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0:35:44 来源:网络整理
失控的腾讯自救:内患外忧之下马化腾高调变革
内容摘要:腾讯近年来难以甩脱的“山寨”骂名,凸显出一直有志于创新的马化腾对这家国内最大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一度无法把控。在公司内部,当员工一年内大幅增至2万多名时,原来只适用于管理4000人的组织结构变得支离破碎:8条业务线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连内部员工也难以梳理,部门间的内斗危害远甚于外来威胁。
在公司外部,生态环境的失控让腾讯频遭打击。一个因少有自主创新而被指抄袭成性的互联网巨头,不仅难有合作伙伴,还要频频应对竞争对手对它大肆指责。一时间,原来那只可爱的小企鹅成了全民公敌,腾讯成了中国互联网中的孤家寡人。
外忧内患之下,腾讯迫切需要改革。但最近这次大刀阔斧的结构调整,真的能带腾讯走上创新之路吗?
第一章又一次高调变革
一段时间以来,马化腾一直置身于外界质疑腾讯失控的漩涡中。他迫切需要对外证明腾讯没有失控。
变革酝酿已久
至此,腾讯原先执行的八大业务体系缩至六大业务,而独立分拆出来的全资子公司腾讯电商控股公司成为此次重组的重点。
箭已在弦。
高管调整到位
酝酿了两年,马化腾等来了最佳时间点。
结构调整既能对过去数年维持腾讯增长神话的推动者进行奖励,又能寻找腾讯未来继续增长的新动力。于是,在刘炽平的协助下,马化腾亮出了新的手腕。
调整前,一直被外界认为将离职的刘炽平,果然如马化腾在微博中所言,仍然担任公司总裁,继续协助马化腾负责公司日常管理。
似曾相识的变革
但马化腾发现,随着公司的极速扩张,各部门之间也开始缺乏统一有效的沟通,面对新出现的市场机会无法快速跟进。于是,他启动了公司史上的第一次变革。
不幸的是,两家公司都患上了管理失控的大企业病。只不过因为马云过于强势,阿里巴巴没有出现内部恶意竞争的苗头。也许正因如此,在自主创新方面,腾讯被阿里巴巴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第二章腾讯非变不可
腾讯为什么要变?
全民公敌的烦恼
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另类,集荣耀和非议于一身。它既是投资者眼中的明星公司,同时也是让业界头疼的恶魔,任何一种有创意的商业模式只要被它盯上,结局只有两种:被收购或死亡。而让一些互联网创业者极度愤怒的是,结局往往是后者。
此后,马化腾开始认真反思腾讯的商业模式,并努力作出改变。
在对外纳言的同时,腾讯还在内部员工中开展了自我批评,每个人都要对公司的所作所为进行思考,提出批评或建议。
业绩导向的羁绊
外表光鲜的腾讯,其实有着说不出的苦恼。
调整之前,腾讯内部的项目组特别多。据腾讯离职员工透露,公司内部每个项目小组都有一个负责人,而在这几个小组之上,还会有另一个级别高一点的负责人。这些级别不同的负责人其实就是一个个的节点,他们和他们身后的无数个平行团队,共同组成了腾讯蛛网般复杂的组织架构体系。
对于内部的资源重复浪费和恶性竞争,马化腾曾想办法进行解决。腾讯总经理办公室为方便高层了解公司产品计划和内部人员思想动态,曾专门设立了一个接待日。参与人员由公司人力部门随机抽取,他们将与一年都难得见到的马化腾或张志东、陈一丹等公司高层共进午餐,一起探讨腾讯面临的问题。这样做的本意是,激励公司的优秀员工,并鼓励大家主动为公司建言献策。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奖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完全走样。
言路的闭塞,更凸显出马化腾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企业病
马化腾是开发人员出身,行事低调的他一直让外界以为他更胜任产品经理的角色,对于管理并不在行。而坊间也一直流传腾讯内部存在帮派之争,内耗严重的说法。
上述说法未得到腾讯官方认可,但不管帮派之说是否存在,它也许对马化腾带来不了多大的危害,因为无论哪个帮派都必须得到小马哥的支持才能压住另一方。真正让企鹅帝国掌门人担心的是,曾为腾讯带来无数荣耀的老员工如今不思进取。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现象在同患大企业病的阿里巴巴内部同样盛行。手握阿里巴巴股票、拿着高薪的淘宝员工,已经丧失了对马云树立的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尊崇,他们躺在前人栽种的大树的树荫下,打发日子般地享受着马云提供的各种福利。
第三章新腾讯能否走上创新路
马化腾在致员工的信件中表示,他希望调整后的腾讯可以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拥抱互联网未来的机会:强化大社交网络,拥抱全球网游机遇,发力移动互联网,整合网络媒体平台,聚力培育搜索业务,推动电商扬帆远航,并且加强创造新业务的能力。
“12年前,我们创业时像是种下了一棵树,当时关心的是它能否赚钱,而12年后,当, 果树开始越来越多,我们关心的是果园的, 气候是不是适宜。”在致员工的邮件结尾处,马化腾这样写道。
第一赢销网.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