事会里。

此外,阿里安娜在今年4月份还盯上了波索玛··约翰(Bozoma Saint John),前苹果音乐以及 iTunes的全球消费市场主管。阿里安娜安排波索玛与卡兰尼克见面,在详谈了8个小时候,波索玛在6月初从苹果离职,出任Uber的首席品牌官。

据报道,阿里安娜·赫芬顿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普通家庭,原名阿里阿德涅·安娜·斯塔新诺波卢。在大学期间拿到过剑桥的奖学金,由于口齿伶俐,还成为了剑桥联合辩论队的第一位外籍主席。1980年,阿里安娜搬到美国居住,成了一名传记作家,还写过基本畅销书。1986年,她和石油大亨迈克尔·赫芬顿结婚,在其帮助下踏足政坛并开始撰写政治评论。2005年,阿里安娜创办时政评论类媒体《赫芬顿邮报》,由于能够聚拢起一批政要、明星、学者和政策专家在其网站持续写博客,《赫芬顿邮报》大获成功,月访问量超过1亿,成为全美最重要的时政评论类媒体。

2011年,阿里安娜将《赫芬顿邮报》以3.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AOL美国在线,并在2012年结识了卡兰尼克。20164月,阿里安娜出于对Uber未来的看好,正式加入Uber董事会,成为Uber的第一名女性董事。

一系列丑闻造成CEO离职

 

卡兰尼克从宣布休假到正式辞职,与Uber自年初被曝出的一系列丑闻事件有直接关系。

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Uber内部的性骚扰事件,并指责Uber管理层故意忽视这一问题。该事件曝光后,引起媒体和科技圈的广泛关注。

针对这一事件,卡兰尼克马上安排公司HR和法律顾问前去调查,并且又聘请了美国前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和他所创办的Covington &Burling律师事务所同时加入调查,但是并没有阻止Uber丑闻事件的持续发酵。

Uber前员工在社交媒体曝光性骚扰事件)

2月底,谷歌旗下无人车公司Waymo又将Uber告上法庭,声称其盗窃了Waymo的激光雷达技术。

随后,Uber的更多丑闻被扒了出来:31日,彭博社放出了卡兰尼克与专车司机口角并爆粗口的视频;6月,一篇报道中声称卡兰尼克曾在员工内部邮件中公开谈论性行为。紧接着,卡兰尼克前女友加比·霍尔茨瓦又向《赫芬顿邮报》爆料了Uber高管集体去KTV召唤陪酒女郎的事件。

上述一系列丑闻与事件让Uber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Uber的投资人与分析人士都将Uber出现的一些列事件归咎于Uber富有进攻性的狼性文化——即由卡兰尼克所奠定的拼命工作、纵情享乐的企业文化。

随后,Uber董事会向卡兰尼克施压,希望其离开CEO的位置,从而将公司带入正轨。卡兰尼克经过考虑后以母亲去世为由在614日宣布将休假一段时间。

不过Uber董事会显然并不满意这一答案。在卡兰尼克宣布休假仅仅一周后,他们继续向卡兰尼克施压,并最终迫使其辞职。

Uber由卡兰尼克在2009年创立,在吸收了超过110亿美元融资后,Uber在全球70个国家超过400座城市运营着网约车业务,估值超过700亿美金,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关于Uber丑闻事件发酵的过程以及Uber为何会发展处一种狼性文化,请参照车东西之前的文章《爱美女爱冒险 Uber CEO是这样干掉自己的》

相关链接:

连创始人也无限期休假,Uber 成了一家没有 CEOCOOCMOCFO 的公司

 

因为一系列的负面事件,从性骚扰丑闻,到被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负责自动驾驶业务的 Waymo 公司指控盗取商业机密等等,Uber CEO 崔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终于在董事会的强制要求下,开始无限期休假。

卡兰尼克在一封给员工的信里写到:

如果我未来会回来 Uber 2.0 工作,那同样的,我需要以崔维斯·卡兰尼克 2.0 的形象出现。

卡兰尼克表示,他会离开公司一段时间,重新思考如何建设一家世界级公司。但在信里,卡兰尼克没有提及具体的休假时长,也没有表示何时能重回公司。

  

(图自:Recode

Uber 创始人被强制无限期休假

刚过去不久的周日,Uber 董事会举行会议,讨论卡兰尼克的去留和公司的企业文化问题。其实,卡兰尼克是可以不离开,继续控制这家公司的。

和不少科技公司一样,Uber 的股份制采用了双层 A/B 股架构, 包括 CEO 卡兰尼克、联合创始人盖瑞特·坎普 (Garrett Camp) 等董事会 7 名成员拥有超级表决权股(super-voting shares,而这 7 人可以说都是卡兰尼克的好友。也就是说,如果卡兰尼克和他的亲信联合起来,他可以继续拥有对这家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否决掉董事会做出的决议。

而且,也没有人想到,卡兰尼克的离开消息来得这么快。因为在 Uber 遭遇性骚扰丑闻、卡兰尼克恶语对待平台司机等麻烦事后,即使外部有不少声音都在喊话,让卡兰尼克离开,但他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欲,让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做法。

但到如今,卡兰尼克还是自愿选择无限期休假,离开一手创办的公司。除了与会人员,没有人能知道周日长达 7 个多小时的会议发生了什么,卡兰尼克最终而和董事会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此次卡兰尼克无限期休假,不仅仅是因为在一系列公司危机背景下,董事会做出的这一选择。前不久,卡兰尼克双亲遭遇了一次水上事故,父亲受伤,母亲身亡。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卡兰尼克一直在洛杉矶陪伴他的父亲,包括 Uber 的董事会会议也一并改到洛杉矶举行。

