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25:11 来源:网络整理
顾雏军:最高法重审“100%赢”,要“告死”郎咸平
搜狐财经
文/兰琳、崔浩
编/李悫
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依法再审前科龙董事长顾雏军虚报注册资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挪用资金一案,并由最高院直接提审。
两天前,顾雏军在其微博上贴出北京市一中院的裁定书,他告赢了中国证监会:北京市一中院判决证监会向其公开科龙案立案文件及主席办公会内容。
顾雏军,1959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凭借着自己的“顾氏制冷剂”专利,顾雏军在1989年下海经商,2000年创立格林柯尔科技控股公司,同年该公司在香港上市。
2001年后,顾雏军通过在资本市场的收并购,先后掌控了科龙电器、美菱电器、亚星客车等国资属性上市公司。在顾雏军的运作下,原本债台高筑、风雨飘摇的企业转入正轨。顾雏军也被授予“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时,获奖词是在国企改制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在顾雏军进行资本运作时,外界的质疑声便不断,质疑集中在公司业绩、收购资金来源等问题上。2004年,经济学家郎咸平发表《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直指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
“郎顾之争”引发了经济学家关于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监管层也将目光集中到顾雏军掌控的上市公司上。2004年初,证监会对格林柯尔系四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巡检。2005年5月,证监会对格林柯尔系上市公司立案侦查,同年7月,顾雏军被拘捕。
2008年1月,广东佛山市中院对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案一审作为判决,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12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680万元。
从2005年被拘捕,到2012年提前出狱,再到出狱后一直“喊冤”,提起申诉,顾雏军始终不认为自己有罪。如今最高法重新提审科龙案,更让顾雏军看到“平反”的可能。
(12月30日,顾雏军接受搜狐财经专访)
12月30日,搜狐财经专访顾雏军,其讲述了自己的牢狱遭遇、对科龙案重审的期待、当下商界的思考,及未来的创业打算。
“已拿到再审通知,100%能赢”
搜狐财经:从2012-2017年五年时间全部精力都在诉讼上吗?
顾雏军:对,如果不能平反,是做不了什么事情的,干什么事都有阴影。我跟别人吃饭时,哪一句话可能让我感到不舒服。我在以前也是风云人物,后生们跟我吃饭很尊重我。但是不平反再去跟别人吃饭,或许这种尊重就是做个样子。
一个人有阴影,怎么能去创业呢?创业需要砸钱进去,有阴影怎么可以。
搜狐财经:您从2015年申请证监会公开材料到现在才有结果,背后的过程是怎样的?
顾雏军:2015年的时候我写信申请证监会公开结果,先是被驳回了。然后我就起诉到了一中院,法院拖了一年多,终于判下来了。
其实我之前已经是已经跟他们交涉很长时间了,也给证监会的纪委书记也写过举报函,结果都不理我。所以我必须这么做,要是不这么做就得不到真相了。其实我也知道真相,我就是要证据。
即使拖了一段时间,中间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为法院认为这些材料必须公开。只是当时法官在向上请示汇报(耽误了一些时间)。
搜狐财经:申请的时候觉得把握大吗?
顾雏军:那肯定了,必须要公开的,这是完全要符合国家要求的。证监会当时依据2002年《证券期货案件调查规则》处理的科龙,结果公开过1999年的,也公开过2007年的,唯独中间处理科龙的不公开,凭什么?
搜狐财经:告赢证监会后,证监会有说什么时候公开了吗?
顾雏军:法官说法定时间15天,最多再延长15天。当然,证监会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在15天之内上诉,不过这还没到15天,也不知道它会不会上诉。
要是真的要上诉,那就上吧,我现在跟大家把事情先讲清楚,我现在也不想跟证监会对话,我就等它把材料给我。
搜狐财经:最高法现在也要审这个案子了,您接到法院通知了吗?
顾雏军:收到了。现在再审已经受理了,我拿到的是再审决定书,这就是肯定要再审了。最高院的第一巡回法庭代表最高院,就跟最高院审理一样了。这个最高院的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所以我们应该还会去深圳开一次庭。按规定,大概三五个月就能判下来了。中间也应该不会再延期了。
搜狐财经:您觉得重审的结果会怎样?
顾雏军:100%能赢,肯定就没问题。人民日报说这个是企业家产权保护的标志事件,肯定是了。我这个案子案卷清晰,一点不复杂,根本不需要专业人士就能够听懂。
“不告郎咸平咽不下这口气”
搜狐财经:如何看当年郎咸平对格林柯尔的指控?
顾雏军:很多人知道我都是因为“郎顾之争”,其实这件事绝不是一场学术争论,也不是专门找了我、李东生和张瑞敏三个人来骂,郎咸平就是拿了400万人民币专门来骂我的,其他人骂也骂的适可而止,只有他骂我骂的很邪恶。
我说他邪恶不是说他骂我(这件事),而是这个人的关系跟我不错,他欠我一份人情。2002年郎咸平还写过恭维我的文章,写完后还专门拿过来找我邀功,当时我让香港公司的负责人请他吃饭。后来他几乎每个星期都来找我,借我那个两地牌照(深、港)的车,我甚至派了司机给他,他前后用了至少有六七十次。在他写抨击文章的两三星期之前,他还在借我的车,我觉得这个就叫无耻。
这么无耻的一个人我都觉得恶心,我怎么会认识这么无耻的一个朋友。如果我不告他我都对不起我真么多年的交友原则,咽不下这口气。
搜狐财经:郎咸平这几年也遭遇了很多事,您怎么评价这个人?
