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别了,又一个大佬!

营销资讯 2020/03/15 15:48:27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又一个商业大佬倒下,它带来哪些启示?企业从中学到什么?

别了,又一个大佬倒下!

昔日冰箱大王持续亏损、拍卖出售

它曾是中国的冰箱大王,如今,它却面临出售的窘况!

它曾是中国冰箱大王,曾位列行业前三

1984年,在创始人刘炳银率领下,新飞由一家小型地方军工企业转型造冰箱。

据说,新飞曾效仿海尔,为了加强品质管理,当众砸毁了1400台不合格冰箱。之后新飞逐渐成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一张国际名片

1991年到1994年,新飞以每年平均40%的速度增长。

1996年,新飞达到辉煌,创下全国冰箱品牌前三强的好成绩,市场份额一度直逼20%

这一度让新飞进入中国冰箱品牌前三强,跻身中国冰箱产业”四朵金花“名列,与海尔、容声、美菱一起成为中国冰箱企业的代表。

2000年前后,以新飞、海尔、容声、美菱为主的四大品牌占了全国冰箱市场的65%以上的份额。

新飞冰箱曾经的广告语“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更是风靡全国!

 

2005年之后,新飞陷入大转折,业绩下滑

直到2005年,新飞冰箱销量还排名在全国第三,高达300万台。

但是,从2005年之后,新飞冰箱市场占有率开始急剧下滑。

2012年时,新飞冰箱的市场占有率已下滑到6%

在此之后的4年时间里,新飞冰箱市场占有率更是下滑至3.2%,早已被甩出冰箱行业的第一、第二梯队。

2017年前9个月,新飞冰箱市场零售量、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83%1.70%,产品均价为2202元,早已被挤出行业前十行列。

2018,它面临拍卖窘况,6年亏损24.83亿

2011年至2016年的亏损金额分别是5166万新币、1.17亿新币、3763万新币、6064万新币、1.1亿新币、1.3亿新币,六年时间亏损总计5.07亿新币,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亏损额约合24.83亿元人民币。

201712月,著名媒体澎湃新闻曾报道“从权威渠道获得的独家信息显示,已经进入重整阶段的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下称“新飞电器”),正在紧锣密鼓的寻找投资人,包括康佳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都主动表达了合作意向,但最终投资人还没有确定。”

20186月,媒体报道,从628日到29日,新飞电器、家电、制冷器具三公司将举行公开司法拍卖活动,起拍价为4.5亿元,保证金一亿。

 

 

 

最终,康佳集团4.55亿竞得100%股权

昔日冰箱大王被康佳收购

2018629日上午,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及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网上拍卖结束,康佳集团以4.55亿元的价格竞得100%股权,比4.5亿起拍价高出500万元。

昔日空调大王倒下背后的三大原因

—灵魂操盘手缺失 决策失误 市场环境变化

在新飞由盛转衰的过程中,缺乏优秀灵魂操盘手与决策失误、市场环境变化,成为其倒下的几大主要原因。

1、缺乏“优秀灵魂操盘手”

1)外资控股方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度理解

新飞电器是比较早引入外资股份的企业。

1994118日,河南新飞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丰隆电器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豫新电器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其中新飞集团持股49%,丰隆电器持股45%,豫新电器持股6%,同年1013日正式挂牌运营。

在合作之初,新飞电器和新加坡丰隆电器也有不错的合作。

例如:合资当年,新飞投产一条新的无氟冰箱生产线,冰箱产量从36万台上升到100万台以上,税后净利润达到3.15亿元,所有股东在以后的3年全部回本。

此后,丰隆电器相继接纳了豫新电器、河南新乡市政府在新飞电器中的持股,自2005年起,丰隆电器便获得了新飞电器90%的绝对控股权。

新加坡丰隆集团主要业务为房地产和酒店业投资,是房地产、银行与金融服务、酒店等综合类的跨国集团。

在丰隆电器获得绝对控股之后,空降了很多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无论对新飞电器,还是中国市场都缺乏足够了解,在2005年之后6年,新飞就开始遭遇危机。

2)优秀灵魂人物去世

在新飞电器发展的过程中,它的缔造者刘炳银功不可没。

凭借刘炳银非常强的市场敏感,新飞从一个亏损的小厂一跃成为了行业明星企业。

1983年,时任厂长的刘炳银根据市场嗅觉,将一条成熟的意大利飞利浦公司的电冰箱生产线引进了新乡地区。他接手的军工厂扭亏为盈,转型造冰箱,关于新飞的传奇故事开始谱写。

2001915日,61岁的刘炳银因病去世。至此,新飞的刘炳银时代画上句号。

某种程度上,刘炳银去世,成为新飞电器即将到来的转折点,意味着新飞的巅峰到顶了!

