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28 17:00:57 来源:网络整理
最近,董明珠在公开场合略略收敛锋芒,不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也开始淡化打赌:“没有必要去计较输赢,沉浸在这个赌局中就太没有格局了。我和雷军是不同的产业思维,一个在水上,一个在路上,完全两路人。”
董明珠小姐,确实有很多故事。
但是,格力不同。
“他不了解制造业,所以来看看。”董明珠如此解释周鸿祎的到来。对于外界盛传的“一起做手机”,董顾左右而言他。在这个硬件软件大站队的时代,以董的骄傲,或许不屑于加入任何队伍,四处看看、聊聊,她很欢迎。至于合作,机会恰当也不反对。
这种骄傲让董明珠受到来自互联网思维崇拜者的攻击。作为当今中国制造业最犀利的女掌门人,最近两个月,她的大胆言论吸引了足够眼球:最彪悍的男性企业家,也不会公开将两个对手(其中一个与之并无业务冲突)的联盟称为“两个骗子在一起”,更不会放出风声要“清清场”。“互联网思维”正占据神坛,她凌空一轮耳光,向对手们轮番挑战。难怪有人说,董明珠才是最懂互联网思维的,赌约只是个玩笑,可她几句话就重新搅热了场子,在贺岁档中为制造业成功扳回一局。
这句话无意中说出了一个经常让人遗忘的事实:拼命工作,不惜四处树敌的董明珠,其实只是职业经理人。格力电器是由珠海市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换句话说,董明珠和她的前任朱江洪一样,只是“看门人”。有人替董明珠不值:“卖那么多空调,到最后,经销商队伍或是格力品牌又不是你董明珠的。”
对互联网思维不屑,对腐败现象不满,经常将民族与制造业精神挂在嘴边,在当前社会语境中,董明珠如果不受争议才是怪事。
面对汹涌而至的互联网大潮,格力电器发展模式与路径,与其他同时期的家电同行始终有比较大区隔。简单的否定或崇拜,都过于粗暴。
最近,董明珠在公开场合略略收敛锋芒,不再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也开始淡化打赌:“没有必要去计较输赢,沉浸在这个赌局中就太没有格局了。我和雷军是不同的产业思维,一个在水上,一个在路上,完全两路人。”
除去口水和噪音,董明珠和格力也是时代的产物,她的辉煌与争议都是时代的注脚。这个时代不可复制,董明珠也不会再有第二个。
如果没有董小姐,这个商业世界会更多么枯燥。
朋友与敌人
董明珠的新办公室里找不到太多个人痕迹,巨大的东阳木雕、花开富贵图与董明珠本人毫不搭调,靠墙一排书柜空空荡荡。“这里原来是接待室,我的办公室装修一年了还没搞好,我也懒得说。”董明珠对这些小事不在意,在哪里办公对她来说都一样,反正,“我睁开眼就是工作。”
她身上那件人造毛外套穿了至少三年,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出镜时间更长。她不化妆,全身上下看不出名牌,但穿衣能看出搭配,色调统一的灰色外套、赭色长裤、褐色短靴。她极修边幅,看不出一丝白发,只有眉宇间川字纹泄露了年龄,思考时皱眉是她的习惯。
房间内唯一带有主人印记的是一张镶在镜框里的炭笔素描,画上董明珠笑容得体、眼神犀利,是她一贯的样子。素描作者是一位格力海外市场的经销商。“他没见过我,看照片画的。”
以前,董明珠名声更多是在家电圈内,十亿赌局之后,她成了公众人物。
谈及这场赌局时,雷军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依照董明珠的性格,如果说她经常四处树敌,并不奇怪。
董明珠自己不这么看。“我没有敌人。”她斩钉截铁地说。
“但是他要认为你是敌人也没办法,我从来不认为谁是敌人”。她又说,“其实在一个环境下,要有竞争,同行也要有竞争,你说竞争就变成敌人,这就不是竞争,竞争是一个推动进度的行为,比学赶帮,我觉得比学赶帮就是竞争。”
至于格力产品,李俊涛觉得有三个推荐理由:品质好;品牌知名度高,在国际上也有些名气;市场份额大。除此之外,国产品牌中李俊涛也会推荐海尔和美的。这三家基本上代表了国内空调市场的国产品牌。
在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赌局出现之前,马云和王健林也有个赌局,不过很快大家都不再提起。外界慢慢了解到这本来就是一个策划。再者,赌局娱乐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也就是玩笑,双方也没有当回事。
董明珠和雷军赌局也是策划的,后来擦枪走火。“你以为不是策划的?雷军在台下就跟我说,说策划要跟你打赌,我翻了一页你的资料,我确实找不到你的破绽。我们在台下商量,我说你不用打,有什么好打的,他说我跟你打一块钱。”
