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19:31 来源:网络整理
阿里影业:光有钱有啥用 一样得迈五个坎儿
来源: 虎嗅网(北京)
虽然当今影视行业大热,电影票房不断记录,中国也成为美国之外最大票房保障,但即使这样,影视投资依然还是项高风险行为。
6月25日,马拉松了三个月的阿里巴巴认购文化中国传媒一事终于落下帷幕了:文化中国传媒发布公告,确认阿里巴巴对公司新股认购事项已于2014年6月24日完成,这也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对文化中国股份的认购正式完成,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该公司股份近60%。
继而,文化中国传媒将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
大数据降低影视投资风险
虽然当今影视行业大热,电影票房不断记录,中国也成为美国之外最大票房保障。但即使这样,影视投资依然还是项高风险行为,2013年盈利中国电影只占总数的8.16%,还是很触目惊心的。周日与爱梦娱乐的雷鸣兄讨论,了解到当今影视投资失败的很重要原因是主观意识过重。过去媒体报道某投资人眼光高明,总会冠以“某总一看剧本便知能不能大卖,当即拍板拍摄”。
这其实就是主观意识操作行为的具体表现。一个人或许可以凭借经验或许可以获得几次慧眼识英才的成功,但不可能永远把脉市场走向,了解新兴消费人群的喜好。
阿里投资影视有大数据的天然优势,阿里有全球最大的电商数据,可通过商品数据积累分析得出当下的流行趋势、主流观影人群的喜爱偏好、不同地域种族对某明星的看法……除此,阿里还有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数据,社交数据与电商数据打通可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而有了数据支持,在整个剧本立项、演员选择、后期营销以及发行等方面都提供了策略支持。
也因此,阿里投资商业电影成功率会提高不少,马云如果有文艺片情结拿钱出去玩玩另当别论。
但阿里如何面对影视制作五个迈不过去的坎?
1.剧本坎
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好坏直接关系影视最终的口碑与票房。虽然有大数据支持,但具体执行对于在影视方面缺乏实操经验的阿里依然挑战不小。
1)阿里可以采取现有淘宝的拍卖制度,为编剧们提供剧本拍卖与出售平台,好剧本直接挂网销售,影视公司竞价拍卖。有现有支付体系以及人气支持,淘宝做此水到渠成,阿里自然也可先下手为强拿到好剧本。剧本拍卖还可以使年轻编剧得到展现空间,避免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老编剧养年轻人做枪手编剧却不给于署名权的问题。
2)阿里财大气粗,可以重点签约知名编剧如郑晓龙、六六、孔二狗、宁财神等。通过名编剧提高影视知名度带动最终收益。钱对阿里不是问题,但此举最大挑战是文化人最看重的除了钱之外还有专业,阿里能否有专业团队与名编剧沟通协调是关键所在。
2.投资坎
如铁哥前文所说,钱对于目前的阿里都不是太大问题。且不论马云所在的史玉柱李连杰等的文化影视大佬圈子的资金支持,只是娱乐宝就可以解决影视一大部分资金问题。除此阿里有800万商家,如果将商品信息与影视作品能够完美有效结合(广告植入等形式),又可解决一大部分资金问题。
3.班子坎
正如铁哥刚才所说,专业性的团队对于目前的阿里是短板,如何能迅速拉起一支能拍摄能发行能营销的队伍是最为关键的。如何能打造一支阿里系的名导演名演员是整个班子的重头,可以预见近期影视界的挖角风暴又要开始了。
4. 发行坎
发行是一部电影能否真正盈利的最关键部分,阿里影视初出茅庐能否赚钱全靠发行了。铁哥认为,线下部分自然不用担心,对于阿里巴巴,传统线下影院发行已不是重点。线上才是,有客厅的华数牌照、天猫盒子,有阿里互联网电视,pc以及移动端有优土。整合好以上资源基本问题不大。
5. 影视衍生品坎
影视衍生品一直是中国电影最大短板,铁哥印象中衍生品做的最好的就是喜羊羊了,而电影院橱窗内国外大片衍生品琳却琅满目。之前做不好是因为影视公司以电影院线下映为工作终结点,最多延伸到卖视频网站,自身也无衍生品相关生产设计资源。诸如此类原因,阿里影视应该是与商家走的最近的影视公司,生产企业可以从剧本立项开始参与衍生品的设计与销售,成为中国影视新的利润增长点。
铁哥以上文字仅仅个人觉得阿里进军影视的机遇和挑战,但核心还是人,概念虽好无专业人士操作驾驭也仅仅是概念好了。但愿阿里能给中国影视界带来的新的机会。
本文来源:虎嗅网 、
■相关链接:阿里进军影视业获王家卫电影投资优先权
公告同时还显示,文化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总裁董平将转而担任公司顾问一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将担任公司总裁一职。
交易完成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式进军影视业务,而阿里巴巴影业的一系列既有资源引发关注。根据公告,李连杰将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此外,阿里巴巴影业将投资金牌电视制作人柴智屏监制的五部电影,还获得了周星驰、王家卫、陈可辛等人电影作品的投资优先权。
马云资料图
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影视公司不同,阿里巴巴影业在财力投资之外,很可能将利用用户优势探索大数据和网民定制电影等模式。今年上半年,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已与投资方合作,推出了两期“娱乐宝”项目,向大众融资近2亿元筹拍影视剧。
获王家卫电影投资优先权李连杰出任独董
昨天,在香港上市的文化中国发布公告,确认阿里巴巴对公司新股认购事项已于6月24日完成,这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对文化中国股份的认购正式完成,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近60%。
根据此前文化中国董事会的更名提议,文化中国将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公告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预期将担任公司总裁,文化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总裁董平将转而担任公司顾问,影星李连杰将担任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随着阿里巴巴入主文化中国,阿里巴巴的影视业务浮出水面。据了解,文化中国目前与王家卫授权的春光电影有限公司签约,获得王家卫电影的投资优先权。而此前,文化中国已经拥有周星驰、陈可辛等人的投资优先权。至此,李连杰、周星驰、陈可辛、王家卫等一众中国电影界重量人物,纷纷出现在阿里巴巴影业的名单上,阵容堪称豪华。
对于投资电影,马云此前曾表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有钱没脑子,口袋满了,脑袋空了。如果文化产业不起来,中国就是个暴发户国家。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够起来,能够把我们好的价值观呈现给外面,中国也应该有华纳兄弟那样的电影公司。”
今年3月,文化中国与阿里巴巴签署协议,以每股0.5港元向阿里巴巴发行124.88亿股新股,总价值62.44亿港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拥有文化中国近60%(扩股后)的股份,并与文化中国多位股东结为一致行动人,拥有文化中国70.8%的投票权。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