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家电巨头纷纷斥巨资跨界芯片产业

营销资讯 2020/03/15 15:53:39  来源:网络整理

 

家电巨头纷纷斥巨资跨界芯片产业专家称量力而行不要拖垮自己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贾丽

 “不惜投资500亿元、要做前十大……”近日,家电巨头纷纷抛出了自己在芯片产业上的目标。继董明珠高调对外称格力将不惜投500亿元进入芯片领域后,近日康佳集团也宣称,康佳集团将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

    这是自1999年以来,家电巨头第二次大规模进军芯片业。彼时,中国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并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支持,多家家电巨头尝试探索芯片领域。不过在这仅20年的时间里,能够真正坚持下来,并将这一产业的规模做大的家电企业并不多。

  而此次正在转型中的家电巨头们再次将视线锁定在了芯片产业上,且野心不小。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智能家电的兴起,家电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家电产品在芯片的记忆功能和储存功能上,比PC和手机相对要求要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应用在家电上的芯片就是低端的,技术就不复杂,企业进入这一领域门槛就会低。芯片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在这一领域没有积累的家电厂商不能贸然进入。

  资金、技术、人才为三大壁垒

  近日,康佳集团宣布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而早年前,黑电企业TCL、长虹已进入芯片领域,并正持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扩张。

  而这次的康佳来势汹汹,目标是用5-10年时间成为国内前十大半导体公司。而长虹也是较早进入芯片产业的家电企业,它目前已可为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提供控制芯片,让其在家电行业中获得了话语权。甚至外界称,其利润已超过联想。

  “芯片是一个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积累、投入巨大的产业。从TCL等企业的实践来看,企业在芯片上的投资往往动辄几百亿元,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撑。”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表示。

  他认为,芯片产业的投资回报期非常长,家电企业能否熬得住、能否承受得住前期高额的费用支出,都是未知数。“家电企业不要让这个产业拖垮自己原有的核心产业,要量力而行。”

  “目前芯片产业有三大壁垒:资金、技术、人才。家电企业首先要在资本积累和人才上进行储备,再进入芯片领域,否则风险会很大。”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表示。

  此前董明珠也对外宣称,格力电器不惜投入500亿元,也要做芯片。当时有网友晒出了华为在芯片上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是利润的两倍;近五年来,华为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每一年都超过净利润。

  格力电器去年的净利润为224亿元,董明珠放话的这一投资金额也是去年其净利润的两倍。从董明珠这番话看来,格力电器也做好了在芯片领域打持久战的准备。

  跨界并购或是有利路径

  目前,在全消费电子领域,芯片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家电产业,芯片的应用无处不在。

  张剑锋认为,“原来的家电多是机械式的,记忆功能较弱,智能产品出现后家电企业对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众多家电厂商不愿意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这也是众多巨头愿意进入芯片领域的重要原因。”

  不过,目前,家电业全体进行新的转型,很多企业都很迷茫。一个新的领域出现,很容易让很多家电企业蠢蠢欲动。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家电企业再次进入芯片领域,挑战或大于机遇。

  “家电企业或不排除会与专业化的芯片制造和研究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参股、合资等方式进入这一领域。这种操作思路,既不会很激进,也会较为稳妥。”张剑锋如是说。

█相关链接:董明珠做芯片不惜再投500亿元 格力电器冲击目标已与富士康合作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贾丽

“话题女王”董明珠说,格力人是有挑战精神的,挑战是格力的动力。如今,董明珠再次带领格力电器(下称格力)冲击挑战。

  近日,董明珠对外宣布,今年格力营收目标为2000亿元。然而,这一目标,对格力而言并非易事。

 《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格力去年营收约为1483亿元。要在今年实现这一目标,其需要在完成去年业绩的基本之上,再增加517亿元的收入,而这一数字相当于去年格力总营收的三分之一,比董明珠此前提出的“每年增长200亿元”的目标足足翻了一倍。也就意味着,在短短一年内,格力需要将自身的营收再提升35%。如若今年格力在空调上的业绩不能持续实现高增长,这一目标对格力而言,将是不小的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去年的过度透支等因素,2018年空调市场增速放缓,空调企业业绩的高增长很难具备持续性,而格力的多元化产业虽已经产生收益,但目前在业绩上尚未有较大体现。格力的业绩增长和规模扩张,还需依赖对空调之外的产业拓展。”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目前格力及其旗下子公司已与一汽大众、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

  200亿元既定目标翻一倍

  一年再增500亿元如何实现?

  2013年,董明珠许下两个心愿:一个是众所周知的“10亿元豪赌”——如果5年后小米营收超不过格力,雷军要赔董明珠10亿元;另一个是格力每年增长200亿元,5年后实现营收2000亿元。

  如今,董明珠正在试图将这些心愿一一兑现。

  对于与雷军的10亿元赌约,董明珠称,自己不可能输,“我预备了50个亿投进去。”

  而在营收上,董明珠更是高调宣布,今年格力将冲击2000亿元。在抛出这一目标的同时,董明珠也对格力员工进行了激励,并放话,“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证,我也承诺,一人一套房。”

  铁娘子,从来不食言。

  然而,2000亿元,对于去年营收为1483亿元的格力来说,压力并不小。517亿元的增长如何来,这让外界对格力打了一个问号。

  目前格力的业绩发展态势较为理想,其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近400亿元,较去年增长33%。而一般来说,二季度空调销售会进入旺季。

  不过,从去年年报可见,格力空调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3%。虽然格力方面表示,智能装备已经成为格力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从其产品收入构成来看,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分别占总营收的1.55%1.43%,对业绩贡献仍然有限。

  家电业专家刘步尘认为:“由于去年市场透支、房地产调控等多方因素影响,今年空调市场很难延续去年高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发生极端炎热天气的情况下,2018下半年空调市场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如若真是如此,那么对于格力而言,其要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就要依赖于空调之外的产业。

  在汽车、芯片领域广泛牵手

  格力进入高速扩张

  为了在空调以外的领域扩展营收规模,格力在多元化上进行了多次尝试。

  目前,格力的多元化正沿着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发展。从横向上看,格力从家用空调延伸至冰箱、厨房电器等白色家电和小家电,涵盖格力、晶弘、大松三个品牌;同时从家用空调,延伸到商用和中央空调,包括光伏空调、能源互联网;并提供智慧家庭的服务方案和技术方案,格力手机也是其中的一环。

  从纵向上看,格力向制造业上游的智能装备、工业制品和模具领域拓展。其中,仅智能装备就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等;模具包括了汽车模具、家电模具、高冲模具。

  董明珠曾表示,智能装备将成长为格力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而模具是格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格力旗下的精密模具等公司已与一汽大众、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达成合作,格力可为他们提供定制加工等业务。同时,格力的模具和智能装备已经进入了汽车、食品、医疗等众多领域。而目前格力在汽车、手机等领域的合作伙伴还在拓展之中。

  今年,格力也宣布了2017年不分红,把资金投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上。

  很快,董明珠就向外界透露了格力新瞄准的产业——芯片。其甚至对外放话,即使花500亿元,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按照董明珠的规划,格力是要自己做芯片的,实现自主制造。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芯片需要企业打好专利牌,但不是一家企业闭门就能造出来的,如果真正进入这一领域,格力势必会与其它企业建立合作,甚至展开一轮收购。”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