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暴跌850亿,美图怎么了?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23:55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它上市时,曾备受关注,成为当时近10年来香港最大的互联网IPO

但是,短短两年后,市值暴跌超过850亿港元,为什么?

▎它曾一度市值近千亿港元

短短两年,市值暴跌超850亿港元

它上市曾轰动一时

可是,6个多月后市值从千亿跌回360亿

2年后跌到100多亿

它凭借美图秀秀,成为互联网的超级应用之一,市值一度近千亿港元。

之后股票一路飙升,在2017320日冲至最高点23.05港元,市值一度逼近1000亿港元。

但是,在2017320日之后,美图的股价就走向了转折。

20176月份,美图的市值已经从近千亿港元跌回了上市之初的360亿港元。

20188月份,曾经的千亿市值就剩130亿了,837亿港元凭空蒸发,美图只用了不到两年。

之后,美图市值继续下跌,甚至一度跌到90亿港元,目前在100多亿港元。

短短两年时间,市值蒸发超850亿港元!

▎美图市值暴跌,为什么?

美图暴跌背后,业绩没法支撑

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 高市值背后是高业绩

今天,国内市值最高的三大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百度。

在高市值的背后,是超级出色的业绩。

没有这些优秀业绩的支撑,它们不会有那么高的市值!

美图暴跌背后,业绩没法支撑

一方面,美图的营收难以支撑。

另一方面,美图的净利润同样难以支撑。

可以说,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美图与互联网巨头们都相差甚远,很难支撑起高市值,这也是导致美图市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美图业绩困局背后

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困局,流量大≠业绩大

美图业绩困局背后,是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困局——流量大≠业绩大!

流量大≠业绩大,庞大用户没有很好变现

腾讯有强大主力盈利业务支撑,美图没有

1、腾讯拥有强大用户,也拥有多个强大主力盈利业务

而在拥有超大应用软件同时,腾讯还拥有腾讯网、腾讯视频两个门户,这些让腾讯拥有QQ秀等增值服务、网络广告、网络游戏、支付及云等多个强大主力盈利业务。

当然,腾讯超级盈利业务也非一蹴而就

我们也要清楚一个现实——腾讯从超级应用软件延伸到门户网站,拓展出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等强大主力盈利业务也不是一蹴而就。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有效将庞大用户转化为强大主力业务,换句话说,这些主力业务从设想到实现不是那么容易。

例如:腾讯的网络游戏业务实现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过长期尝试后才成功、终于站稳脚跟,并成为国内网络游戏老大,而同样拥有庞大用户的人人网曾尝试通过网络游戏业务拓展增长就没有取得预期成功。

还有腾讯视频业务,也是经过几次失利后,终于获得了涅槃进入行业前列。

业务拓展从设计、构想到落实,并最终站稳、成为业务前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美图拥有过亿用户,但缺乏强大主力业务

美图也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个庞大数量也曾是美图上市时的卖点。

通过美图秀秀为核心的超级应用软件,美图成为了拥有上亿用户的公司。

但是,庞大用户与庞大营收之间是有距离的!

很显然,美图庞大的用户由于消费习惯等多个原因,却没有把庞大用户转化成强大的营收,更没有出现强大主力盈利业务。

美图曾尝试过,把电商(美妆电商)、硬件(手机)等作为突围业务,实现业务、业绩增长。

),

与手机业务相比,美妆电商相对没有那么大的业绩规模。

这种调整,在手机业务、电商业务的亏损上,将会减低,但是同时在营收规模上也会大幅缩减。

而那个关键问题——“强大的主力盈利业务,何时才能形成”,还是没有解决!

这种调整说明,设想与实现之间的难度,美图从设想(手机业务、电商业务突围),到能把它们做成主力业务之间,不是那么容易!

与美图类似,迅雷、暴风等有相似尴尬

像美图这样超级应用软件,拥有庞大用户、却无法更好变现、更好盈利状况,并非唯一。

例如:迅雷、暴风等都曾是超级应用软件崛起,又都同样面临拥有庞大用户,但是在业绩上亿后,却难以业绩更大规模上量的尴尬。

这些也是给人一个思索——流量大≠业绩大,拥有庞大用户、如何实现大规模业绩?

虽然,美图、迅雷、暴风等,拥有巨大用户量,看上去与拥有巨大用户的腾讯相似,但是在用户变现能力上,相差太大了!

美图在庞大用户与强大主力业务之间

还有很长路要走

这些,也支撑起了腾讯的高市值!

美图与之相比,在庞大用户与强大主力盈利业务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美图能成功打通庞大用户与强大主力盈利业务之间的路径,实现业绩上涨、市值反弹也并非不可能,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互联网一定要深思

流量和业绩之间有差距

对于互联网而言,不要有简单的流量思维

要对流量思维,有深刻认识

对于互联网而言,流量思维曾是一个引以为豪的思维,谁拥有大流量,就拥有成为商业传奇的可能。

的确,拥有大流量,对企业而言,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巨大流量与高业绩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换、变现难题。

此外,还有一些互联网行业在传统产业的应用领域,更是对流量与盈利之间的软肋进一步放大。

例如:O2O、无人经济等更是存在简单流量思维——追求流量、却不注重盈利,不注重盈利结构,导致陷入困局——烧钱做了人气、做流量,但是缺乏盈利、亏损陷入困境。

因此,企业、营销人对流量不要有简单认识。

企业既要重视流量、努力拓展扩大流量的能力;同时,也更要思考财务盈利结构、思考盈利变现的问题。

作者:于建民——产业观察家、》(修订版)作者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