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8/05 02:13:12 来源:未知
(商业领军之道/于建民)
导读:恒大汽车终于来了,揭开了它汽车行业跨界布局的面纱。
那么,恒大汽车,竞争力如何,未来如何?
(一)
恒大汽车来了!
“产业链大布局模式”的跨界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中热点,一批造车新势力,成为焦点。
其中,作为国内商界巨头之一的恒大,这几年也一直在准备跨界汽车行业的项目。
在曾经和贾跃亭有过短暂合作后,恒大跨界汽车、投入汽车领域的热情不仅没降低,相反非常庞大,而且用了一种超越常规、大视野的产业布局做法,在汽车产业进行大布局。
2019年11月12日,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曾表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三年投资预算是450亿元。
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那些通过不断融资、进行滚动式发展的造车新势力不同,恒大依托雄厚的资金实力,进行了一种产业链大布局的模式。
“目前,恒大汽车,在汽车设计、整车制造、电机及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电池、充电桩服务、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都进行了大手笔的布局。
可以说是,恒大在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做了大的布局。”
2020年7月27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公司更名为“恒大汽车”,这标志着恒大健康主营业务已变为新能源汽车,也标志着恒大造车迈出坚实一步。
在发布更名公告6天后,恒大汽车正式发布。
2020年8月3日,恒大一口气对外发布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首期6款车型,包括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全面覆盖了A到D级所有级别,以及轿车、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乘用车车型。
恒大汽车来了!
(二)
恒大汽车,竞争力如何?
已成功一半,有一半待观察,离成功较近
恒大汽车,竞争力如何?
目前看来,在商业运作上,在关键的“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资金等“商业关键要素上,恒大具备了四项优势,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具备一定突围汽车市场、汽车领域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几个因素有待观察,如果能够突破这些有待观察的要素,恒大在汽车领域的跨界很可能就会成功。
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功了一半,若把另一半做好,很有可能就是非常有戏!或者是大戏!
01
四个优势 已成功一半
一定产品、渠道优势+推广、资金优势
1、一定产品优势
——产品外观设计不错
汽车是一个相对注重产品的行业,特别是注重产品工业设计的行业。
汽车、手机这些行业,如今都是具备一定时尚性质的产业,工业设计水平、竞争力尤为重要。
对于跨界进入这种工业设计属性强的外部行业企业而言,“产品外观设计关”是个很大的考验。
而很多跨界的企业,也容易在这个地方出问题。之前很多外部人士,可能都会对这一点上,有所担心。
在这方面,恒大汽车进行了大手笔投入,与一些著名的汽车设计师合作。
这次发布会上,恒大汽车展示的产品,很显然超过了人们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特色竞争力,产品外观的设计,不乏时尚感,达到了这个行业一定层级的审美要求。
这些展示的产品,也的确收获了一些好评。
“ 可以说,在产品外观设计这关上,恒大汽车过关了,而且展示了一定的竞争力。”
▲恒驰1
▲恒驰2
2、推广优势
——强大品牌影响力+强大媒体推广优势
在商业运作中,推广必不可少,甚至是商战的关键要素。
在这点上,恒大同样具备不错的优势。
一方面,作为国产商界巨头、地产巨头之一的恒大,企业自身就是大的品牌IP,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举一动,都会获得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传播优势。
另一方面,恒大具备强大的企业实力,能够展开庞大的媒体推广活动,进行大规模的媒体推广攻势。
这些都是使得恒大汽车在推广上具有很强的优势。
3、一定渠道优势
——入股国内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
在商业运作中,作为解决在哪里买问题的因素,渠道同样非常重要。
这点上,恒大已经预先做了一定的布局。
2018年9月,恒大集团便以接近145亿元的资本入股广汇集团,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由于广汇集团旗下拥有国内最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广汇汽车,这个入股,可以说是恒大汽车提前为销售进行铺路。
这种优质资源,无疑让恒大汽车前期的渠道布局,有一定的资源优势。
4、资金优势
——国内地产前三的巨头,强大经济实力
在商业运作中,资金也是一个关键要素。
“毕竟,商战比拼的也是资金实力,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进行产业链的大布局,可以进行竞争大战。
某种程度上,商战也是一定意义上的资金战竞争! ”
例如,在产品设计上重金吸引人才、在产品推广上大面积媒体推广,在产业链上大手笔布局等,雄厚的资金实力,都能在这些要素上带来竞争力。
这点上,作为国产地产前三的巨头,一年几千亿的营收,几百亿的净利润(如,2019年恒大销售业绩突破6000亿,净利润超过330亿),这点上恒大无疑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资金优势。
与一些相对实力没有这么强的造车新势力相比,恒大的某些方面层级还是比较高,恒大汽车也确实在某些方面具备不小的竞争力,具备不小的优势。
上面说的这四点,可以说恒大汽车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一定的产品、一定的渠道,强大的推广、强大的资金实力),具备一定突围的能力,已经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它能把其它几个待观察的要素也做好,恒大汽车领域的跨界基本上就成功了!
