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29:11 来源:网络整理
小米销量增长陷入瓶颈还能长多大?
国产手机小米和魅族这周同时在北京某酒店筹备发布会,相信不少人会觉得有点喜感。
但此间外界都在担忧,小米在高速增长通道中是不是遇到了瓶颈。
小米5在哪儿
小米在中国市场的崛起,最初源于模仿苹果,但价格不到苹果的一半。面对市场批评,小米随后对产品设计进行了改进,开始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一直高速增长的小米也没有幸免。
“饥饿营销”成历史
小米同时还在对销售模式进行变革。
至于以前买不到手机中间的原因,恐怕只有小米自己搞得清楚了。有人说这是小米饥饿营销,官方说这是因为产能跟不上用户需求。
小米方面表示,销售模式的变化并不是为了应对完成全年目标。
对手“像素级”复制
事实上,很多中国本土初创手机厂商选择了印度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中转地。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等市场对专利要求非常严格,中国厂商专利薄弱是通病。即便如此,爱立信仍在去年找上麻烦,一度让小米停售。
“小米如果把国内厂商当作对手,牵制精力,注定只能越来越残酷的利润挤压趋势,可能打掉自己原有的市场空间。”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说。
陈彤对电视业务“比较满意”
经过几轮战略变革的小米,目前以手机、电视、路由器三大产品线为中心。
关于电视,官方没有公布详细数据,还未上市的小米,很多数据都没有义务去宣布。
这一年,小米电视“实现了雷军的预期,但万里长征只走出了一步,竞争是漫长的,不会在两三年内见分晓的情况,但最后胜出的将是互联网电视这一派。”陈彤说。
这一年,小米和乐视打了一场嘴仗,看上去是内容之争,实则是模式之争。乐视不靠硬件赚钱,靠加收服务费、生态服务盈利的模式,与小米赖以生存的硬件盈利模式正面冲突。
如果靠嘴仗,能够吸引了眼球和销量,那应是极好的。
小米生态链:“我们是互相利用”
小米还在围绕手机进行生态系统布局,这是小米的未来。
据澎湃新闻了解,小米和其生态链企业的关系正在变得微妙起来。
有评论称,入股生态链企业扩张之路更快,也更适应中国。但同时意味着,这名曾经的颠覆者开始变成了一家典型的“中国式巨头”——靠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流量来建筑壁垒,而非输出技术和专利。
也有人说,这是小米说给资本市场的故事。“卖一台净化器是获得一个用户,卖一款手机也是一个用户,未来小米可以在大数据挖掘等方面给用户提供更多附加值。”
“小米公司并非作为一个硬件公司估值的,而是作为互联网公司估值的,衡量估值高低的标准就是用户数。”王艳辉称,红米手机系列“跑销量”的价值也因此突显出来。
第一赢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