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2 11:40:54 来源:网络整理
迅速崛起之后,怎样坐稳江山?——椰岛鹿龟酒策划
作者: 张家祎
椰岛鹿龟酒,它在华东市场迅速崛起后,以一种特有的,但意义深远的方式保持了极高水平上的稳定增长,在困惑中,找到了坐稳江山的法宝……在这些实打实的案例中,成功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更给了我们颇多感悟……今天,我们想单就“打江山与坐江山”的问题和大家深入地探讨——
中国营销领域(尤其是健康品的营销领域),常常周而复始地发生着相同的一件事——某一个产品靠一、两“邪招”,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名,成为当时市场上绝对的宠儿。但是,在不久之后,少则一年半载,多也不超过两、三年,随即江河日下,风光不在。这种集体存在的“速胜后的速衰”,在客观上形成了保健品“各领风骚三、两年”的宿命,让无数精英人物发出“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的感慨,很多人甚至认为这种宿命根本就是无法摆脱的。
其实,未必尽然。任何问题只要找到它发生的本质,便可以找到解决它的办法。这一点是灵诺一直倡导的“毛泽东式广告”的精髓——即,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速胜后的速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十分本质的一条,是企业、产品在迅速崛起之后,面对所谓“鱼和熊掌”的选择,迷失了策略,迷失了方向……这里,我们所谓的“鱼”是近期利益,“熊掌”则是长远利益。在中国保健品营销领域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做保健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指的是:一方面,保健产品在赢得短期利益的同时,难以顾及品牌形象,结果“挣了钱,丢了名声”;而另一方面,在营造品牌形象的时候,短期利益又难以保障,结果“得了名声,瘪了腰包”。其实,如果方法对路,鱼和熊掌是完全可以兼得的。但是,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真正找对方法的企业并不多,多数速胜的企业在崛起之后,都经历了短暂的困惑,然后走向没落……
两种末路
今天,当我们审视这些曾经辉煌过的产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成功之后,通常的“死法”有两种——
名不见经传”已经大相径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盲目照搬、套用老办法,显然是不中用了,更何况原来的成功是不是因为这个“老办法”还不一定。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冲着“鱼”去的,“熊掌”连想都没有想。结果呢?很可能是“鱼”没有得到,熊掌也越离越远。打下了江山,很快又丢了江山。
企业的长期利益,即,
结果是什么呢?奔着“熊掌”去了,但是“熊掌”没有得到,连“鱼”也丢得很惨。同样是打下了江山,很快也丢了江山。
椰岛鹿龟酒在2000年的年底,面临的便正是这个问题——打下江山以后,怎样坐稳江山。2000年的椰岛鹿龟酒,是个区域品牌,依靠两个老人的形象,两个很有亲和力的老人形象,依靠大面积媒体攻势,在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一举打开了销量。不过,由于00年的火爆,到了01年,这两个老人的形象,以及他们代表的椰岛鹿龟酒,渐渐开始显示出苍白和力不从心。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广告传播后劲不足。
另一个是品牌没有区隔。
后劲不足,品牌没有明显区隔。如果问题不解决,如果01年还是用老功能照旧灌输,即使是花多一倍的传播费用,恐怕给消费者的刺激力度也不会大于00年,很可能还要比00年差。消费者需要不间断的、新鲜的、最好是深层的刺激!而以椰岛当时的状态,不改进就很难达到刺激消费者的目的。怎么办?