02
五个因素待观察
这5个要素做好,成功就会是百分百事情
这5个要素工作,事关能否成功另一半!
1、产品性能体验,也要让用户满意
汽车除了产品外观外,产品的性能体验也至关重要。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军代表的特斯拉,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破局,并在与传统企业PK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突围崛起,它的产品优势功不可没,一方面,因其独特的设计,另一方面,就是其独特的产品性能,其动力性能也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双重的产品优势,一度让特斯拉曾有“汽车中的苹果”的美誉。
如果恒大汽车在后续的消费者产品性能体验上,也能让用户满意,甚至有一定的惊喜,那么就意味着“产品关”彻底可以通过了。
毕竟,它的外观还是有不错的竞争力,开了一个好头,如果产品体验也不错,那么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就更强了。
2、价格策略,一定要制定合理
价格是商业竞争中很关键的因素,一度有“定价定天下”的说法。
价格这个因素,对于跨界新进入企业,更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因为,跨界的企业,往往也容易在价格上出问题。
很多跨界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往往容易定价高,直奔高端市场,想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
但是,一开始想从高端市场突破的策略并非十分有利。
一方面,高端市场难度系数大,高端市场往往意味着对产品力的要求极高,外行进入直打高端、一下子就拿出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行高端破局很难。往往失败者居多。
另一方面,高端市场,起量的过程比较慢。高端市场要求比较高,且销量份额占比中端、中低端要小,跑起量来比较慢。
例如,手机领域中,曾经有几个国产手机品牌,都曾想一开始就从高端市场破局,但是都折戟了,最后从中端市场、中低端市场破局、打开局面、跑起一定量、站稳后,再进攻中高端、高端市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对于很多行业而言,都是如此。
“毕竟,企业在一个领域先把量跑起来更为重要。
只有销量跑起来,才能更好扩大影响力,获得业内认可,获得消费者认可,让一部分观望的消费者看到信心、而加入消费,从而使得企业、产品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扩张。”
如果前面量跑的慢,企业扩大影响力的速度比较慢,很多处于观望中的消费者热情就会降低,影响进一步扩张的速度,对企业拓展市场不利。
例如,2011年,手机行业中,曾发生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那一年,昔日的王者诺基亚试图东山再起,而它也确实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当时它推出了轰动一时的Lumia系列,Lumia手机的外观设计在当时堪称石破天惊,曾被媒体誉为“王者归来”级别的产品。
但是,Lumia忘记了,它已经不再是昔日的王者了,而是挑战者了,对于挑战者而言,要先从相对容易的区域打开一个缺口,进行成功突围,跑起量来,扩大影响力,然后进一步切割市场和对手的份额。
很可惜,虽然Lumia拿出了一个“王者级的产品”,但是却选择了一个突破难度大的市场操作,在价格上,定价高端,Lumia一开始就选择了难攻的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两个强劲对手进行PK。
由于高端市场两大对手强劲,这个市场突破难度大,相对而言,当时的中端、中低端的对手都要弱一些。
而Lumia却没有一开始在中端市场,把销量跑起来,结果,高端市场没打开多少,中端、中低端机会也错过了。
几年后,观望的消费者,看到它没有跑起来,也失去了兴趣。结果,错失了机会,很好的产品没有大卖成功,当时的诺基亚“王者归来”计划也失败了!
所以,企业在市场突破时,价格策略极为、极为重要!
