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六个土核桃”“粤力粤”再现 山寨为何屡禁难止?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21:10  来源:网络整理

 

 六个土核桃”“粤力粤再现 山寨为何屡禁难止?

来源第一财经

313日上午,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公布了近期开展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以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十大典型案例。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十大案例中,山寨食品的问题就占到3席,其中部分涉案品牌更是老模式、老问题。

山寨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食品企业。

2018年中央电视台的“3.15 ”晚会上,就曾对一批农村山寨食品进行了曝光,特别是大批山寨核桃露、杏仁露等饮料产品,事后这些涉事企业大多被查处或吊销,但这些企业被查处并未让造假者们悬崖勒马。

山寨品牌饮料案等。

记者了解到,被查处的这些案例应该算是众多山寨食品的冰山一角。

据央视曝光,除了山寨饮料之外,在一些农村市场上,乖乖兔、小白兔、小玉兔奶糖、旺好牛奶、兴旺小人酥等各种山寨知名品牌的产品让消费者难以辨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总裁、蒙牛乳业董事长于旭波也表示,仅2018年一年,蒙牛就发现了高达165被山寨问题,涉及74家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3.15 ”之后,查处了一批六禾核桃等山寨产品,这次又冒出了六个土核桃”“六个果仁核桃;而此次专项整治中被查处的粤力粤饼干,也不是一个新的山寨模式,前几年粤利粤早已是网红产品。

 

山寨食品不但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部分山寨食品为追求暴利,产品品质低劣、以次充好,同样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什么山寨食品屡禁难止?

在业内看来,关键在于制售山寨食品可获取暴利,且违法成本较低,让制假者铤而走险。

全国人大代表史玉东表示,部分山寨食品的利润超过100%,而《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虽有相关规定,但处罚力度远远无法触及不法分子的根本利益,导致制假售假根源打而不死。另一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地方保护和农村地区、中老年消费者辨伪能力薄弱等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寨食品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快进程,提升制假的违法成本,就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所表示的,将实行最严厉的惩罚,让制假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与此同时,消除山寨食品问题还需要加强消费者和市场教育疏导。

比如实际生活中,除了部分消费者被山寨产品的外包装所迷惑之外,也有部分消费者贪图价格便宜,知假购假,给山寨食品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也需要各方长期合力,才能让这些粤力粤椰素们彻底远离市场。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