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前沿视野 >

曹国伟:新浪和微博未来如何发展

营销资讯 2020/03/14 11:00:11  来源:网络整理

 

曹国伟:微博上市环境不好 整体市场疲软

网易科技

核心提示:新浪微博登陆纳斯达克;对于发行价采用了最低的17美元定价,微博董事长曹国伟在与国内媒体连线时表示,目前上市环境不好、整个IPO市场疲软。

微博董事长:曹国伟

新浪微博登陆纳斯达克;对于发行价采用了最低的17美元定价,微博董事长曹国伟在与国内媒体连线时表示,目前上市环境不好、整个IPO市场疲软,多数IPO的价格定价都是低于此前的定价,而新浪还是在此前的价格区间之内。

对于微博与微信之间的竞争关系,曹国伟称,“微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公开的网络,很多的网络技术实际上是媒体结构,或者说以获取信息来形成这样一种网络的结构。反过来,微信实际上是一个私秘空间,是朋友之间进行分享、沟通的平台。”

以下是连线实录:

主持人:现在媒体连线正式开始。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微博市场部的刘奇,今天我们接受媒体连线的主要有两位领导,一位是我们新浪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先生,一位是我们新浪高级副总裁、微博CEO王高飞先生,接下来我们会对国内的媒体做一个正式的连线。

下面正式开始提问。

记者:请问曹总,新浪微博独立上市之后,跟集团的关系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改变?请您从包括人员、包括产品层面谈一谈。

曹国伟:新浪微博独立上市以后,股权关系应该说只是有一个量的变化,没有什么太多质的变化,所谓量的变化,大家都知道,在上市之前新浪占了微博大概70%左右的股权,上市之后有两个稀释,一个是来自于上市本身发新股的稀释,另外一个,来自于阿里巴巴对新浪微博投资的增加,产生了进一步的稀释,就是说我们上市以后,因为这两个稀释,新浪在微博里面占的股份可能就降到了百分之五十几,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在量上的变化。在质上,微博还是新浪控股的公司,因为我们具有绝对的控股权跟投票权。

至于从属架构跟业务本身,包括产品各方面是不是进一步的分工或者怎么样,上市以后作为更加独立的一个公司,从财务上、从法律上更加独立的话,的确需要我们在业务上能够分的更加清楚,我想我们在上市之前,因为有了独立的股权结构,因为有了阿里巴巴投资以后,这两个公司相对来说我们把大部分的业务已经分开了,包括我们的产品研发,包括我们的销售体系,包括我们的市场体系,等等等等,包括运营,在这之前都做了分开,所以应该说对我们的业务不会产生特别大的新的影响。

记者:请问曹总,微博拆分上市以后,新浪未来的发展计划?

曹国伟:我想微博上市本身跟新浪的发展本质上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必然的联系,但是我想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微博上市以后其实还是新浪控股的一个子公司,新浪网也是新浪集团下面的另外一块的比较完整的业务也好、公司也好,这样一个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关于未来,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里面,新浪集团很多的精力跟我们的资源都投入到微博里面去了,包括了我们微博事业部本身在微博里面发展的工作,也包括了新浪整体,包括了门户网站,许多的员工都在支持微博的发展。

从业务本身上来说,这两年除了精力的投入以外,我们在业务上大部分的时间,包括整体的精力,包括整体的收入跟利润,在门户网站很多收入利润产生的现金流某种意义上也在支持我们微博的投入跟发展。微博独立上市以后有了一个独立的评估体系来评估微博价值以后,我们可以腾出手来,重新来规划我们新浪网发展的计划。

这里面其实从年初的时候我们内部就提出来,未来的新浪网发展,包括我们可能走向,三个方面,一个是移动化,另外,更加走向视频化,第三,更加走向垂直化,我们相信这三个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移动能够让我们在我们用户的布局、在多终端的战略上有比较好的发展,视频代表多媒体的趋势,我们必须在这里面占有比较好的一个市场份额。垂直领域,实际代表了未来很多很多的市场机会。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发展十几年以来,从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影响我们所谓交易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来改变我们很多很多的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很多的改变,我相信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机会。

比如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金融最近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很多公司在里面做了很多的投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垂直领域,因为无线互联网的出现,因为整个网民基础不断的扩大,都展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新浪在很多垂直领域,包括我们的汽车,包括我们的体育,包括我们的财经等等等等,这样一些都是非常领先的。如果说有机会的话,微博独立上市以后,如果能够反过来对新浪整个业务重组跟进一步战略规划,在垂直领域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所发展,这就是我现在的想法。

记者:请问曹总,我们都无法避免把微博跟微信对比,我们不知道您怎么看待微博跟微信定位的差异跟竞争的优势?上市这一件事情对这种状况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曹国伟:很多人都在同时使用这两个产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个产品都是他们在手机里面必装的应用。我们使用这两大产品是为不同的目的,微博比微信早起来,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可能我们用微博是在获取信息,在参加很多的公共交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微信出来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人用微博跟朋友之间进行沟通、进行交互,微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公开的网络,很多的网络技术实际上是媒体结构,或者说以获取信息来形成这样一种网络的结构。反过来,微信实际上是一个私秘空间,是朋友之间进行分享、沟通的平台,我们发现有一部分我们在微博上跟朋友进行沟通的时间转移到了微信上面,因为从这个角度来说私秘的分享、跟朋友之间的沟通,微信在这方面效率会更高,所以我想也渐渐形成了我们很多人在同时使用这两个互联网上、手机上的应用这样一个趋势。