3、渠道上,进一步完善
虽说,拥有广汇汽车的渠道资源,恒大在渠道上会缩短周期。
但是,要想更好的发展,恒大汽车自身要在渠道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夯实,形成自己渠道建设的打法,扎实做好渠道的基础工作,有利于业绩的腾飞。
而且,渠道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领域,需要有耐心的、付出辛苦的深耕。
好的产品+好的推广+合适的价格+好的渠道,基本上成功是百分百的事情!
4、量产周期,一定要把控好
“生产制造的量产是个复杂的问题。
从样品,到小规模生产、到规模进一步扩大,再到大规模生产,中间有多个曲折的阶段、过程。
每一次量产规模的升级,都不容易,都是过关。”
因此,量产周期一定要把控好,如果量产周期把控不好,会导致上市时间一拖再拖,结果市场热度、消费者热度降低,影响影响销售,都会对业绩形成不利影响。
如,罗永浩做手机时,第一款手机因为生产问题,它的上市时间连续跳票,导致影响业绩。
这个过程,是所有企业都难免会遇到的。
例如,即使是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巨头,在量产爬坡的过程中也是一言难尽,以至于马斯克一度驻扎在厂里、住在厂里,盯量产进度。
5、运作节奏,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对于跨界的企业而言,节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切记,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冷静、冷静、再冷静!千万不要制定过于激进、理想的计划。
跨界的企业很容易在这点上栽跟头,很多企业一上来就容易对标新的行业、领域中的巨头,老大等,然后几年实现非常大的目标,如,几年超越对手、成为跨界领域行业老大这种激进、不切实际的目标。
例如,在汽车领域即使做了已经做到新能源汽车领军、汽车界大咖的特斯拉,其创始人马斯克属于少见的技术奇才、商业奇才,走到今天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即使如此,虽说市值很高,但其销量的业绩离传统汽车巨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这一点,跨界的企业一定要有清醒、清醒、再清醒的认识!
企业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在过去领域走到行业前列、做到领先,用了多久了的时间,在新的领域里即使资源、条件比过去要好,可以缩短一些,但是,根本无法在几年内,做到一个新领域的老大,而在一个激烈竞争水平高、运作能力强的领域里,更难以实现!
“任何企业的行业跨界,都逃脱不了3年左右才能成型的规律。
因为,只有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跨界的企业才能找到新领域的感觉、经验、方法论,才能在后续实现飞跃。
千万不要低估其它行业的竞争难度、其它行业巨头的能力。
千万不要有“智力优越感”,认为自己能力高于要跨界领域的前沿企业,更不要轻易觉得自己能力、方法高于要跨界领域的高水平商业打法,更千万不要认为轻松实现超越很简单。
跨界企业对新领域缺乏一定的敬畏感,否则,就很容易犯下大的错误,企业也因此会遭受跨界失利挫折”
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制定过于激进、理想化的节奏,发展规划就会过于急躁,而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容易出问题,过于急躁,导致本应正常的运作走样、走形,团队士气也受到影响。
很多跨界的企业,出问题也出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沉得住气、有足够耐心!
所以,企业跨界运作时,在运作节奏上千万不要急,只有前面几年不急躁、稳扎稳打,越做越熟,越做越有经验,后面,才有可能实现更好的飞跃。
(三)
恒大汽车开局不错
虽后续待考验,但值得期待!
这次的产品展示,恒大汽车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在长达几年的布局之后,在众多关注之后,恒大汽车拿出的产品,还是让业内眼前一亮。
可以说,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亮相,非常不错的开头。
而且,在商业运作上,也具备了产品设计、推广、渠道、资金这四大竞争要素上一定程度的优势,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离成功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如果再把另一半——产品体验、价格、渠道、量产把控上做到位,基本就成功了。
换句话说,在商业上经典的四大要素“产品、价格、渠道、推广”上,恒大汽车已经有3个因素——产品、渠道、推广,具备了一定条件、能力、资源,且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已经离成功很近了!
如果能把产品体验做好,价格策略合理,渠道完善好,特别是其中的“产品体验、和价格策略合理”,恒大这次跨界汽车基本就成功了。
同时,在量产上做好,不影响进度,拖慢整体进度的步伐,就能更好的保证成功。
此外,如果再在节奏上合理,不激进,节奏合理,发展规划合理,就很有可能会有所大成。
所以,恒大汽车开局不错,虽后续有待考验,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