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新浪前董事长汪延卸任:一个远去的互联网背影

营销资讯 2020/03/15 10:29:41  来源:网络整理

 

汪延网事:远去的互联网背影

核心提示:汪延却与所有人不同,选择互联网公益,他留给行业的,是另一种探索,也是另一种人生定义。

北京望京,阴天,名为梧桐的西餐吧,汪延坐在本报记者旁边,一起回望新浪,回望中国互联网。

2006年之后,在公开的媒体报道中,就很少见到汪延的名字。那一年,汪延做了一件事情,成立了扬帆夏令营,这成为其步入人生下一程,即互联网公益的发端。此后,他的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多的向互联网公益倾斜。

汪延却与所有人不同,选择互联网公益,他留给行业的,是另一种探索,也是另一种人生定义。

激情“网”事

17年前发生的事,在汪延的回忆里,似乎发生在昨天。

1995年,汪延回国创业,与李嵩波一起创建了新驿多媒体公司。不久后,被中关村一家名为四通利方的软件公司收购。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叫王志东,他编写的中文平台“中文之星”使他声名鹊起,汪延也因购买中文之星认识了王志东。

公司干什么?一天,汪延与同事光着膀子在中关村一家小饭馆吃饭,争论的结果是建一个人人获取、发布、交流信息的平台。

作为媒体的新浪,在美国轰炸驻南使馆,本·拉登撞机美国世贸大厦等事件中,使得新媒体的力量被社会认识。

新浪之道

新浪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意义,不止在于创造了许多第一,还解决了许多问题。

汪延形容为“闯黄灯”。他回忆说,很多时间的感觉是“战战兢兢,如覆薄冰”。

为了寻找一条通向纳斯达克的道路,汪延“跑长了腿,磨破了嘴”。那段时间,汪延常开着自己那辆富康,守在主管部委门口,以期获得政策许可。

1998年之后,利方在线与北美华渊网合并为新浪网,打造成一个北美、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三位一体的管理层架构。此架构当时独树一帜,也为新浪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打下基础。

互联网能否做“媒体”?这曾使新管理层犹豫。与华渊网合并之后,新浪业务偏离软件,偏向互联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成为现实存在,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微博则是“媒体生产者已经由专业人士拓展至个人”这一思维在新浪拓展逻辑上的延伸,也是汪延当年创业“新驿多媒体公司”时,做一个“人人获取、发布、交流信息的平台”的技术实现。

当外界质疑新浪微博“侥幸”成功时,汪延却认为这是“水到渠成”。

互联网公益

,在新浪的主导之下,“永不忘却”南京大屠杀史实网站开通,汪延致词时“声泪俱下”。

晚上与南京纪念馆的朱馆长吃饭,朱馆长细数一些孩子“遗忘了历史”,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汪延当时诞生了一个想法,新浪捐献一部分,社区募捐一部分,组织夏令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历史的直相。

而直接的导火索则是从今年上半年,汪延开始在美国上学。汪延说,这使得自己管理新浪的时间更少。

第一赢销网

.
  • 上一篇:移动电商已悄然兴起:消费渠道未来或将掀起新变革!
  • 下一篇:李宁危局:超级丹难救场,老王子重出山
  • TAG: 汪延 互联网

     


  • 查看所有新浪前董事长汪延卸任:一个远去的互联网背影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