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0:43:24 来源:网络整理
围猎茅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国酒茅台的尊容,正被一瓶瓶神似或形似的茅台酒拉下神坛,品牌正受到贬值的威胁。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久雨后泥泞不堪的仁怀市街头,却奔跑着各种世界名车。也许很少有人怀疑,这些奢华的背后,沾满酒气。
在中国酒都,这种气息由来已久,且在日益浓厚。正如陈亚海说,“投资酱香型酒,感觉就像抽福利彩票一样!”作为仁怀名酒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陈亚海满脸兴奋的背后,似乎更多地强调,如今的仁怀,趋酒若鹜。
然而,弊病像酒糟一样逐渐发酵。各地的名酒名烟柜台和商超,成百上千种打着茅台字样的白酒鱼目混珠,让人眼花缭乱。国酒茅台的尊容,正被一瓶瓶神似或形似的茅台酒拉下神坛,品牌正受到贬值的威胁。
一个白酒生产许可证到底价值几何?
白酒生产许可证,是企业具备白酒生产资质的第一道门槛。
后来者星河湾、中粮集团、贵州省桥梁公司正紧跟而来……
各路大军为何青睐仁怀?
酱香型白酒独特的工艺和神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稀缺性,而酱香型鼻祖,无疑是茅台。
掘金茅台,成了不少外来“和尚”此举的真正目的。
企业名称最直观,也最容易模仿。天津天士力集团在仁怀投资的贵州国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国台酒业),就和茅台集团干了一仗。
,仁怀市工商局局长袁逸新告诉本报记者,国台酒业这个企业名,可谓一波三折。
天士力集团最早想在仁怀市变更企业名,却遭到茅台集团的强烈抵抗,认为和它的企业名称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后天士力集团找到了贵州省省政府层面,经贵州省工商局核准后,天士力集团拿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才在仁怀市工商局办理了登记手续。
苦于没有自己的商标,金士力酒业成立不到一年,就从当地一家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新时代酒业手里买过来“国台”注册商标。从此,金士力酒业的酒就叫国台酒。
不久后,天士力集团把金士力酒业改名为金士酒业,但如何把企业名和国台酒统一起来,酝酿良久。
在他眼里,“国台”最早还只是一个产品商标时,就没有想过傍茅台。“我们只是觉得这个商标大气才买了。”
但记者看到,国台酒业专卖店以大红为背景,颇有国酒风范,且国台酒业几个字也和茅台字体相似。
跨过茅台镇赤水河上的大桥,只有乘坐摩托车才能抵达该企业。尽管已跻身贵州省十大名酒,但其厂区规模和气派仍无法和河对面的茅台集团相比。
在仁怀市,不少企业在产品外包装或宣传上,还常常以“二茅台”自居,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目前,由于茅台集团的技术队伍相对稳定,如今挖角儿已很难。
外来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酱园春负责人朱江告诉记者,在仁怀,大师级的酿酒人才主要集中在茅台集团或少数历史悠久的酒厂,是挖不动的,企业也不敢明目张胆。“我们只希望在生产的关键时期,他们能被请来顾问一下,把下关。”他说。
更隐蔽的变通方式是借助人脉关系。比如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亲戚在茅台集团,不时过来指导指导。大唐酒业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我们的组织架构、酿酒工艺全部克隆茅台集团,区别可能只是工艺上达不到那么精而已。”
地方酒厂擦边球:一“茅”一“台”皆是酒
事实上,“傍茅台、仿茅台、侵茅台”,早在茅台镇的茅台酒飘香之际,当地的大小酒厂就大行其道,至今尚未杜绝。
“按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同一个地域县级以上管理机构的辖区范围内,企业不能同名。”仁怀市工商局局长袁逸新向记者解释,企业名称的近似,确实没有注册商标管理那么严格,企业名称的区分,不是靠近似程度,主要是靠行政区划来区分。有的行政区划是必须带企业名称。
他举例,如果酒厂是在贵州省工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必须写贵州省开头。但管理办法只界定到县一级,乡镇名称并不属于行政区划名称,所以企业名称并没有要求必须加上茅台镇。
至于有的酒厂还以茅台镇××酒业集团命名,他表示,以前,集团作为企业名称只能在省级工商部门注册,现在可以下放到仁怀市县一级。所以,打“茅台镇×集团”肯定不规范。
既然“茅台镇”不让打在企业名称里,那就和“茅”沾边。从遵义到仁怀市的百余公里路程,一路的路旁广告让人应接不暇,如“茅泉酒业”、“茅合集团”、“赖茅酒厂”等等。这些酒厂是否和茅台集团都有关系?