事实上,因为这样一个变化大家可以看到,微博越来越成为一个比较纯粹的社交媒体,这个社交媒体的基础就是它是一个公开的平台,是以信息维度形成的一个网络的社交网络,微信更是一个私秘的平台,是让朋友之间能够更好、更有效的去分享、去沟通的这样一个平台。这两个平台其实我相信不是说我们希望怎么定位,或者微信希望怎么定位,只有这个产品本身跟网络本身的特质,一个是公开信息维度的,一个是私秘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维度的这样一个网络,所以这两种网络在用户使用上都会有很强的需求,各自都能够以自己的特点跟他的趋势进行很好的发展。这个是我们对这两个产品的定位的看法,也是现在绝大部分使用的一个习惯,我们相信这样一种趋势会持续下去。

记者:怎么来看待这次最终的IPO发行价定的17美元?这次定价的依据是什么?您对未来的股价走势怎么看?

曹国伟:相信任何的IPO定价不是说我们怎么看的问题,而是说任何定价都是一个市场上的需求跟我们讲的供应的关系的反映,这样的反映某种意义上也是跟市场的状况有一个很大的关联度。近一段时间美国市场,特别是在IPO市场,以及高科技的股票市场,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这是一个整体的市场状况。坦白说,这样一个市场的环境对上市来说并不是特别有利,整个IPO市场是非常疲软的,如果再看的话,在这个星期美国出现的IPO,包括上个星期,几乎绝大部分的IPO都在价格定价的时候低于了他们原来的定价,很多的IPO在后续的交易上情况都不是特别的理想,所以是一个整体的市场的事实的情况。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能够定价在我们原来的定价区间里面,我们觉得还是非常令我们觉得是一个比较振奋、比较满意的结果,下面就要看我们所说的交易情况,我们拭目以待。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当然是一个巧合,也是一种命运吧,其实我们新浪本身正好是在14年以前的4月份同一个星期的同一天上市的,在2000年的413日这一天,也是这一周的星期四,今天正好也是,我们讲的14年以后同一周的星期四,这是一个巧合,另外我们新浪上市时候的定价也是17美元,当然我们没有刻意的要让这两个上市在同一天发生,或者价格又是一样的,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果是这个样子,所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新浪上市那一周,纳斯达克历史上跌幅最大的一周,就是说纳斯达克在那一周,如果我记得没错,大概跌了700多点,今天我们碰到的市场可能也不是特别的好,但是如果历史这样惊人的重复我们所说的给我们一些启示的话,除了这个巧合我们也相信大家看到新浪上市的时间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后续其实我们想作为一个投资者来说,我们看多长线的话其实上市的框或者投资的介入点不是特别重要,长线的话我们看公司的发展对投资价值产生回报的努力,在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公司在那个时候上市不是最好的一个时机,但是后续我相信新浪的发展还是非常的理想,让我们投资者有一个非常好的回报。

今天我们再看微博上市的时候,虽然这个市场可能没有像当年那么戏剧性的变化,但是的确也是一个市场环境不是特别好的时期,但是我们相信这什么时候上市、什么价格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计划,有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继续壮大的趋势,我相信上市对微博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后续的发展会更有一个广阔的前景,也希望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记者:在未来的决策上,微博独立上市之后是否也会受到新浪整个战略方向的影响?在后续跟阿里巴巴的合作上面会是怎样的一个形势?

曹国伟:第一个问题,微博上市对新浪整个战略会不会有影响,其实我刚才在回答第一个,还是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已经基本上触及了这个问题,微博上市以后新浪战略的一些发展的思路跟计划,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整体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新浪上市公司集团有点像一个控股的上市集团,下面可能有微博这样一个业务,也有新浪网这样的业务,后续可能也会发展出一些新的业务出来,这可能是一个跟以前结构看上去不太一样的地方,除了这个以外没有什么,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些比较详细的我们的想法,如何去发展新浪网。

另外一个问题,讲到我们跟阿里巴巴的投资,不知道具体问题是什么,我相信阿里巴巴的投资大家关注的也比较多,在过去一年里面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的变化,这个投资我相信不管是对微博来说、还是对阿里巴巴本身来说,彼此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我相信大家现在看到的可能是说阿里巴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货币化的能力、更多的广告的机会,这是表面上大家看到的东西,但是我想更深层次的合作,我们看中的实际上是一种长远的合作关系,带来我们所说的平台空间的交互,带来我们讲的数据很多深度的合作,以及我们在支付上面很多深度的合作。这些合作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将是巨大的,因为我们知道无线互联网时代,不管从业务发展角度,还是从我们整个商业化角度来说,一个是数据,另外一个是我们所说的移动支付体系,都将是这里面最最关键的一些因素。这两个平台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产生的火花,以及我们潜在的能力,将使这两个平台在无线互联网的发展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收益。

