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4:50 来源:网络整理
小米下滑 董明珠已赢了!10亿赌约结局已提前出来
于建民
月在央视的活动上,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一个赌约,雷军自信满满的表示,五年内超越格力,今天伴随小米下滑,这个赌约已经提前结束了。
▎小米下滑
董明珠、雷军10亿赌约提前见分晓
现在赌约后第三年,小米已经开始走向下滑,意味着这个在三年前备受关注,且持续赚尽眼球的赌约已经提前结束了。
小米下滑,一季度或已经跌成国产手机第四了!
最新统计显示,在2016年一季度出货量,前三大巨头苹果、三星、华为保持没有变,去年的第四、四五联想和小米则发生变化、退出了前五,被步步高家族的双子星OPPO、ViVO取代,全球新的五大巨头(出货量排名)成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
从增量不增收,到量也下滑了
10亿赌约已提前结束
1)很有可能2年内,OPPO、ViVO销量先后稳固性的超越小米
今年一季度,OPPO和ViVO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进入了全球前五。
这两个步步高家族的双子星一直走着稳健的增速,2014年尚未进入全球前十,到了2015年则已经分别位列全球第八、第九,今年一季度则已经进入了前五,分列第四、第五,可以说稳扎稳打的犀利!
根据赛诺的数据,从2015年3月开始,线上渠道手机的销量以平均每月5%的速度递减,而线下手机市场的销量平均每月上升6%至8%。这意味着拥有强大线下渠道优势的OPPO和ViVO,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目前,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呈现原地踏步的趋势,根据市场分析公司IDC刚刚发布的智能手机市场季度报告称,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仅0.3%,换句话说,整个市场的蛋糕容量上升空间有限,竞争对手做的好,则意味着你的上升空间更窄、甚至是下滑。
2)小米的营收在未来2—3年,营收上升难度很大
目前,因为手机业务的高增长受到遏制,小米的总营收上升难度加大。
毕竟目前手机业务仍是小米营收的主力。
一方面,手机业务无论是均价,还是量级,都是小米生态链其它业务替代不了
小米手环、插线板等量很大,但是单价太低;而电视单价高,但销量低,总营收上都远远无法与手机业务项目相比。
另一方面,小米其它延伸的消费业务也都建立在手机用户基础上
小米的其它消费业务,都没有成功单独打造出自己的超强影响力,都依然建立在小米手机基础上。手机销量越高,用户数量越高,延伸消费业务越高;相反,手机销量受影响,用户减少,也将影响延伸业务的空间。
(目前,在经历两年攻城略地后,小米生态链选择在今年放慢步伐,近日,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不止一次地向外界透露:小米生态链正在减速,并且2016年小米方面下调了增长预期)
董明珠阿姨已提前胜出
虽然董明珠阿姨近两年屡屡因与小米的争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更因为前两年小米曾经的高增长,引发一些人对董明珠的炮轰,甚至是冷嘲热讽。
但这些都不重要,不管很多人喜欢不喜欢,结果是她赢了。
年业绩的考虑,实际营收会超过
主力业务无论销量还是营收都陷入瓶颈,上升难度很大,而其它生态链业务短期内还很难承担起增长重任、填补主力业务营收的下滑幅度,导致总营收上升空间有极大难度!