董明珠现场把这个玩笑上升成了一场十亿的赌局,她的牌路,导演难以预测。董明珠的理由是:“因为当时我看到台下没有人用小米手机,我觉得小米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只是贴牌,现在又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打的小米(的品牌)。但是我觉得一个企业从长远的发展看,根基应该在自己手中,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我一直要坚持微笑曲线的底端,其实我觉得更多愿意去牺牲,去付出。大家有不同的思维吧。”
董觉得没有微笑曲线的底端,微笑曲线也就不存在了。她坚持用微笑曲线的底端来支撑社会的发展,“我觉得它是一种社会责任。”拉出了社会责任,可能显得有些冠冕堂皇,但说这话的人是董明珠。多年来,无论是采访还是演讲,董明珠都喜欢讲“大道理”,讲国家和民族大义,一以贯之。
如果董明珠不那么“较真”,也许小米和格力也会有合作。雷军与格力电器颇有渊源,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黄辉介绍说,由于金山是在珠海,所以雷军也经常在珠海。“在全国人大代表团开会的时候,董总和雷军是在一个代表团的,彼此非常熟悉。”
刚性与弹性
她是格力事实上的新闻发言人,说话简单直接,一张嘴就是新闻标题。她自带强大逻辑,和她谈话如果不在其话语体系内分分钟被秒杀成渣。
在网上搜索最近一个月内关于董明珠的报道,一半以上是负面评价,各种调侃、讽刺。但也有人为她说好话,李俊涛就认为董明珠“充满了正能量”,“她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女人,有傲气很正常。董明珠就是格力的灵魂人物,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女强人。”
女强人恰恰是董明珠最讨厌的字眼,没有之一。
董明珠自称“内向、腼腆、性格随和”,很多人对她的印象可不是这样。她能毫无顾忌地在公开场合用“小偷、骗子”评价对手,也曾因顾虑在火车上吃东西吃相不雅而饿了一整天。
一旦回到工作中,董就带着通常男性都难以匹敌的强大气场。在董氏规则面前,任何人也无法越雷池半步。
对于朱江洪,董明珠多次表达过感恩之心。不过她也有微词,就是朱“太好说话”。在别人看来,一正一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是最经典的管理方式,但董明珠仍旧会觉得这没有原则。“很多人觉得我不好说话,就会绕道到朱总那里。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如今董力推的“三公”原则被做成标语,挂在公司最明显的位置。
如今,有着强烈道德洁癖的董明珠的个性完全展现。很多企业领导都会给下属推荐书或者文章,董明珠最新推荐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问题的重要讲话。董说到激动之处紧握住了拳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她能熟练的背出这段领导人讲话,“我只知道我是卖空调的,要把空调这件事做好。我们是一个社会的细胞,要把我们的细胞做成最健康的细胞。”
很多人会说董明珠偏执,甚至有好事者去调查过她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与经历,以期发现蛛丝马迹。偏偏儿时的她乖巧羞涩,在家排行老七,碰到发电影票的时候,有人想多要一张和朋友一起看,董明珠会把自己的电影票慷慨送出。儿时如此与世无争的董明珠何以今日成为一代霸道女总裁?董明珠的回答还是很刚性,自己的利益可以让,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不能让。
可以想象,有多少人会对董氏管理颇有怨言,如果不是格力电器在董明珠管理下业绩持续增长,很难堵住这么多不满的嘴。
无疑,董明珠在格力打下了太深的个人烙印,她不避谈这个问题:“我是老总,当然要有我的烙印。”在董看来,没有个性的人当不了一把手。有人说她是集权者,在格力搞一言堂、个人崇拜,她却觉得,自己最喜欢听别人讲不同意见,“别人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即使不正确也会给我带来启发。作为一个决策者,听完大家的意见后要能拍板,否则你当什么一把手,这不叫一言堂。”
在格力这样靠技术人员打天下的企业,“黄埔军校”一词或许并非褒义,有竞争对手直接站到格力公司门外去挖人,最有市场的还是格力的技术人员。前两年,也曾传出过格力技术人员流失的新闻。
