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1:00:13 来源:网络整理
周鸿祎和360“沉默”,为什么?
来源: 网易财经
相较于过去,面度如今互联网业内巨头疯狂收购、激烈竞争,360却一反常态的异常安静,实属异常,为何?“沉默”了的周鸿祎和他的360,如今似乎变得“深沉”起来,接下来,对于他和他的360,我们该有怎样的期待?
《看商业》No.06 周鸿祎和360“闭关”的期待
文/ 韩丛
在外界印象中,奇虎360(以下简称“360”)似乎始终处于“战争”状态。发展至今,其成就也似乎是“战”成的。(详见网易财经“商业传奇”《360是如何“战”成的?》)有数字统计,360自2006年发布安全卫士到2011年上市,共发布过39款产品,19次引发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口水战”。
相较于过去,面度如今互联网业内巨头疯狂收购、激烈竞争,360却一反常态的异常安静,实属异常,为何?
据了解,周鸿祎闭关将近三个月时间,从其5月9日出关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的内容来看,喧嚣之时的他选择偃旗息鼓深意在于:“一是让巨头们在圈地热潮中互相打得再激烈一点;二是闭关思考,360到底应何去何从。”概括之,便是观战,让自己思考和沉淀。
从当前互联网业巨头的情况来看,BAT(百度、阿里、腾讯)分别有各自优势:腾讯有社交,百度有搜索,阿里巴巴有电商。360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这正是周鸿祎深思熟虑的问题。
以往360与百度等巨头“掐架”的过程中,它几乎每次将口水战场转为自己产品的宣传阵地,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业务的增长。如今,360似乎已经不能仅仅靠产品和“战争”了,周鸿祎的思路正在发生转变。
周鸿祎自己说,“中国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帝国,三大巨头都有帝国梦,所以他们做全产业链、互相侵入。而360不是巨头,我也不是一个有能力构造帝国的人。”
周鸿祎这不是谦虚,而是识时务、量力而行。正如他自己分析的那样:从时间上讲,360的历史比巨头们短一半;从体量上讲,阿里和腾讯都是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公司,是360的十倍以上;从收入来讲,360与巨头们也相差甚远。
于是,周鸿祎将目光放在了360未来策略的制定上,更主张把自己的事儿做坚实了,“过去巨头很安静的时候,我们挑战了巨头,现在巨头都惊醒了在发力,我们不能去死扛。所有的战争都是国力的消耗,巨头互相打我觉得蛮好。”
与百度、阿里等巨头追求业务广度不同,360这次决定选择集中火力猛攻一个点,这便是周鸿祎口中的那事——“安全”。
在周鸿祎的策略布局中,360未来将会把安全的概念渗透和植入到各终端和业务,以安全拓展自己的业务外延。他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时候,安全作为大数据的基础设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360要做的就是把其擅长的安全做到极致。不仅要解决消费者的安全问题,还要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
只是,这样的道路真的行的通吗?
有人怀疑,在大数据时代追究极致的安全,360到底能创造多大的商业价值?我们知道,过去的360给用户创造了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将用户价值转化为了商业价值,只是现如今,360还能将“安全”所塑造的用户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吗?
这恐怕取决于360自身的“修为”,未来路途似乎看上去没有那么平顺。有分析认为,360目前的布局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此外,移动互联网尚不可知带来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创业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以及其自身在团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将是其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沉默”了的周鸿祎和他的360,如今似乎变得“深沉”起来,接下来,对于他和他的360,我们该有怎样的期待?
作者为网易财经商业编辑;网易财经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曹国伟:新浪和微博未来如何发展
下一篇:重庆小面,你为啥子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