在刘炳银去世后,继任者李根还曾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新飞的份额和优势。

但是,2006年,李根被换掉,新来的新加坡高管接管新飞电器,之后,更是连续空降400多名高管,几乎将新飞所有中高层管理大换血。

此后,新飞电器的领导者中,再也没有刘炳银那样的优秀灵魂操盘手。

2006年开始,新飞的业绩逐渐发生了转折,开始步入下滑。

2、决策失误

——错过空调行业机会、小家电多元化不利

同时,在新飞电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新飞错过了一些机会、又在一些领域中失利,都对其发展极为不利。

1错过空调行业机会

在成为冰箱大王后,新飞在新领域的品类扩张中,没有再创一个品类辉煌,特别是错过了空调市场对机会。

1997年,刘炳银看中空调市场,试图进军空调领域。当时,惠而浦正准备卖掉连续亏损的蓝波空调,刘炳银看准机会,适时出手,却不料,遭到新加坡董事会的激烈反对,理由是:盲目介入,风险过大。

2000年初,刘炳银再次试图收购广东三荣空调,交接时间都已经谈好了,却再次被董事会否决。

刘炳银简直欲哭无泪,眼睁睁看着错过进入空调行业的最佳时机,错失了一个大品类市场的机会。

2)进军小家电不利

2005年,新加坡丰隆电器成为新飞绝对大股东后,业绩增长路线上选择了扩张、进军小家电。

小家电,虽说是大家电市场后的又一热点市场,但是企业众多、竞争激烈,而新飞也没有在运作上做出太多出彩的地方,导致小家电拓展不利。

3、外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2000年之后,中国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国际品牌进入、市场洗牌、竞争激烈,这些又加剧了企业的生存、竞争难度。

对于失去优秀灵魂人物、决策失误、运作不得当的新飞而言,市场环境变化、竞争更加激烈的状况,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其竞争压力和经营难度

最终,在外因、内因双重作用下没落

本质上,新飞电器输在“竞争力下降”

2005年之后的第六年、2011年,新飞开始出现大危机。

2011年的九个月内,包括董事长在内的5位高管相继离职。

201220132017年,新飞电器先后三次遭遇危机,进入2018年,它进入了拍卖出售阶段。

可以说,在外因、内因的双重作用下,新飞电器逐渐没落。

而在没落的背后,本质上新飞电器输在了“竞争力下降”上。它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国际巨头加入、品牌淘汰竞争中,由于竞争力下降(缺乏优秀操盘手、决策失误、运作不得当等)而落败,进而没落!

不过,新飞并不是唯一倒下的大佬

人有生老病死的规律、企业同样如此

多个昔日品类大王,先后一度没落!

实际上,新飞电器并非唯一倒下的大佬级企业。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20多年时间里,曾先后有多个品类大王没落。

例如:“空调大王”春兰、“火腿肠大王”春都、“饮料大王”旭日升、“医药大王”三九集团、“软件大王”托普、“冷柜大王”澳柯玛……等先后或一度没落、或遭遇困境。

人有生老病死的规律,对于企业同样如此!

没有哪个企业敢说永远基业长青的!

警惕!

那些大佬容易倒下的经营原因!

1、跟不上时代变化

张瑞敏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正如硅谷投资教父彼得·蒂尔所说:“创业最大的危险是迷信自己”

“创始人他们巧妙地夸大了某种特质,或者可能是其他人夸大了他们的特质,这些影响可能会同时显现。”

这句话对于每个企业老板都非常有价值!

很多企业老板的成功,不排除其个人运作能力,但是,时代、行业的机会更重要!

于是,当时代变化后,过去时代、行业机会没有了,而他们又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变化,于是被淘汰了。

第一代、第二代企业、第三代企业中中,一些曾经的大佬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坠落!

2、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

人迷失了自我,也就迷失了方向,当认不清自己的时候,也就是离失败不远的时候了。

在企业取得一定成功后,一些企业老板都会陷入一个迷失状态——迷失自己,陷入盲目扩张、盲目多元化的状态,进而导致主业失利、多元失败。

曾经的“医药大王”三九、“火腿肠大王”春都、“饮料大王”旭日升等都曾栽在这个问题上。

例如:其中赵新先构建的三九医药帝国曾显赫一时,赵新先带领他的三九团队不断出击,横跨八大行业,下面具有99个子集团,可谓规模空前,但是内部多数亏损,实际上是一个病态的庞大躯壳,最终导致了三九的溃败,被华润并购重组。

3、老板、创始人过早退出一线、开始享受

企业经营不是轻松的事情,相反,随着企业规模做大,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工作强度都很大。

于是,一些老板在取得一定成绩后,选择退出一线,开始了享受人生的时刻。

但是,他们的对手并没有轻松放弃,仍在继续开拓。

于是,他们的差距拉开了,那些持续奋斗的企业仍然处于一线,而那些老板过早退出一线、较早失去“主帅”的企业退到了行业后面。

4、失去优秀领导者

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失去优秀领导者,逐渐走向没落。

例如,新飞也是这样的代表,在创始人刘炳银去世后,新飞的发展也发生了转折。

………………………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今天,30多年时间里,曾出现了多个品类大王,但是,由于这些原因,其中很多已经没落、甚至于消失了!

当然,有些大佬成功穿越这个困境

长期保有狼性精神、危机感 与时俱进能力

在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大佬企业中,有一些大佬沉沦、没落了。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曾经的大佬成功穿越这个困境,依然屹立潮头。

这些成功持久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他们都有相似的特点——始终保持狼性的创业奋斗精神,并有非常强的危机感,经常检视自身的竞争力,不断改进、提升竞争力。

这些做法,让他们长期、持久保有非常强的竞争力,长期屹立商业潮头!

总结起来

若“企业竞争力”不持续,就会倒下

这一点,企业一定要注意!

新飞电器,对于所有企业经营者而言,有太多值得思索和注意!

新飞电器的崛起与没落,都与竞争力变化相关!

新飞电器的崛起,因为市场敏锐度较高、出色的市场运作,形成了它较强的竞争力。

而当新飞的灵魂操盘手去世后,外资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度了解、缺乏优秀运作后,导致新飞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了业绩下滑!

因此,企业一定要经常自检自身的竞争力——看是进步、还是倒退,这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发展好坏!

作者:于建民——产业观察家、》(修订版)作者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