顾雏军:现在大家都知道郎咸平是多邪恶的一个人了,拿钱,帮所有骗子们站台。在我看来他不仅是个骗子,根本是个流氓,当年上海滩的那种流氓,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人。我们大陆人总是认为,你欠人家人情,不仅不该骂人家,人家被骂的时候你还应该出来捍卫人家。结果拿了钱就写这种无恶不作的文章,他就是一个邪恶的人。
我现在特别希望他来告我,我正准备告死他。
“办企业就要挣钱,看不懂互联网模式”
搜狐财经:您早期也是自己创立企业,经营企业,如何看待如今的互联网企业?
顾雏军:我不能理解的是,有时候骑小黄单车是不收钱的,骑两三个月可能才花两块钱。他们按照人头评价市值,一个人值多少钱,一共多少人在用,最后就是多少钱。这跟钱是没有关系的。
现在很多这种故事。找一大堆人进来,然后开始送钱,滴滴送了很多钱,现在又一下子融资40亿美金,我当年也没融资40亿美金这么多钱。只能说我们现在落伍了,思维方法已经不一样了。
我们一直认为,办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赚钱,不赚钱是没有意义的。现在办企业最大的客户是投资者,把投资者的钱拿到就算赢了,然后开始烧钱。这个世界变得难以理解。所以我现在也在研究互联网,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不明白的东西。当年那个年代,我如果投2000万美金,我肯定投的了。
搜狐财经:现在看这些项目,哪个值得投?
顾雏军:这个没法说,有些人看着很成功,但弄不懂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像摩拜融资那么多钱,难倒这些人真的不知道共享单车营利的模式有问题吗?还是他们根本不打算营利,只是在做规模?
搜狐财经:很多龙头公司也不营利。
顾雏军:亚马逊的老板贝佐斯创造了一个营利模式,必须两年营利,一年亏损。不知道中国谁弄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一直营利,大家就会按照这家公司营利的规模乘以20倍,哪怕50倍,计算这家公司的市值,那公司的PE这样计算就会是一千亿,所以不能持续营利。
既然这样,赚两年,亏一年的模式就没有办法这样计算。所以,公司拥有多少,别人是无法计算的。
我不知道中国有几个人明白这个道理,马化腾可能琢磨出来了。在京东上市的时候,马化腾把这个故事可能告诉了刘强东,所以京东现在开始故意不盈利。2013、2014年,京东一直嚷嚷明年会营利多少,现在不会让自己营利了。
我以贝佐斯的这种模式命名了一项规则。互联网一旦营利,就会按照常规企业的模式乘以PE,整个市值都是不划算的。所以,两年营利,一年亏损是最好的,三年盈利、一年亏损就有麻烦了。
“要东山再起重做制造业”
搜狐财经:自己会去做互联网项目吗?
顾雏军:我就是学工科出身的,酷爱科学,所以我坐牢时间学的都是数学和物理,很简单。我对科技方面的事物情有独钟。
我也是一个喜欢琢磨的人。看得懂互联网怎么玩,但是我自己不会去玩,因为我看到了这种玩法不合适,再去玩就不太地道了。年轻人怎么玩都行,大家都会原谅他们。乐视的贾跃亭就是没玩好,路数是一样的。如果让我按照他们的模式去玩,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受到的教育不允许我这样去玩。
搜狐财经:未来想做什么?
顾雏军:东山再起肯定还是做制造业。我对制造业情有独钟,因为中国需要一批人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步是不得不走的。不走的话,那肯定不行,自己吹牛是不行的。
我出狱以后,全世界空调业的所有专利我都看了,总共有一千多份,还是我的专利厉害,其他的我都瞧不上。其他也是专利,但是无法促成巨大盈利,只有我的“双效王”专利可以。
搜狐财经:做制造业哪个方向?
顾雏军:这要看钱的多少,钱少就做小的制造业,钱多就做大的制造业。但我们肯定要做高科技。在中国,如果不做高科技,技术含量不大是不行的。
另外,我写的这本书《引资购商》也是指导中国如何发展制造业的。我认为买国外的公司,坚决不能买韩国的公司,一是整体没有技术含量,二是韩国这个地方实在是一个不太营利的地方。此外,也别买日本公司,日本公司存在对中国人的藐视。如果要买,就买欧美的公司。
现在要是买高科技公司是很危险的,因为高科技就是人,人走了,自己又不懂,这家公司就没有了。
搜狐财经:您微博上有提到一个引资购商互助合作社平台,是您自己的项目吗?
顾雏军:这个还没有建,肯定要等我平反再建。如果有20个亿,这个平台才能构建起来。现在嚷嚷还不如不嚷嚷。要等我平反,准备拿一笔钱建立一个基金,再做这件事。我不能跟郎咸平站台的那些人一样,去骗老百姓的钱。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