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领导力 > 商业领袖 >

孙明波:青岛啤酒新任掌门人

营销资讯 2020/03/28 16:05:48  来源:网络整理

 

孙明波再酿青啤

来源: 中国企业家(北京)

对青啤来说,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化并非第一次,孙明波将如何接过5万名员工、60家酒厂和109年历史。

,青岛啤酒发布公告,宣布金志国因个人健康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聘其为名誉董事长及首席顾问。青啤原总裁孙明波担任董事长、原副总裁黄克兴为总裁。

尽管如此,由于事前几乎没有征兆,仍不免让外界猜疑—“健康问题”并不是个有足够说服力的理由。这种猜疑也将继任者孙明波推向风口浪尖。外界并不了解他,即使是在青啤内部,孙明波也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

“董事长就是管未来的。”孙明波非常清楚这场人事变动的冲击力。上任十余天,他已经拜访了重要客户,并与公司高管团队座谈,讨论青啤的未来规划,保持青啤内外部的稳定与信心。他说,自己刚习惯了做总裁,带团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感觉挺过瘾,现在突然被任命为董事长,正在努力转变角色。

时间是最伟大的巫师,外界关于金志国为何提早退出的猜测终将慢慢淡去,就像金志国当年逐渐确立他在公司的位置一样。更需要孙明波提供答案的是,他将把青啤带向怎样的未来?近年来,竞争对手华润雪花在市场规模上突飞猛进,青啤的这次权力交接给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青啤发布上述公告当天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金志国提到,“我更想看到离开一个英雄,有无数的英雄产生,这就是我的梦想。”

不过,接棒者孙明波并不想做个人式的英雄,他甚至拒绝被称为企业家,“国企没有企业家,我认为企业家实际上是创业者,而我更多的是一个经营者。”

这是句实在话。

“首席品酒师”

“我跟金董事长过去都是一个战壕的战友。”孙明波告诉《中国企业家》,战略的稳定与传承对青啤非常重要,“我不同意他们说进入了什么人的时代,都是一个时代。”

孙明波在青啤有独特经历。在青啤,喝青岛啤酒不只是生活,还是工作,对孙明波尤其如此。他喝啤酒更多是在做“品评”,检验啤酒的质量和品质。多年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找青岛啤酒喝,一旦发现不足,就用手机拍下来,发给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酿酒师,要求对方马上整改,反复检验留样,查找原因并解决。有一家工厂,曾因此被取消了生产资格。

除了自己品,孙明波还在青啤创办了每年一次的酿酒师评比,让客户、消费者都参与其中,督促酿酒师集中精力做好产品,对品酒师采取末位淘汰制。担任总裁期间,青啤在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提高,孙明波对此非常骄傲,“我懂技术,他们有压力。”

因为专业,他敢于打破既有的模式。这一点,和他外表给人的印象不同。据孙明波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青岛啤酒供不应求,青啤开始自我陶醉,他是当年第一个公开批评青啤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干部。他早期提出的一些改革,挑战了青啤内部觉得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虽然因为时机不够成熟,没有成功,但“在非常坚实的墙上,打了一个白点”。当年那些不为人接受的生产工艺变革,在十年后才推广开来,为青啤节约了可观的成本。

从技术科起步,孙明波历任青岛啤酒厂副厂长、总工程师、常务副、生产技术管理及并购重组经验”。

在孙明波对青啤“明天”规划中,排在前面的挑战有两项:一是如何把青啤发展成一个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公司,让团队更加有朝气;其次就是来自商业模式的挑战,在信息化发展中,传统行业如何借助信息化提升生产、销售、市场系统。

要利润也要规模

孙明波告诉《中国企业家》,青啤的发展战略不会调整,但公司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要创新发展思路,“要跳出周期,跳出过去成功的依赖,走新的路,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在孙明波看来,青啤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战略都没有错。彭作义时期大规模收购兼并,尽管没有把握好边界,但没有当时的扩张,就形不成今天青啤的实力。到了金志国时期,之前扩张过快,关键能力跟不上扩张的步伐,就提出了整合,把扩张进来的企业整合起来,创造更大的效益。“到了我这,就是扩张与整合并举。我们具备了整合的能力,又要发现扩张的机遇。”

“这完全是误解。”孙明波说,对今天的青岛啤酒来说,利润与规模两个都需要。市场成熟的地方,要利;需要占领市场的地方,要量。他认为,啤酒行业有个规律,今天的市场就是明天的利润,但不能单一的追求规模或者利润。他把市场比喻成工厂,“建工厂,肯定要花钱,但不建,未来就没你的市场份额。”

孙明波告诉《中国企业家》,市场高度集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啤酒是一个规模效益行业,做啤酒,必须要做大。对啤酒行业来说,目前不仅是国与国的集中程度,全球的集中程度也在提高,背后推动的力量就是规模经济效益。“未来三到五年,全国的市场会被瓜分的差不多,中小企业基本被整合殆尽。”孙明波说。看来,青啤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产能和市场做大。

有了拓展市场的战略,还需要具体的制度支持,孙明波提到了“狼性”。青啤人对“狼性”这个词并不陌生,金志国掌权时就已被提出。孙明波更是自比“头狼”,希望青啤团队未来要更加有狼性,就是要提高队伍的主动性,主动去规划市场,去研究市场,主动去进攻对手,而不是等着对手来进攻。

在孙明波看来,过去“狼性”更多是一种口号,而他希望建立机制,鼓励狼性文化、狼性团队,强调从管理者变为经营者。管理者专注于预算,只落实费用支出,一旦遇到竞争对手采取“买一送一”等营销手段,管理者为避免超预算被罚,会选择放弃进攻,最终丢了市场。这个时候,就必须把它的手脚松开,鼓励用有限的资源去发挥最大的效果。

进攻前,孙明波还将面对一个严峻挑战—资金。资金不足依然会限制青啤的扩张速度。

至少从表面看来,孙明波对未来的预期正如窗外的天气一样。

第一赢销网

.

商业领袖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