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我用3年开了1000家便利店,却亏损了4个亿

营销资讯 2020/03/15 15:46:50  来源:网络整理

 

无人便利店真的可能是一个噱头。 

便利店主要是满足即食消费需求的商店,早餐、中餐、宵夜,都可以到便利店。在便利店出现以前,人们把饮食分为家里吃(内食)与饭店吃(外食)。 

在科技发达、资本充裕、心气高涨的今天,包括便利店、生鲜超市在内的很多新零售项目的发展,其实并没有比过去发展得更快。但从前的零售人更注重零售本身的业绩,包括门店绩效与总部绩效。

 1、便利店是需要规模的业态

便利店需要规模的基本逻辑是: 

很多公司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做错了两件事情: 

当时,盒马鲜生的创始人侯毅先生就在可的便利公司旗下的物流中心担任经理。 

侯毅还创办过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记得我刚从公司离职去学校教书前,也应海鼎公司丁玉章先生的邀请间接向这家电子商务公司投资了几万元。

 2、便利店是需要人的业态 

正是因为零售人具备了不断学习与自我否定的能力,零售业才能持续发展。从这个视角来看,尽管无人便利店或无人零售目前还面临诸多问题,但探索是十分有益的。 

从体验来说,马云的无人超市比欧尚的缤果盒子要更靠谱一点。前者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铺面,使用手机淘宝或者支付宝扫码直接进店,用技术给顾客带来便利与新的体验,并实现营运成本的降低以及营运效率的提升;而后者则是一个封闭的、用传统思路管理顾客的模式。 

如此看来,无人便利店真的可能是一个噱头。 

其实,无人商店是各种黑科技的一个试验场。中国有太多的消费痛点,不仅需要常规的商业营运改进来解决,但如果能逾越人的障碍而依靠超乎人们想象的黑科技来解决问题,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实施无人服务,有三个原因:成本、尝新与真实的内心需求。开一个有人商店不能保本的地方,设置一台自动售货机则能赚钱,那是因为自动售货机的保本销售额要比有人商店低很多。 

人与物的关系是最干净的,购买某些商品,在某些场景中,就不需要有别人在,这样更自在。

这是未来的真实需求?还是商家找不到改进方向,投资人找不到投资项目?是有人服务的成本太高,所以要折腾成本更高的无人服务来解决问题?还是在未来我们真的老了,没有那么多人来为我们提供服务,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多折腾无人项目?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3、便利店主要靠四点取胜 

便利店这个行业,主要是靠四点取胜:

在星巴克实施这种发展策略之前,我国便利公司早就意识到集中布点的重要意义。蜂巢式布点是我国零售业快速崛起并赶超外资零售业的基本策略之一。 

没有一线员工的主动服务精神,再好的品牌也是要垮掉的;没有富有特色的自制商品,就不会有自己的特色。这再一次说明:便利店是一个需要人的行业。 

上述四点相互关联。客观上来说,做实体店起家的便利店,在流程化、系统化、标准化营运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数字化方面做得不够好。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