董明珠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走了这么多人,格力不还是很好嘛?”对于她来说,走掉的人就是过去时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再回来了。“格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走的人不许回来。”
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有人分析说,格力文化更像是家文化,她极少谈及自己的家庭,格力就是她的家,她就是家长,打也好骂也好,她认为是对你好,真有事情她会护着你。一个例子是,格力的规章制度多且严厉。有一次一位家境困难的女工违反规章交了罚款,当晚董明珠偷偷找到这位女工,自己掏钱给她。规章制度不能违背,但董小姐的心也是豆腐做的。虽然格力在工厂内也进行自动化改革,但董明珠已公开承诺,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绝不裁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因为高薪等原因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是董明珠于情于理都无法接受的。
鏖战2000亿
“他又想把别人教成专家。”董明珠一听就笑了,“我总跟他说,消费者不需要变成专家,后面这些事情交给格力,我们做好就够了。”
董明珠在公开场合多以精干形象示人
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认为,中央空调未来要向供电、照明、安全多个方向延展,能源控制和环境管理是其中的核心。
董明珠与王健林亲自做广告的“不用电费的空调”光伏空调,也来自她的构想。“中国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节能,不是智能。”格力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第二代光伏空调的研发,利用空调可以直接发电,用不完的电卖到城市电网去。按照她的设想,未来不仅空调制冷制热不用电,消费者家中所有的电器产品都能够依靠光伏空调供电,使空调真正成为家庭能源中心。
黄辉认为格力创造的科研环境胜过了很多高校与科研院所,毕竟企业的研究院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移方面更为容易。“你想做个什么(模具),我们立刻可以做出来,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另一方面,格力有空间允许科研人员试错,“有些项目是没有时间表的。”
格力式触网
对董明珠来说,电子商务是最大的变数。
从趋势看,海尔、美的在天猫之外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商城,海尔旗下日日顺已经发展成为大家电第三方安装物流平台,美的的安得物流也在往这条路走。电商的流量优势毋庸置疑,而家电企业最大的资本就是安装和售后,特别是空调这类特殊商品。姗姗来迟的格力要想在电商圈有所作为,必须将多年积累的安装与服务能力嫁接到网上。
同样,如此强大的渠道体系,是否会抵触与线上分割利益?这是绕不开的难题。
董明珠如此解释格力价格战:“我是把利润与消费者共享,让消费者能用定频价格买到变频空调,加速市场升级。”她在经销商大会上说的更加直白:“空调暴利时代已经过去,格力要用利润空间换规模,空调价格还要降下去。”
董小姐还是董阿姨
资本杠杆下,制造业与互联网冷热不均。彩电圈已让乐视搅得不得安宁,空调行业是否会出现这样的颠覆性对手。
她坚持要求这样做:“以前我刚当总经理的时候,每年招生时候我会去,后来因为确实工作太忙,就中断了。但是我当了董事长就发现,年轻的大学生从学校走出来,包括在学校期间所受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进入格力后)需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另外,你要坦诚地面对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到这个公司,一把手在想什么。”她觉得这点很重要。“所以为什么我们创新体系、工程体系那样的普及,格力电器不是单一的技术创新,它是全员文化体系。要让每个人都觉得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与他有关。”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新首富李河君:百亿赌注赢千亿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