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葛文耀申请退休:家化上海滩恩怨中的是与非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38:51  来源:网络整理

葛文耀申请退休:家化上海滩恩怨中的是与非

上海家化今日公告,2013917日公司董事葛文耀先生提出申请:“本人因年龄和健康原因申请退休,请董事会批准”。《中国企业家》13期曾走访上海家化,葛文耀的企业家情怀,让他很难按照资本的逻辑去化解家化与平安的矛盾。家化离得开葛文耀吗?

一个是曾经上海市国资委怀里成绩最优秀的孩子,一个是坐拥金融全牌照平安系旗下的新宠。一年前的“蜜月”如今成了“暗战”。

有人说,倘若葛文耀将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么多冲突。但葛文耀却将自己视作“创业者”。假如说上海家化是一个孩子,那葛文耀则是一个没有获得法律上“抚养权”的养父,这位养父还对孩子有强烈的保护欲。葛文耀的企业家情怀,让他很难按照资本的逻辑去化解家化与平安的矛盾。

葛文耀

葛文耀的企业家情怀,让他很难按照资本的逻辑去化解家化与平安的矛盾

在家化员工的记忆中,这个食堂并非等闲之地,葛文耀常在这里用看似聊家常的方式对高管们投石问路,连进军时尚产业这样奠定家化江湖地位的大事,最初也是葛文耀在饭桌上“试探性”的提了一句,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扳不倒

葛文耀曾被迫站在悬崖边。“我们不谈平安,与之相关的都不讨论。”在一开始,葛文耀就表明了立场,不想再引起任何的纷争。

但显然,平安是葛文耀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一个存在。

葛文耀(右)与蒋友柏(左)合影

家化与日本花王展开合作

此时,葛在上市公司的职务也似乎岌岌可危,葛在微博上将双方矛盾公开。但作为第一例,目前也是仅存的一例上海国资改制“成功”的案例,上海国资委开始介入调停而使矛盾缓和了下来,双方被迫噤声“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葛文耀。

一次次的指控如空袭警报般掠过上海家化的上空,但出人意料的是葛文耀始终安坐在上海家化董事长的位子上,知情人士分析,是清白的历史让他得以自保。

说来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身为上海家化一把手,葛文耀的亲戚却一点没有“沾光”。有次他去姐姐家探望,炎热的夏天,小小的屋子里空调居然关着,问起原因,葛才发现姐姐是舍不得花电费。“我都觉得我这个弟弟很不负责任。”葛文耀说起来觉得很内疚,但也只是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接济兄弟姐妹。

说到股权激励,葛文耀掩饰不住的开心,“前一段我会紧张,很紧张。如今正式批准,我一口气才松了下来了。”股份按时解禁,背后正是意味着监管层认为上市公司财务不存在重大问题。

谈不拢

葛文耀与萨科齐在商务会议中

而很显然,平安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营销团队,丰富的并购经验与良好的所有制身份,这一切都让葛文耀很满意。而这也获得了上海国资委的青睐,在经过专家委员会小组投票之后,平安以低于海航报价的价格拿下家化。

这简直就是葛文耀当年提交给国资委的计划书的“翻版”,不仅如此,还超出了葛文耀的预期。

而葛文耀对海鸥手表的执着,让双方的矛盾曝光于天下,在公开场合,葛文耀从不掩饰自己对海鸥的偏好,也曾表示参股海鸥基本已确定,但直接收购的计划因平安信托的反对而作罢。葛文耀并没有放弃海鸥,转而以个人名义来整合资源,将项目进行下去。

平安集团出售三亚酒店以及家化金融大厦,则让葛文耀无法接受。但平安自有苦衷,作为国内少有的金融控股集团,平安近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银行方面,平安银行吸纳深发展银行实现合并;保险领域,面临寿险瓶颈导致的行业盈利压力,同时忙于适应互联网对传统保险的冲击;证券领域,平安证券从胜景山河到万福生科,保荐项目屡屡“触雷犯事”;信托领域,近年来信托行业的大起大落导致平安信托业绩平平,多个项目不尽如人意,领导层急需成功项目实现业绩。

在平安信托任职、曾经负责投资家化项目的陈刚后来离职而去,据《中国企业家》了解,原因正是其对平安信托的后续做法不满。在平安信托,投前团队和投后管理是相对独立的班子,因此产生的沟通不畅以及思路不一致,家化并非孤例。“平安因为这两年膨胀的太快,进人太多,各种背景的人一起涌入,而这些人只拥有原公司、原体系的背景,而没有整合到整个平安的组织智商之下,导致整个平安集团缺乏组织智商。”白万纲评价。

