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本来生活网刘有才:生鲜创业的那些“坑”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23:36  来源:网络整理

 

本来生活网刘有才:生鲜创业的那些

以下系刘有才分享节选,经野草新消费编辑整理:

很多人抱着让世界质变的初心

几乎都走上了变质的道路

跟我们公司合作的很多企业,给我的评价是鹰派,每天在公司喊打喊杀。我们其实是想为生鲜电商行业杀出一条血路。

很多人抱着让世界质变的初心,结果几乎都走上了变质的道路。我总结了四个套路:

1、过度补贴

2、过度服务

3、熟人推广

4、消费降级

几年前,国内很多大的电商生鲜频道,都是本来生活网在实际执行。为什么交给本来生活网?因为自己做亏钱。他不向我们收平台使用费,让我们把生鲜频道做起来。

我们发现尽管大平台流量巨大,但是流量精准度不高。做全品类的时候,这些流量是有用的;但是单独做一个品类,有用的流量万分之一。用大补贴刷,也许能刷出来一个互联网的功能型产品,但是很难刷出来一个多业态分布的万亿级生鲜市场。

我记得三年前上海有一家生鲜企业,当时地铁、街边全是这家企业的广告,打五九还是六九折,结果一个月过后,广告还没撤,这家公司就撤了。生鲜电商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市民消费。市民消费出问题,钱没了。但是农业生产的人更苦,他们的钱没了,谁去种地,谁去修剪果树?

我分析过社区团购,比如我是一个在家的全职太太,没有什么事干,可以在社区拉群。生意做得小的时候,我能拉近社区里的朋友关系,分享一些好东西。但生意做大了之后,要不要雇人配送,各种帐目要不要记?以前把原来的客厅当仓库,既卖又送,但当这些隐形成本变成显性之后,就出问题了。

我认为,社区团购初期打开市场容易,后期面临着商业策略和客群的不稳定,长期来看很难经得住零售的检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生意,让社区团购灭掉专业的社区服务,是不是意味着商业专业化的倒退。

社区团购、网红的起来,跟工具有非常大的关系。微信也好,阿里也好,是工具为个体赋能。做商业确实要利用工具红利,但是工具红利不能绑架我们的商业模式或者人的行为模式。

今年很多人都讲消费降级,我认为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是并存的,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是指原来的便宜东西变贵了,应该是好东西变得便宜了,能让更多人享受了。

另外,打消费降级的旗号做生意的,不过是扯了遮羞布,为收不义之财找了一个借口。如果我们以消费降级为理由,做质量很差的产品卖出去,这真要出事。

做坏产品的人,从自身的生意逻辑来说长久不了。当他做着做着有钱了,就两条路:

我想问问在场的投资人,有钱就可以任性吗?有钱人绝不任性,因为他们经营企业,经营这个词融到了骨头里,他一分钱也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任性的有钱人呢?钱是各位投资人投的,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当他掌握了钱,又用任性的方式,这种成功的几率到底有多大?有钱任性的结果是盲目追求流量,不考虑商业本质。

第二,进一步加大了流量成本。流量成本高其实是我们自己某些操作方式不当造成的,如果一家创业公司是为了数字做搏斗,流量成本不高才怪。当你真真正正为自己的核心力量、核心商业模式去做,就不会在意这些数了,流量成本反而会降下来。

其实消费者价格是零售中必用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在零售中,把价格手段用成了唯一的手段或者最主要的手段,这个生意模式是会出问题的。

在生鲜的供应链里

前面的一万公里比最后一公里重要得多

对于生鲜来说,一颗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在呼吸就有生命,呼吸的时间越长,生命衰败越快,品质越差,所以我们做了预售。

其实买手不是吃美食、看美景还做着生意的风光活,买手首先要懂商品的概念,在整个苹果行业和品类里,哪个季节、哪个地方是最好的;其次要组织供应链,知道什么时候去哪里找到最好的苹果,这些都是基础。

除此之外,买手还要有非常强的前瞻意识。要预估哪个商品会卖得很火,一个买手,一年做一个成功的商品,创造的价值就了不得。

所以做零售要真正实现产地直供的鲜活品质,为用户和零售端提供优质优价的美食。本来生活网跟这些农人联合打造品牌,是成人达己。我们会全程派驻自己的品控人员,设定生产标准、监测加工环节、规范包装、规范储运,协同品牌一起开发,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我们合作了三四百个品牌,为什么褚橙愿意跟我们走这么久?因为是我们一起打造的这个品牌。本来生活网相当于一个免费帮工,品牌卖得越好,品牌方未来的获益就越高。但双方的共享,也让本来生活网获得了独特的商业资源。

