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50:2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曹雨欣
生命是一条激越的长河,浪花淘尽英雄。很多人都在时光里消磨了初心与斗志。
但总有一些人不信邪,不服气,愈挫愈奋,屡败屡战,从低谷里顽强崛起,把败绩转为胜利。
他们都曾是成功者,然后在某个时刻被命运抛入深谷,一夜之间或锒铛入狱、或负债数亿,但都选择了积极面对,从头再来,扭转局面。其间个人的经历遭遇波诡云谲,大起大落,背后迸发出的生命韧性与张力,每每想来总能让人感佩不已,血脉偾张。
【壹】孙宏斌:迈过两道坎,卷土重来
每次聚光灯打在孙宏斌的身上时,公众难免想起他与柳传志、与联想之间的恩恩怨怨。
【贰】褚时健:74岁二次创业,再登高峰
褚时健从中国烟草大王到阶下囚再到古稀之年种褚橙,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用大半个人生经历书写着一部传奇。
【叁】史玉柱:从负债2.5亿到身价500亿
那段时间他在央视录制节目时,被一群观众指手画脚、冷嘲热讽。
史玉柱想过自杀,他离开了珠海,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四处考察,最后一站是青藏高原,还去爬了珠穆朗玛峰,甚至因为无钱请向导,差点葬身雪山之上。那段时间史玉柱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读书,他几乎一直在读太平天国,看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后来他说喜欢看太平天国的书,因为很悲壮,好像能在其中找到某一个共同语言。
【肆】陈九霖:地狱归来,成投资高手
回国后,陈得到了公允评价:未有私利。后被委任为另一家央企当副总经理。
【伍】王兴:十年连续创业者
【陆】他们强力反弹,蕴藏成功的共同基因
大起大伏的每一段故事都足够精彩、震撼人心。要回答一个问题:失败的人很多,为何只有一小部分人最终实现了逆袭?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究竟如何实现人生反弹、从波谷到山峰?
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他们所处的行业、心劲,甚至运气相关。在岛君看来,所有实现触底反弹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原因,但他们亦蕴藏一些共性的成功基因。
企业家精神并不是企业家的专属品,一个具有探索、创新、积极改变品质的人就可以说得上拥有了企业家精神。这些触底反弹的人无不具有浓烈的企业家精神。
王兴总能踩准行业,这来自于他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发掘能力很强,常常一个浏览器开上几十个国外的科技网站,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技术,并能以全球眼光看出这在中国是否有市场,且具有极强的执行力。
如果说患难见真情,那么这些历经大患难的人可谓辨识了何为真正的朋友、何为可以一起重振事业的兄弟团队。
褚时健在种褚橙的初期,橙子的味道不行,销量也不畅,正是靠他昔日的朋友,尤其是活跃, 在国内一线的企业家们站台、摇旗呐喊帮忙做的宣传。
史玉柱的东山再起不是偶然。巨人集团面临巨大的危机,高管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
王兴的几次创业过程中,几个重要人物分分合合,但最终还是在美团走到了一起,成就了今天的王兴和朝千亿帝国方向前进着的美团。
倘若对企业、对失败没有了畏惧感,失败和一蹶不振容易成为一种常态。
直到如今,史玉柱最喜欢的还是人物传记,在他看来,完整地了解一个名人或伟人的一生,都能从中让自己获得很多的感悟。他本人的经历也注定成为后来者的读本。
【柒】结语
我们应该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失败者们多一些掌声,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这些触底反弹的企业家保持着生命的一种张力与无限可能性。他们承载着从巅峰到低谷再到巅峰犹如过山车般的惊险与刺激,背后则是难耐的坚持和孤独。
那些吃瓜群众注定永远只是路边的看客,没有机会站在舞台的中央。时间已经一次次证明:空言空想、指手画脚者在历史长河中不曾留下任何痕迹,而唯有自胜者、反弹者、超越者被时代、被历史所记住!
就像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所写:
失败是后来者的养料,给悲剧一点掌声。他们全都几乎身无分文,可他们全都创造了让人惊叹的奇迹,他们全都具备成为英雄的禀质。
(本文内容参考了中国企业家、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创业邦、亿欧网和多家财经网站资料)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