事实上并非如此。“现仁怀市工商局规定,‘×茅’酒厂严格控制,不准打了。至于‘茅×’,只要对茅台集团不构成侵权,原则上可以注册。”袁逸新说。
最典型的是“赖茅”。一度以来,各种各样的赖茅酒满天飞,让人难辩真假。
“赖茅商标最早是茅台集团注册的,但一直没有使用过,导致过了商标续展期,只好作废。迄今为止,赖茅商标未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后来,茅台镇的南国酒业在香港注册了赖茅商标,但在国内不受任何保护。”袁逸新说。
袁逸新表示,非但国内没有一个赖茅商标合法,就连赖茅酒厂这个企业也曾经注销掉了,至少仁怀市,是没有一个企业名称经核准叫赖茅酒厂的。
就历史原因产生的不少企业名称傍茅台现象,由于年代久远,工商部门已不再追究。
除了打上“茅”字,在仁怀市还有大量“台”字酒厂,“国”字酒厂,如国礼酒业、台郎酒业、黔国酒业。由于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长,工商部门也不好以侵权加以界定。
“内鬼”作乱:
伴生还是两败俱伤?
如果说外部的企业打着茅台酒或茅台集团的擦边球以自抬身价,谋求更多利润,那么,茅台集团内部的李鬼众多,就更让人难辩真假了。
在遵义沿途的路牌中,记者注意到,有一个茅台集团台源酒,还有茅台集团台乡酒。“乡”字用的是草体,稍不注意,就和“台”字没有区别。
“企业掌握了国人喝酒消费的习惯,连茅台集团子公司、孙公司的酒都爱打‘茅×’、‘×茅’。”茅台集团一内部人士说,一进商场,一看全是茅台酒,有时连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真茅台。
由于给各子公司制定了经营考核目标,茅台集团下属的茅台股份、保健酒业公司、技术开发公司都开放了不同系列的品牌酒,如果再加上孙公司那就更多了。
以股份公司为例,除了茅台酒系列,王子酒系列和迎宾酒系列,还有特供酒、名将、水立方等。台源酒和茅乡酒都是保健酒公司的。家常酒、天朝上品则是技术开发公司的酒,除了不少子公司的酒在模仿茅台酒的包装、字体、产品名、广告宣传外,外面的公司甚至再度模仿这些茅台子公司的产品,市场极度混乱。
在茅台镇的赤水河两岸,记者就亲眼参观了茅台集团曾经的内部人员自己修建的酱酒厂,甚为壮观,且已投产。
伴生还是两败俱伤?
茅台集团直接打假支出每年高达上千万元,侵权问题包括假酒仍屡禁不绝。
他说,茅台品牌越强,对地方资金流、人才和经营理念的影响就越大。正是茅台酒引发的酱香型酒热,才会吸引各路产业资本和风投聚集仁怀。
但他表示,如果酒的品质太差,不仅影响到酱香型白酒,对茅台酒也是负面影响。因此,品牌不强或无成功营销经验的地方酒业,一味模仿茅台,最终两败俱伤。
茅台维权:精简品牌规范注册
“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参天大树下往往很难有小树生存。傍大树,短期内受益,长期受损,中小企业若再使用地域上的擦边球,茅台集团将会采取各种方式维权。”他说。
至于外来企业大量挖技术人才,他表示,茅台集团勾调师、酿酒师都是本地居民,不少人世代在茅台集团上班,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仅有保密协议的签署,而且工艺也不是靠某一个人独立完成,因此,挖角对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然,茅台集团也允许一定的人才流动,并加大职业培训,资源共享。
开发园区陈亚海表示,对新引进的酒厂企业名称,法律上有明确界定的,要保护茅台,比如茅字尽量不用,因为茅台集团前身茅台酒厂简称茅酒;法律上无明确界定的,可能对茅台集团造成伤害的,要进行限制;企业名称和茅台集团毫无关系的,鼓励使用,如糊涂酒业、酒中酒集团。
记者注意到,入园的贵州海航怀酒厂直接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已完全避免了仁怀茅台镇字样。大唐酒业也表示,在技术人才方面,更多着力于自我培养。酱园春朱江称,新注册的商标,肯定不会和茅台集团沾边,但会突出“贵”字。
据称,为更好的实现原产地保护,避免影响到茅台的品牌形象,仁怀市正在申报酱香型白酒地理保护标志。
就茅台集团内部出现的“傍大款”现象,茅台集团品牌商标科杨骏说,十二五期间,茅台集团的品牌战略是股份公司继续巩固茅台酒的领先地位,培育其他酱酒品牌,改变茅台酒一枝独秀局面,形成多支柱品牌的共同发展。
其中,茅台酒这一主品牌将把价格差距转化为品牌地位的差距,进一步巩固中国国酒和中国白酒第一品牌的地位。目前,茅台集团正在积极申报“国酒茅台”商标。
为了避免其他子品牌对茅台酒的伤害,茅台集团决定,对子公司品牌纯化和系列化,大幅度削减品牌数量。茅台系列酒和子公司均不能使用“茅台”二字,“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宾酒”将逐步淡出市场。
另外,茅台集团拟成立专业化的和推广、知识产权部的品牌维护整合起来,统一管理。
第一赢销网.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