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百度投资美国打车应用巨头Uber 滴滴快的打车怎么办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11:26  来源:网络整理

 

百度

核心提示:汽车互联网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阿里系的快的打车与腾讯系的滴滴打车的竞争也异常火热,在争夺市场方面,用车软件展开烧钱大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百度投资Uber,中美互联网两大巨头携手,“云服务+车联网”给这一合作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1217日,百度与美国硅谷新兴互联网巨头Uber签署了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化市场、拓展中国O2O服务三个方面展开合作。

Uber可谓硅谷新兴巨头,公司还未上市,估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被视为有希望超过谷歌、Facebook的公司。

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当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Uber的打车服务将接入百度地图、百度移动等App之中。仪式中双方并未透露投资的具体金额,也没有透露百度在Uber的持股份额。

有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百度此次投资Uber达到了十亿美元的量级。

李彦宏的车联网

创办于2009年的Uber是目前硅谷估值最高的创业型公司,已经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城市发展业务,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据悉,本月初,Uber刚宣布获得1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了400亿美元。

对于这次合作的意义,李彦宏是这样解读的,一是中美公司真正的商业合作,Uber的服务进入了中国,而百度的服务进入了美国,双方互为载体,中国是人口最多的互联网区域市场,美国是收益最高的互联网市场,两者都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二是百度借此进入了打车软件服务领域。

李彦宏称,这次签约不是简单的投资。对于百度进入打车服务软件领域的机会,他说百度的目的是降低中国人均一部汽车的趋势,提高中国人的出行体验,实现租车行业的整体变革。

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说:“亚太是Uber最重要的增长区域,Uber20142月进入北京以来,已经在中国的9个城市开展了业务运营。”对于和百度的合作,卡兰尼克说:“目前,每天都有人在使用百度地图,与Uber在业务上具有协同效应。”

简单地说,李彦宏看中的是汽车作为互联网终端的前途,特别是在O2O服务方面。李彦宏认为,汽车智能化、联上互联网之后,再也不止是一个出行工具,而将变成一个互联网终端,就像手机智能化一样,不再是一个通话工具,而是一个互联网终端。在所有硬件都智能化之后,都会成为互联网终端。事实上,电器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电器都会变成“网器”。

电器变成网器,接下来发生的奇迹就是“每一个新的网器都是一个新的互联网入口”,不同的终端占有用户的时长不同,用户使用频次不同,价值也不一样。小米创始人雷军认为:互联网入口价值最高的硬件有五个,分别是PC、手机、汽车、电视、路由器。

李彦宏理想中的车联网是这样运行的:Uber、百度地图及百度搜索客户端是联网后的汽车的用户入口,各种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提供商构成生态链,百度提供云计算服务,即是IT基础设施。用户,云计算,互联网生态,就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平台。简单地说,云计算平台是基础设施,用户是消费者,生态链的服务商是卖家。

目前Uber在中国的发展是以城市来进行布局。卡兰尼克表示,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要进行本土化运营,在每个城市建立自己的本土运营队伍。2015年公司还将继续加大运营,而与百度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将是起点。

联网两条

汽车互联网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阿里系的快的打车与腾讯系的滴滴打车的竞争也异常火热,在争夺市场方面,用车软件展开烧钱大战。两周前(129),滴滴打车宣布获得新一轮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由腾讯、淡马锡和DST主投。至此,BAT全部进入用车软件市场。

为什么此时进入?李彦宏表示,目前中国的用车市场的产业形态还处于早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作为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希望在这个领域能有所建树。对于民众来说,大家希望能有更便利和舒适的出行,而百度所考虑的是能否给客户以及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

PC,手机,汽车,电视,路由器,在硬件互联网入口方面,汽车、手机属于移动互联网,而PC、手机、路由器属于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络的特点是把人们从物理位置上解放出来了,而基于位置的服务与人可以无缝结合、完美对接,O2O的故事就是这样讲成的。

同为移动互联网,手机与汽车有何不同?汽车互联网还是一块处女地之外,是一个完全的增量市场,而手机互联网经过近七年的发展(以苹果推出iPhone为标志),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存量市场,是一个存量与增量并存的市场。更大的不同在于,两相比较,手机与地理位置是弱关系,而汽车与位置则是强关系。

随着手机上的互联网服务与应用越来越丰富,手机已经成为一个综合的入口;而开车出行,肯定需要各种服务。未来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会过载,人们要求服务推送信息更加精准。如何实现精准,就是找到与服务连最紧,最近的那个点。这一点,汽车比手机强。

基于上述原因,各互联网大佬纷纷进入车联网市场。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近期也低调发布了其进入智能汽车的“SEE”计划,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证实,乐视网已经与北汽展开合作。也有消息称,小米将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而谷歌在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的研发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智能汽车方面,最为成功的是特斯拉,它已经成为汽车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企业。

但大家的道路并不相同。乐视、特斯拉,未来或许还有小米从车开始做起;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则从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做起。后一条道路是一种比较轻的做法,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典型的做法;相比之下,前者可称为“重路径”。

轻路径的方法是“搞网”,重路径的是“搞车”,这是未来汽车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之争。(编辑卢爱芳)

▆相关链接:Uber百度一起了,嘀嘀快的还任性吗?