具体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不但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体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跟阿里巴巴,通过跟淘宝的合作,通过跟支付宝的合作,能够共同打造一个在移动端的社交商务体系,这样的社交商务体系现在其实我们跟阿里巴巴合作已经有了一个属性,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微博的信息流里面,主要是在手机上面,首先我们发出了我们微博的支付体系,这是由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作为后端支持的一个支付体系,是一个效率极高的移动服务体系,非常方便,非常高效率。

另外,依托这样一个移动支付体系,我们开始尝试在信息流里面进行营销跟交易闭环体系的打造,现在如果你进信息流的话,可以看到有一些这方面的商家也好、很多用户也好已经开始使用这样一个体系,这个体系跟原来不一样的地方,任何的商家、任何的用户都可以在信息流里面完成营销、完成交易、完成支付这样一个闭环,而且整个体系的完成只要两步就可以完整的完成,这个效率可能是超过了任何一个现在正常看到的移动商务的效率。

所以这样一种效率的提升,没有我们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相信这两个公司进一步深度的合作将会打造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我们所说的移动社交商务的平台,未来这样一个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它的潜力将是巨大的,这是我们看中的,我们也相信我们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相关链接:曹国伟称大势不好未来主要靠阿里

新浪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表示,微博上市时间并不理想,但从长线看这对投资回报的影响不大。他还表示,17美元的定价是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反映,和市场的状况有很大关联。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股市、高科技市场有很大调整,某种意义上是对市场信心度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定价能在原来的定价区间,这是令我们比较满意的结果。而从上周开始,绝大部分在美上市的科技公司IPO定价都低于路演期间确定的价格。

备受瞩目,同时也备受争议的新浪微博终于成功上市。

418凌晨,虽然在敲钟上市仪式完成两个小时内,受市场交易冷清的影响,微博股价终于没能扛住而破发4%,不过,其在随后的盘中一度飙涨42.8%,最终收涨19%,股价报收于20.24美元/股。

与受到高度关注的新浪微博不同,同一天,新浪公司旗下的新浪乐居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数量1000万股,定价10美元。截至当日收盘,乐居上涨18.6%,至每股11.86美元。

微博上市不逢时?

公开资料显示,新浪微博此次共发行1680万美国存托股,发行价为此前预估的每股17美元到19美元定价区中的下线——17美元,由于发售的股票规模有所缩减,共筹款2.86亿美元,远逊最初公布的5亿美元预期。

据记者了解,此次微博上市与14年前新浪上市时的情况惊人的相似,当年新浪也是以17美元价格上市的,而在其上市时恰逢纳斯达克史上股价跌幅最大的一周。

新浪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表示,微博上市时间并不理想,但从长线看这对投资回报的影响不大。他还表示,17美元的定价是市场供应和需求的反映,和市场的状况有很大关联。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股市、高科技市场有很大调整,某种意义上是对市场信心度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定价能在原来的定价区间,这是令我们比较满意的结果。”而从上周开始,绝大部分在美上市的科技公司IPO定价都低于路演期间确定的价格。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新浪微博的想象空间依然很大。互联网分析人士沐克表示,微博可以通过用户会员权限、微博营销、广告以及第三方导入(游戏、应用)等方式盈利,潜在广告主体众多。另外,有阿里巴巴的加持,未来阿里旗下电商及各领域资源与微博全面打通后,经营数据很有看头。

虽然,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微博月活跃用户约有1.44亿人,日活跃用户6660万人,是中国活跃度最高的社交媒体。今年第一季度,微博整体营收达到6750万美元,同比增长160.6%。不过,在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资本市场的乌云仍笼罩着微博。

业内人士表示,微博上市的意义只是为了向新浪的投资者证明,新浪的股价被低估。

微博与微信的较量

虽然此次成功上市,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微信相比,新浪微博的产品相对滞后。将来如何利用好自身的用户数据优势,改进微博开放平台,拓展移动端盈利,在媒体属性和商业化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点,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对于其对手,曹国伟称,微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公开的网络,很多网络技术实际上符合媒体结构,或者说以获取信息来形成这样一种网络的结构。反过来,微信实际上是一个私秘空间,是朋友之间进行分享、沟通的平台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在盈利的同时,微博的粉丝和活跃度正在一路下滑,而这一点正好动摇了微博的价值核心,道理很简单,商业化和内容是一对天生的死敌。

相信很多人现在打开手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微信,看看有无好友留言,看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朋友圈里朋友都干了些什么。

而反观微博,大家打开之后,除了一些实时发生的动态消息,更多的则是充斥者阿里淘宝等广告,让微博的用户体验极具下降。

如何平衡商业化和内容这对天然的矛盾体。有业内人士认为没有绝对的平衡,只有相对的平衡。在这点上,微信的分叠式做法显然是要高出一筹,而微博的信息过于繁杂,浪费用户刷屏流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那么微博接下来需要做什么,才不至于被微信甩开太远

交易-支付的闭环。

第一赢销网

.

前沿视野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