经过十分深入地剖析,我们渐渐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椰岛鹿龟酒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品牌支撑物——品牌的灵魂。它的作用是,在同质化市场中,将自己与竞品完全区隔开来。而这个东西在打江山的时候,也许还显现不出它的重要性来,但是在打下江山以后,它的重要性便不同一般了。这时候的椰岛鹿龟酒,功能、效果、历史都有一些堪称优势的特点。但是,它们毕竟都只是物质层面区隔,这种区隔并不难超越,椰岛你可以有这个特色,别的品牌可以有那个特色;你49道工序,别人可以是89道。别人的特色没准还比你好,最后还是区隔不开。
所以,灵诺一向认为,真正到位的区隔是应该来自精神层面的。它可以为品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后劲;它对竞品的区隔是从根上的,是几乎不可被效仿的。那么,椰岛鹿龟酒的灵魂到底是什么呢?!最终,在数天的迷惑之后,完全是不经意间,我们突然发现,“父亲”这个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又一直几乎被忽略的词,完全胜任椰岛的灵魂这一角色。作为一个传统味道浓郁的滋补酒,它的消费者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年龄在35岁以上的成年男性。他们身份不同,收入不同,社会角色也千差万别,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几乎100%拥有同一个特定的社会身份——是的,他们都是父亲。所以,从产品营销的表层上看,“父亲”这一品牌灵魂的导入是相当贴切的。
酒的灵魂是“父亲”,酒就是“父亲的补酒”。是的,我们找到了这个概念。“父亲的补酒”的概念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
这一品牌灵魂的导入,它使产品传播有了更广泛的载体:它将椰岛鹿龟酒从一个普通的,只能说点功能的补酒,变成了一个内涵绝对丰实的,有灵魂的补酒。除了功能,它可以做更多的文章,只要我们谈的是父亲,就都符合产品的属性;只要父亲的文章做不绝,这个酒就永远有得卖!
父亲”的灵魂,椰岛鹿龟酒便成了“父亲的补酒”;而别的补酒则只是一般的补酒。送椰岛的对象是父亲和当了父亲的人(长辈、平辈都可以),而别的补酒则很难说应该送给什么人。这就是差异,这就是区隔。所以,对于“父亲的补酒”的提出,客户和灵诺策划人一拍即合。于是,两个老人的形象没有改变,市场渠道没有改变,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改变,但是在2001年,人们却发现,椰岛鹿龟酒与以往不同了。不同在哪里?不同在它第一次有了一个自己的、清晰的身份,一个灵魂,它不再是一个一般的补酒,它是给父亲的,老百姓将会这样形容它:椰岛鹿龟酒,就是哪个叫啥……父亲的补酒。
但是,品牌灵魂不是空洞的,它应该实在而且丰满。为椰岛提出“父亲的补酒”后,2001年初,我们制定了如下详细的步骤。在整个2001年度,椰岛鹿龟酒就象是一部上满了弦的机器,高效地、有步骤地运转着。我们的全部文章都紧紧围绕“父亲”这一主题来开展——活动,电视片,平面广告……
活动最终达到了这个目的,随后的5个月内,来自华东地区的城市、乡村的征文,每一天都把椰岛活动组委会的信箱塞得满满……2001年9月底,经过组委会一个月的层层评选,所有获奖的作品浮出了水面。照一般的做法,此时再公布一下获奖名单,这个活动就算圆满完成了。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做的。
最后的煽情——广告的煽情,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卖货,在系列炒作之后,我们将人们在潜意识中积蓄的,对椰岛鹿龟酒的好感,强力地拉向了“购买”这一出口。
高潮发生在元旦和春节,上海、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扬州……大街小巷走亲访友的、看望老人的,随处可见拎着椰岛鹿龟酒的人们……车站,机场的行李上面时时会闪现出椰岛鹿龟酒特有的红色,不管是文化高的还是文化低的,孝心天下同一,看望父亲、长辈很多人是一定要送“父亲的补酒”的……
春节过后,在椰岛鹿龟酒的帐面上,2001年比2000年同比增长了40%。而整体广告预算大幅下调,真正做到了,少投入大产出。实际上,我们认为,父亲的补酒这一个品牌灵魂的注入,它的意义远远不只体现在当年的销量上,它对椰岛长久存在并且越卖越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2002年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广告额度仍然在削减,但是02年椰岛的销量还是保持了难得的稳定。
对绝大多数,即:在求实效的过程中同步树立品牌的策略,而不是截然分开,厚此薄彼,这种策略在毛泽东式广告中,我们称之为实效的品牌策略。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食品新产品营销6大成功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