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精准客层

我们自己发明的环保包装,现在基本全行业都在用;我们卖的每一棵蔬菜,都有检测指标、产品溯源。从采购运营、物流到客服,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本来生活网在用户的全生命周期里面,单月的用户消费随着存活时间的增长,消费越旺盛,消费额越大,我们感觉这是一件特别美的事。这意味着我们获得了用户的认可,用户下的单越来越多才叫认可。

我们特别相信目标客层这件事情,有句话是除了江湖郎中的药,这个世界就没有普适性的商品。所有的商品必须认准客层,没有客层的商品,就不叫商品。

定位客层决定了经营中的一系列动作方向,我们认为高客层可以打击中低客层,但是中低客层很难反向打击高客层。精准定位、目标客层,我们区分客层是分成多个维度:

维度一:不同的消费能力

维度二:明确商品结构和流量

在垂直电商自身的流量和引流中,目标客层占比越高,带来的成交和收益越大。大家都看网红直播,那我也去搞一个网红直播,但是这个网红系统拥有的流量,代不代表你的目标客层,或者说,到底有多少是你的目标客层。

坚守品质,相信时间的力量

创业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有时候因为竞争,我们就必须要选比别人更聪明的方式,所以会走的过急,或者在方式上会有一些问题。所以光比聪明还不行,还得比傻。比傻也许能够更长久,找到的办法也许生命力更强。所以我们全公司都非常信这句话:坚守品质,相信时间的力量。

其实创业改变了很多人,让那些不自信的人变得自信了,让那些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发挥出来了。我们这波人行了,创业这事就成了。

所以我们今年提出来这个目标,年中再跟大家搞一个动员会。当所有人都意识到原来那么一个艰难的、不可克服的、无法跨越的目标就在眼前要实现了,并且自己亲身参与其中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整个团队就是沸腾的状态。用这样的信心来创业,信心越强,力量就越大,成功的机率就越高。

再给大家讲几个我的感受。

第一,我们以生鲜为信仰。德鲁克说,信仰要经历绝望,只有经历绝望之后的信仰,才叫真正的信仰。做生鲜我们经历过非常多的苦难、折磨,恰恰把我们折磨到极致的时候,内心反而生出了这样的信仰:生鲜这条路真的值得走,这门生意真的值得做,因为四处都需要我们去做很多的工作。

第三,我们以做事业的心态来做生意,靠的是信念的支撑。和那种以做生意的心态做生意的,真的不一样。要是以做生意的心态做生意,赚钱的方式多了,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

第四,成功意味着你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这也是德鲁克说的。如果你三心二意,给自己留那么多的退路,时时刻刻都在比较自己的得失成败,那么你就在这种比较中度过余生,一世无成。

抓住本质,拥抱机会

如果刚才是世界观,这个就是方法论。抓住本质,拥抱变化。

社会的每一个变化,都为零售提供了机会,这些机会闪烁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生鲜是零售升级的超级入口和主赛道,生鲜生意的很多价值和意义,还在被逐步发掘和认知中。

马云为什么提新零售,为什么要做盒马,其实我们对生鲜价值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传统零售把生鲜作为工具在用,生鲜都是亏钱的,一个大卖场要开,先拿生鲜来引流。传统大卖场里的生鲜,不是利润贡献部门,而是一年要亏掉多少钱。

但是本来生活网不是这样,我们只有生鲜,所以我们是跟供应商共建品牌,互相受益。就像很多创业人选择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路,要做某一个大企业或者大产业的工具。

最后,生鲜零售江湖的决斗,要对自己狠一点。今天创业的人,对自己不狠不行。零售的生意拼到最后,是生意模式自身运作效率的比拼。对自己狠一点有两层因素:

因素一:单体的个体要狠一点,我们创业的这些人、这些员工群体要狠一点。

因素二:我们整个的生意模式、运作模式要狠一点。

我们如果搞一场活动,至少有二三十个使领馆的农业参展商会跑过来,甚至日常有很多国外的农业领事到本来生活网谈,大量的国外农产品价格便宜、质量好、口感好,你要不要?其实我们也有土地、水资源,阳光也不比国外差,人也很努力,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产好东西呢?为什么不能像褚橙一样,把标准化做好、品质做好,卖一个高价格?

做生鲜电商,最后要落脚到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正向帮助,就算他生意做得好,也是做恶,因为他去毁人家的品牌来成就自己的流量,并且是烧自己的钱来成就流量。

本来生活网跟中国做农业的这些企业,一起成长,一起标准化,把溯源做起来。中国的农人能够赚到钱,本来生活网也能赚到钱,哪怕我们没有别人任性,但是我们赚到这些钱都是良心的钱,我们也实现了企业的良心发展。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