  

(图自:Fast Company

在卡兰尼克离开前,过去的半年时间里,相继已经有将近 10 位副总裁级别的核心高管从 Uber 离职。外媒 CNN 在关于 Uber 的文章里写到:

Uber 如今是一家没有COOCMOCFO 和主席的公司。

离开的高管,部分是因为此前的性骚扰调查,部分则是个人选择了离开,当然,目前 Uber 董事会也在逐步铲除卡兰尼克的亲信力量。卡兰尼克的心腹、高级副总裁埃米尔·迈克尔(Emil Michael)已在董事会的要求下离开公司。

另外,Uber 董事会还在逐步引进新的职业经理人,比如说,该公司聘请了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丝·弗雷(Frances Frei)担任战略高级副总裁,主要工作是重新组织公司结构,Uber 也聘请了前苹果执行官 Bozoma Saint John,担任新职位首席品牌官,希望能重塑 Uber 的公众形象。

卡兰尼克的野蛮式成功

Uber 今年危机不断。

关于 Uber 的丑闻,我们已经报道过不少。从管理层骚扰女员工、监控执法人员信息、Uber CEO 崔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骂自家平台专车司机、总裁离职、Uber 无人车发生撞车事故等等,Uber 不断被曝出的丑闻和恶行,正在逐渐毁掉它最初的名气。

  

Delete Uber 抗议活动)

我们无法也不能把一家公司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混乱,只是简单归咎到一个人身上,但卡兰尼克作为 Uber 公司的创始人,他的一举一动为这家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比如说,Uber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是好斗的,也是野蛮的,这家公司经常蔑视当地法律,也会使用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而到了卡兰尼克本人身上,他不止一次地公开表示,狼性文化是 Uber 公司的一种价值观。

再到引爆了 Uber 公关危机的一系列性骚扰丑闻,即使卡兰尼克本人不是始作俑者,但 2014 年在一篇《GQ 杂志》的文章里提到,卡兰尼克曾开玩笑地将 Uber 形容为女人的胸部(Boob-er),理由是公司帮他吸引了女性的注意力。

  

 

Uber CEO 崔维斯·卡兰尼克图自:路透社)

虽然 Uber 的企业文化让人诟病,卡兰尼克对性骚扰等问题的不作为和纵容让这家公司深陷风波,但今天,在卡兰尼克宣布无限期休假的消息出来后,一些 Uber 员工,包括已经成为滴滴一部分的优步中国员工,仍在社交平台表达了惋惜之情。

卡兰尼克在某种意义来说依然是他们的偶像。毫无疑问,Uber 能在短短数年间完成全球化扩张,它是成功的,即使今年这家公司危机不断,但它的业绩依然有所增长。今年第一季度,Uber 营收 34 亿美元,,亏损达 7.08 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已有所下降。

卡兰尼克如今的境况,正如爱范儿此前所说:

刚步入不惑之年的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正在面临着也许是他人生中最为困惑和焦虑的一段时光。

卡兰尼克的离开对 Uber、对他自己未必不是件好事

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公司的灵魂和核心人物,但他不一定是最好的管理者。其实,创始人在董事会要求下离开公司,Uber 并不是孤例。

John Sculley 一直被外界称为把乔布斯赶走的人,他和乔布斯的恩怨曾是硅谷乃至全球科技圈最著名的八卦,但其实,乔布斯当年出走的原因更多是他主导的产品失败,导致公司经营不善,又和董事会起冲突,最后才出走的。

多年后 John Sculley 在一次和李开复的对话里说:

乔布斯一直都是天才,在很多问题上都很有远见。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他当时非常年轻,可能判断有误。就像任何地球人一样,孰能无过……经过这些挫折和学习,乔布斯成为了一个更谦逊的人。

卡兰尼克虽然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但在外界看来,他是孤傲的,也是野蛮的,连卡兰尼克本人也承认过自己不完美,甚至表示自己需要领导力方面的指导和学习。

即使卡兰尼克不止一次地对外发布这些真诚的自我反省言论,但 Uber 一直不间断地曝出的内部管理问题,并不能让外界相信 Uber 有决心做出改变。而现在 Uber 董事会让卡兰尼克离开,也许是当下最适合 Uber 发展的抉择。

因为卡兰尼克的不完美,未来 Uber 董事会也许会学习当年 Google 的做法:让职业经理人施密特担任 CEO 一职,对佩奇和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两位年轻的创业者进行所谓的成人监护

但同样的,企业创始人让位于职业经理人,很容易失掉公司的控制权,就像乔布斯一样。而擅长于营销的 John Sculley 在掌舵苹果的几年里,虽然让公司业绩有了大幅上涨,但最终他在发展里也背离了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所定的销售结构。

某种程度上,初创公司的成功跟创始人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了卡兰尼克的 Uber,是否仍有这种开拓疆土、改变城市的魄力和速度,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而董事会逐渐引进的职业经理人,真的能让这家野蛮生长的独角兽变得成熟和有担当吗?

题图自:Time Magazine

陈诗蔚 (chenshiwei)关注有趣的商业模式 / 消费升级等 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微信:seaweed18 邮箱2

爱范儿| 原文链接· 查看评论· 新浪微博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