(广州)

此前Uber和百度联姻的猜测终于水落石出。1217日,Uber宣布接受百度的战略投资,双方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估值400亿美元的Uber和市值800亿美元的百度走到了一起,这场少有的国内巨头和国外巨头的战略合作。对于嘀嘀和腾讯、快的和阿里来说,并不是件好消息,中国用车领域的硝烟看上去又将浓重了许多。

Uber亟待治疗水土不服

中国庞大的用车市场对Uber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过一直以来,Uber只在一线城市布局,走的也是面向少量群体的高端路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此次引入百度的战略投资,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一是流量。背靠大树的嘀嘀和快的,依靠年初数以亿记的补贴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司机还是用户端均已经建立了相当深厚的领先优势,更别说分别在超级APP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里还有入口,而后来者Uber如果没有导流,很难在进入市场。当下,AT已经各有布局,同样拥有巨大流量的百度,是Uber想快速上位的不二之选。

二是本土化。用车是个非常重的传统行业,与当地的利益格局密切相关。此前多个地区抵制Uber,即便是在其老巢美国亦如此。中国的情况也未必明朗,互联网租车行业也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Uber要想在各个城市落地,必然依赖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资源。从当前Uber只在北上广深等少量城市落地的推进情况看,显然困难重重,但是这些看上去小而散的汽车租赁公司,却往往是百度的广告客户,借助百度这一渠道Uber能够快速的接地气。

三是地图。在全球都使用Google地图的Uber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据之前媒体的体验和采访,Google地图在国内定位不准,导致对司机的投诉率影响相当大,以至于司机颇有不满,而百度地图正好能解决Uber的这一痛点。

百度意在O2O和国际化

对于百度而言,年初缺位打车大战市场,眼睁睁看着阿里腾讯你来我往颇为寂寞,这次的合作,让百度找到了再次归队的切入点。从目前的产品布局看,与Uber合作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百度地图生态链更加完善。在手机地图市场上百度地图占有率最高,但基于地图的打车应用却长期为别家导流,甚至导流之后还要用别家的支付手段完成闭环,这个情况相当尴尬。此前百度已经通过收购糯米团形成了电影餐饮门票等服务的闭环,此次引入Uber之后,百度地图的O2O生态更加完整。

除了地图以外,百度支付也将受益。目前Uber中国有两种账单支付方式:支付宝与信用卡,相信百度战略投资之后,百度钱包将成为Uber的首选,并且,百度钱包也很可能与Uber的推广开展合作,相互补贴共同发展客户,Uber也渴望新客户,百度钱包也渴望增加使用场景,两个巨头都愿意投入补贴的话杀伤力将是巨大的。

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在合作发布会上,Robin强调的更多的却是国际化布局。正如Uber渴望通过百度更加本地化的进入中国一样,百度之后同样可以借助Uber向全球渗透。毕竟Uber已经在全球250个城市开展业务,搭上Uber能够快速理解全球不同地区的O2O行为,甚至能够通过Uber签约的车辆进行应用的推广,这对于百度推出针对性的本地化产品大有裨益。

而实际上,今年以来百度在海外O2O的布局动作频频,今年10月百度宣布收购巴西最大团购网站Peixe Urbano,而此前百度入股了芬兰的室内定位技术商IndoorAtlas,本周一又传出百度已和诺基亚签署合作,诺基亚将为百度提

供中国以外的地图数据。这些动作的逻辑指向非常明显。

用车市场的战局更加精彩

在出租车打车市场份额逐渐稳定下来后,用车市场的竞争,正从出租车向专车领域进击。今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快的打车宣布推出“一号专车”,从出租车打车市场切入商务租车市场,随后的8月腾讯旗下的嘀嘀打车组建商务租车团队,推出“嘀嘀专车”,加上更早做的易到用车和AA,以及Uber,专车市场形成了五个主要玩家。

憋了半年的百度,一直希望在专车市场上扳回一局。早在8月业内就风传百度将投资专车市场的老大易到用车,虽然后来只

是宣布合作推出“百度专车”,不过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看,易到投靠百度这棵大树的可能性未必没有。尔后百度专车里又多了个接送机,其合作伙伴又变成了AA租车,再加上此次对Uber的战略投资,在专车市场上,百度的影响力陡然提升。

不过,面对来势汹汹的嘀嘀快的们,鹿死谁手还难以断言。嘀嘀和快的做专车,不但拥有移动支付的优势(Uber目前都还得借助支付宝),而且同为用车服务,其打车市场的领先优势也能带动专车的发展。已经逾一年的打车市场教育已经让嘀嘀快的们占据了庞大的出行市场,快的和嘀嘀的用户数均已过亿,两款应用已分别覆盖全国358个、300个城市。通过在打车的时候提供专车的优惠信息等,很容易将用户引导到专车。此外,近期嘀嘀完成7亿美元的融资,子弹也是满当当的,所以专车市场,恐怕将比年初打车大战更加激烈,更加有看头。

当然,Uber这一次也是认真的了。正如Uber主席Travis Kalanich在其近期博客中所说,“这笔融资将让我们可以进行重大投资,尤其是在亚太地区,Uber的规模将实质性的扩张,其对城市的影响将变得显而易见”。而对百度来讲,国内专车市场的纷争还只是浮云,这种与海外公司联手的新模式,推动其国际化战略才是重心。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