平安家化纠纷

“想不开”

在葛文耀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写有“如履薄冰”四个字的字画,经历过文革洗礼,又深知在国企体制内须谨慎处事的葛用此来提醒自己不能犯错。

但另一方面,和多数工作业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样,葛文耀体内又暗藏着变革的躁动因子,甚至别人忌讳的“擦边球”一词,在葛文耀口中也成了“变革”的代名词。

白万纲指出,倘若葛文耀将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么多冲突。

但葛文耀却将自己视作“创业者”。前任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曾表示,他不认为葛文耀能够把家化打造成国际品牌,葛文耀反驳说:“他只能算个职业经理人,而我还是个创业者!家化是在我手上成长并发展起来的。”

有人比喻说,假如说上海家化是一个孩子,那葛文耀则是一个没有获得法律上“抚养权”的养父,这位养父还对孩子有强烈的保护欲。“葛文耀对美加净被庄臣买去以后遭雪藏的事很心痛,所以他把美加净以及系列品牌赎回,获得了上海家化的独立发展权以后,对控制权有自己的坚持。”白万纲评价道。

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中,所谓“企业家精神”的一个核心含义,即是创新精神,若不考虑产权关系以此衡量葛文耀,显然葛本人有着强烈的“企业家情怀”。

这种角色错位,使葛文耀要比西方企业家多一份生存智慧才能人事两全。

“虽然家化是在我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但我很明白,这个企业最初是国家的,而不是我个人的。”葛文耀担心被人指责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一生清白毁于一旦。而在平安与上海国资委谈判的关键时刻,葛文耀也未要求个人股份。在公司运营层面,葛文耀自己不对任何一笔钱持有审批权,该权利全部下放给管理层团队。

这也促成了葛文耀的绝对自信。与推崇麦肯锡的平安不同,在葛文耀眼里,咨询公司无法完全的帮助企业,葛文耀乐意与咨询公司的人交流,获得一些灵感,但从不肯在上面花一分钱。“他们来调查半年,连基本情况都还没摸清楚,怎么能有我了解(公司)?”

葛文耀并非排斥资本的帮助。过去,葛文耀曾想要成立一支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收购可以扶持的民族品牌。得到平安大举投资许诺的葛文耀曾喜出望外,在平安进入之初曾到处奔走,寻找值得投资的潜在项目,让葛文耀意外的是,自己想要大展拳脚的想法不仅无法实现,集团资产还要被变卖。

离不了

现在,上海家化离得开葛文耀吗?

“我希望葛总能至少再做五六年。”现任上海家化董事、总经理王茁一再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王茁眼中,葛文耀是家化的灵魂人物,许多重要战略都由他提出。而葛文耀对于战略实施时机与力道的把握,还是自己无法企及的。

盈信瑞峰投资管理企业合伙人张峰评价,在长期的摸索中,葛文耀已经如庖丁解牛般找到了独特的管理之道。家化不同于外资公司分别设立营销部门与市场部门的做法,而是将二者放在一起,并在下面按照品牌经理制分为若干品类。正是对品牌有着多年的积累和洞察,家化才得以培养出自己的超级品牌。

“这有点像啄木鸟发现问题的方式,然后将其转化为战略。”葛文耀打比方说。

十几年的言传身教,在王茁眼中,葛文耀就是自己的导师。“为什么我希望葛总再做五六年?我的意思是,葛总身体状况允许,希望他愿意做到什么时候,就让他做到什么时候,而不是被外在因素影响。”风波以来,王茁带领管理层专心做业务,但心中却放不下葛文耀。

张峰指出,葛文耀终归会离开家化,但以什么方式离开,则会对家化的企业文化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如果不能顺利过渡,会对上海家化的文化产生伤害。白万纲则预言,假如葛文耀被迫离开,管理层必然会经历一轮“清洗”,原有团队会有部分因为不看好自身在家化的发展而离开,而新任掌舵者也会招募自己的人马。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信达证券分析师郭荆璞则是另一种态度,在快消领域,人才流动在企业之间相当频繁。“但内斗可能会让家化错失一些原本应该抓住的机遇。”

据接近上海国资委的人士向《中国企业家》透露,上海国资委已经就下一步国企改制作出部署,将国企分级,并梳理出一份名单,国企改制的大幕又将拉开。而作为国资改制第一例的上海家化的命运,国资委不会放任不管。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