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35:28 来源:网络整理
欧莱雅的纵深战
来源《新营销》■文/记者叶文东
作为大众品牌的小护士、
卡尼尔等既是欧莱雅
中国内地的销售主力,
更是渠道“下沉”,
拓展中国二、三线市场,
做大“塔基”,
实现欧莱雅再增长、
再发展的关键。
就目前来看,大众化妆品部的产品占了欧莱雅在国内五成以上的销售额。尽管十分看好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但在渠道“下沉”的过程中,欧莱雅仍采取了小心谨慎的姿态,大多数时候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如果欧莱雅顺应市场发展之势,继续向二、三线市场拓展,势必要在渠道上“下沉”,这将意味着它的经销商体系将发生改变,它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哪些品牌将承担攻克二、三线市场以及农村市场的重任?在“新大陆”市场进行品牌营销时,欧莱雅应如何处理品牌、价格、促销之间的关系?为此,《新营销》记者采访了中国日化行业资深观察家吴志刚和黄志东。
“下沉”的渠道
《新营销》:您如何看待欧莱雅集团在中国部分品牌和渠道的下沉?
卡尼尔被定位为攻克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品牌,小护士被定位为攻克中国三、四线市场的品牌,这是欧莱雅“立体化、最大化”渠道策略的表现。作为大众品牌的小护士、卡尼尔等既是欧莱雅中国内地的销售主力,更是渠道“下沉”,拓展中国二、三线市场,做大“塔基”,实现欧莱雅再增长、再发展的关键。因此,欧莱雅加大对小护士、卡尼尔等大众品牌的投资力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新营销》:在大众化妆品领域中,欧莱雅“下沉”的战略有哪些特色?
吴志刚:在大众化妆品领域中,欧莱雅中国如今拥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小护士等四个品牌,尽管它们在整个品牌金字塔中数量不多,但却是维系欧莱雅未来成长的关键所在。毕竟与高端化妆品市场相比,大众化妆品市场将是一个无法测量深度的海洋。正因为如此,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领域一直抱有巨大企图,希望通过品牌并购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越渠道与市场的鸿沟,实现市场的跨越发展。从欧莱雅当年巨资收购小护士品牌就可以窥见其战略指向。不过,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领域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自收购以后,小护士由于忽视渠道利益,导致了经销商的不满,其销售额因此一度滞涨。可以说小护士所遭受的挑战给欧莱雅上了宝贵的一课。至此之后,欧莱雅更加清晰了自身的优势与弱势,开始了更加稳健务实的渠道与品类拓展之路。
从欧莱雅在大众化妆品领域的拓展看,其下沉的战略非常清晰:首先,从一开始就采取“自上而下,打高带低”的品牌拓展路径,充分利用欧莱雅的品牌溢价形成居高临下之势,不在缺乏品牌号召力的领域过多纠缠,只专注于具有巨大市场潜力能够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欧莱雅的品牌优势,赢得时尚消费者的青睐。其次,围绕欧莱雅的核心优势品类稳步拓展,渐次推进。从彩妆、保养品到染发产品、个人护肤品、个人清洁产品、洗护发产品,最终进入个人护理品类的核心市场与宝洁直接交锋。这一战略路径非常清晰,等其他竞争对手开始反应时,欧莱雅已经羽翼丰满,形成气候。
先锋产品
吴志刚:在欧莱雅市场下沉的拓展过程中,有三类产品可充当先锋角色。
一是染发产品,这是欧莱雅的发家王牌产品,非常富有时尚感,欧莱雅将这一产品选择为渠道拓展中的第一个试水产品具有深意。进入中国伊始,欧莱雅就开始在各类商超推广分销染发产品,通过广泛的分销与推广,欧莱雅染发产品目前已经牢牢占据市场领导位置。通过染发产品,欧莱雅对大众渠道更加熟悉,也使更多消费者接触并认可到欧莱雅品质,为大举开拓市场扫清了路障。
应对挑战
《新营销》:欧莱雅在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发力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角度而言,它该如何保持这种增长速度?
黄志东:中国乃至世界化妆品逆势飘扬,出现“口红效应”,主要是来自“价廉物美”的大众化妆品的逆势消费增长。要在中国实现连续增长,欧莱雅必须渠道“下沉”,做大“塔基”。具体就是:小护士重点做强做大中国三、四线市场防晒与护肤品;卡尼尔重点加强发展中国二、三线市场防晒与护肤品;巴黎欧莱雅在确保目前在大中城市市场地位的同时,重点拓展中国二、三线市场洗护发产品,它的市场份额目前是中国化妆品最大份的;美宝莲纽约重点拓展中国二、三线市场大众彩妆产品。
《新营销》:欧莱雅渠道下沉,意味着经销商体系发生改变,它该如何应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渠道“下沉”后的欧莱雅中国,必须与全国经销商一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即形成以销售与库存综合控制管理为核心的采购、库存、销售、促销管理、财务以及企业决策分析功能于一体的高度分销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确保“物流体系、分销体系、信息体系”顺畅、准确。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欧莱雅的进退之道
下一篇:营销中国与中国营销(科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