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植保无人机降临新农业 千亿级市场尚存盈利难题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18:58  来源:网络整理

 

植保无人机降临新农业 千亿级市场尚存盈利难题

四月末的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草原上,还有不少牧民忙于播撒草籽。但不久之后,他们很有可能将被植保无人机取代。高科技和农业之间的结合已势不可挡,农业正在被以植保无人机等为代表的科技力量重新定义。

到底这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又有哪些力量在驱动着行业生态不断升级呢?

无人机成新农具

企业选择布局植保无人机更多是基于这一市场的刚需。

至于植保无人机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业内看法不一。但数位受访人士均提及,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分歧背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势不可挡仍是行业共识。目前,植保无人机在喷洒棉花催熟剂和落叶剂、小麦植保等应用场景已经成熟。东北、苏北、河南、新疆、河北等区域,植保无人机的渗透率较高。

盈利困难是行业共性

市场发挥过滤功能后,植保无人机市场的销量仍在逐年提升,但整体已趋于冷静。

行业虽然火热,但植保无人机仍面临发展瓶颈。

目前成功卡位的十余家公司仍在进行商业模式的调整。

扶持政策需更具针对性

目前,植保无人机补贴以补贴购机为主,这被认为更有利于植保无人机制造商和销售商。河南、江苏等省份再通过采购服务等方式,将补贴资金部分引流至植保作业团队,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和精细化水平。国补加地补的组合拳补贴策略也可理解为购机补贴与作业面积补贴并行。

关于补贴购机还是补贴作业面积哪种方式更具针对性,业内仍存争议。具体来说,补贴购机被认为操作难度较低,补贴作业面积则被认为更能遏制骗补、套补等行为,也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但补贴作业面积要建立在有效获取植保无人机后台数据,并甄别数据有效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实际操作中,植保无人机空转、生产商与经销商进行数据作假等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