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青年菜君任牧:资本跳票后,我考虑了这三件事

营销资讯 2020/03/15 15:22:44  来源:网络整理

 

青年菜君任牧:资本跳票后,我考虑了这三件事

青年菜君创始人任牧口述

不用担心我,我顶得住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交割的前一天出现了一些意外,导致了最终的资本跳票。

媒体曝出来这件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是有所预料的。我们当时第一时间告诉员工,想着别什么事都不说,自己闷着头;也考虑过说了之后的风险,但是骗员工总有尽头,要骗到什么时候?这东西,一开始坦诚,我觉得个人承担的道德压力会相对小一些。憋的时间越长,压力越大。

结果,我们的员工就爆了。

一开始我也会看一些解读文章,后来就不看了,说得没道理。他们对青年菜君最大的误解是他们根本不用心,自己不研究,从供应链到电商、生产、物流没有都经历过,压根不懂这里面到底哪些是坑,哪些地方有价值点,就来评价,这不是扯嘛。

反思:商业模式为何两年三变?

从青年菜君上线到现在,反过头来复盘,也不是说大错没有。但是生鲜要算非常多的小账,在这个过程中,要看产品的成本、毛利、损耗、仓储、物流甚至是效率、服务的体验。所有这些加起来再去算,青年菜君绝对是挣钱的。

1、地铁站自提

我们一直讲精益创业,怎么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把事情启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第一、有更大的收益,第二、能够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具备更大的资源获取能力。这样来看,青年菜君最开始在地铁口做自提,可能依然是最好的方式。

但是,所有的自提都面临一个问题:覆盖的用户基数是有限的,还有一个维度是用户体验。因为很多人从地铁出来,并不是直接回家,有可能还要换乘其它交通工具,这个过程中体验会变差。

而且在夏天,对生鲜菜品的品质也有伤害。这个时候无非是加冰袋,但一个冰袋基本一斤,用户提着就很沉,很麻烦。如果不放冰袋,很多食材会有比较大的风险。

地铁口自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地铁物业的商业化运营归属权问题。

我后期一直在说,青年菜君要做的事是两个靠近:第一,产品的获取场景和使用场景要尽可能靠近甚至重合;第二、产品的购买决策时间和交付兑现时间要尽可能靠近甚至重合。

一个是空间上的,一个是时间上的。空间上我们产品的使用场景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厨房。那我就要尽可能地让用户在离厨房近的地方拿到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铁站实在太远了。这个距离越远,用户体验就越差。

这就是为什么青年菜君从地铁站开始扩展到社区,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触角离用户更近了。

2、社区自提

扩展到社区非常有利于帮青年菜君建立干线物流。

但是现实中没有假设。而且如果没有中间的社区自提,直接从地铁口转向做宅配,现在来看,好像也确实不行。因为青年菜君能够开宅配,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末端物流成本急剧降低。

3、自提转宅配

在末端物流发展的过程当中,外卖的补贴烧给他们,他们自己的补贴烧给自己。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他们可以把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物流成本压得很低。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能启动末端物流,早了这事我也干不了。

上一阶段我们把整个干线物流体系搭建起来了,这也意味着非常有利于我们转向宅配。在宅配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形成了我们的工厂。我们各个县区的配送站成了所谓的物流前置仓的概念。从城市大仓到干线再到前置仓,中间的城市干线我们自己做,末端(到用户家)是第三方物流。

我之前一直说,青年菜君像一只完全变态进化的昆虫,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成长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和商业模式。但是本质上来说,我认为青年菜君只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就是从自提转宅配。从地铁到社区,只是场景变了,商业模式没什么变化。

但从自提到宅配这件事,确实是当时咬着牙做的决定。因为在那之前,几乎所有的场合,我们都无比坚定地说我们只做自提,不做宅配。

再来一次,我还会做青年菜君,但现在不会了

我一开始的设想是带领青年菜君成为一家主流的生鲜电商平台,上游切供应链,下游切物流,最终成为生鲜半成品产品标准化的制定者和实践者。

既然我们押了宝,认为半成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那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半成品标准化的问题。怎么通过系统的方式解决从采购到库存损耗、生产损耗,到菜单的搭配组合等等一系列的过程,这都是学问。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只是小坑很多。

举个例子,土豆变成土豆丝的出成率就不高,除非你做成土豆泥。做土豆丝的话,按照规格,必须做成一个立方块才能保证所有的大小、长短都差不多。但土豆不是天然就长成一个立方体,它会有很多边角下料,这些边角料怎么办?你没法再切土豆丝了,那一定要搭配其它的菜品去利用,比如大盘鸡、咖喱牛腩等。

但我从来没怀疑过做生鲜半成品的方向是不是错了,这也绝不是一个伪命题。

半成品对于一线城市来说,一定是未来人们解决在家做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项。因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宝贵,而年轻消费者厨房技能的掌握越来越差,这些都给半成品提供了更大可能性。你不再需要去买毛菜,不需要自己准备,甚至不用懂怎么搭配,你要做的就是直接下锅烹饪。

我们在用户选择上一直做得也挺精准的,这是一大优势。

债务还要多久能还完我也不知道。但是资本性负债短期内可能还不上,那个也是债,是债早晚都要还,我没钱可以还不上,但有钱肯定要还的。

如果现在让我重新选择,我当时还是会做青年菜君,但是现在不会了。

对我来讲,青年菜君也让我经历了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过程,它至少教会了我一点,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讲,创新要三种方式(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但不管哪种创新都不能脱离商业本质,首先你要考虑:它是不是一门生意,是不是能自己养活自己。

我们一开始做青年菜君的时候,这些事我想的真的不多。那个时候资本市场环境也好,你靠融资完全能活。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我可能会考虑三件事:第一、重的我不做,重意味着资本投资决策的门槛就会高,需要的资金量会大;第二、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我不碰;有清晰盈利模式,但盈亏平衡点太远的,依然不碰;第三、不能形成核心资产或者说不能留下核心价值的不做。

黑马原创。微信公众号(ID:chuangyejia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