▎雷军此前对小米过于乐观
雷军的过于乐观
失去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谨慎和危机感
在2014年年底,央视财经《对话》节目,雷军更是再次表示“再过一两年格力就输了”,而且强调“再有一两年格力就输了。因为传统企业都是10%左右的增长率,而互联网刚开始玩命150%甚至200%地增长”
但是转眼间,雷军和自己的这番言论,就都被打了脸。
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高速增长开始转折
到了2015年一季度再次出现环比下降,同比增长也从上一年的超过100%下降到36%,而一年下来,增速已从2014年的227%下降到14.5%。
今年(2016年)一季度,不仅是环比下降,更是同比增长也没有了,而且从上一年同比36%增长率下降到了负增长。
可以说,雷军当初过于乐观,对于市场形势的把握,失去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谨慎和危机感,市场对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行业中往往3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
如同前不久刚刚举办完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绿公司年会上,郭广昌慎重的说,自己敢预测3年,言外之意3年之后就难说了。
而会上马云演讲中,马云更是表示阿里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哪个互联网公司真正能红三年”“我估计也就两三年格局就会变化,过个四五年我们这些企业是否还会在那儿,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大、小黑马严重挤压了小米的空间
未来也很难说乐观,高估值受影响
市场总是在动态变化,转瞬之间,小米一枝独秀的局面就被打破,从一骑绝尘到被超越,再到可能跌落国产手机第四,正如马云所说,只是短短两三年格局就会变化。
短短几年时间,大小黑马严重挤压了小米的空间。
首先是巨头华为成功转型,大幅甩开小米,压缩了小米的空间。
此前一直深耕运营商市场的华为,从B2B转到B2C领域时,开始一直没有找到感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无法发挥作用,随着终端业务(手机业务等)的分拆,以及任正非选择了曾在开拓欧洲欧洲市场立下大功的悍将余承东领队手机业务,在运作思路上成功从B2B转到B2C,同时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开始发力,从产品上在国内手机中独立风骚,开始引领中国手机。
其次,OPPO、ViVO等狼性双子星,以及其它新秀也开始压缩空间。
还有产品出色的魅族,开始走出小众运作模式,加大传播力度和丰富产品价格线,也获得了飞跃。
此外,奇酷、乐视等一批新生手机,也都在切割小米销量的主力——中低端市场。
而在之前,小米所面对的竞争形势没有这么残酷,几乎没有匹敌的对手。短短几年,竞争格局就已大不相同。
这是之前过于乐观的雷军没有想到的,这就是商场。
而随着对手的快速崛起,小米手机业务的前景不容乐观,高估值也会受影响。
▎市场如此残酷,又如此吸引人
市场如战场,动态变化,非常残酷,但又非常吸引人。
市场如此残酷,瞬间就会风云变换
你永远无法知道结局
市场就是如此,你看到开始,很难看到结局,转瞬之间风云变幻。
记得10年前,自己被总公司派去一个区域市场,让自己第一次领略了市场的残酷,几乎在一个月时间,因为一个行业对手掀起的一场PK大战,然后演变成整个行业混战,最后引发了行业地震。
短短一个月之间,上个月还曾经引领的产品就大幅下滑,一些不错的产品更无奈退出了市场,而有的则一鸣惊人的成了黑马,成为新的领军。
整个动态变化,完全超出想象,一切就是从一个看似不经意、实有预谋的商业行动,改变了整个格局。
这就是商业的残酷,甚至超出你的想象。
市场又如此吸引人
特别是你创造惊人业绩、效益时刻
但是,市场又是如此吸引人,特别是你的精心策划、精心运作,带来了产品的销售和份额增长,创造惊人业绩、效益时刻,又有着很大的成就感。
这也是市场的魅力,吸引很多人热衷不已。
而华为、OPPO、ViVO为何成为领先?
更值得深思!
在这个10年赌约格力胜出的结果背后,在整个手机行业格局变化过程中,华为、OPPO、和ViVO更值得企业深思。
为什么是他们胜出?
为什么喊了这么多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新鲜概念之后,还是这些传统的领军大佬胜出了,成为了国产手机的王者?
他们都是传统领军大佬的代表,一个华为从传统运营商业务跨界到手机业务,之前在运营商业务实现了全球称雄;另一个步步高派系,则是传统家电领域的跨界高手,从无绳电话、到VCD、到手机都先后成为了行业领军,连续取得骄人成绩。
其实,包括全球手机的两大霸主苹果、三星也依然是传统的领军大佬,之前他们也都是全球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信奉经典的商业法则——做好产品、做好推广、做好渠道,然后沉淀出好品牌。这些法则不是什么互联网时代才有,而是长期以来的经典胜者法则。
在这个时代,不是所有传统都失去价值,也不是所有新都就是赢家!
事实上,无论时代怎么变,商业的经典法则没变,产品力、推广力、品牌力都是关键,如果这几个要素都能胜出,领先行业对手,自然成为领先!
专注产品力、推广力、品牌力是所有企业都要注意的!
作者:于建民——《中国营销成功宝典·科学策略营销》(修订版)作者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