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O2O企业大面积倒闭 资本市场热度趋冷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0:04  来源:网络整理

 

O2O企业大面积倒闭 资本市场热度趋冷

   

  导读

  根据投中集团的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基金的实际平均募集规模只达到了计划募资规模很小一部分,未完成部分占到了80%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222起,环比下降10.84%

  21世纪经济报道910日讯(记者 朱萍) 继被质疑数据造假后,一亩田陷入裁员风波。一时,这家创业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多位人士看来,这或许与融资环境有关,即“钱不那么热,不那么好融资了”。随着O2O企业大面积倒闭,不少投资人变得惶恐。“寒冬论”开始飘扬在资本市场上空。

  对于资本市场的微妙变化,创业企业感触最为灵敏。多位创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均表示,近期融资环境确实不如以往。“去年很多创业企业融资时,只要故事讲得好就基本没问题。但目前投资者对于项目更为谨慎,半个多月来只有三家投资者表示对我们项目进行考虑。”一正在进行融资的家装O2O创业企业CEO张清(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91日,在厦门大变革时代的融资与转型沙龙活动中,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清科投资董事总经理符星华指出,“在未来的612月,大家大概只有2个月的融资窗口,基本上到今年11-12月,整个市场的融资都会处于一个大面积紧缩。”不过,符星华坦言并不是缺钱。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芯联达科技COO王贺然自信地解释,能赚钱的公司没有融资寒冬。

  资本寒冬到来?

则是重灾区。

  而作为B2B的创业企业一亩田,继此前卷入数据造假风波后,829日晚间,突然被曝大幅裁员1500人。而有报道分析称,引发裁员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方撤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那些名单上已消亡的O2O企业还是一亩田等遇到的窘境,都与资本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资本涨潮时,创业企业故事讲得圆满,各种融资便可轻松获得;而在融资趋紧、投资人愈加谨慎的趋势下,创业企业本身业务和产品不够过硬的话,很难再找到下一轮融资。

  一位正在进行融资的家装互联网创业公司CEO张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言,在2014年进行融资较轻松,因为很多投资者怕自己错过赛道,做投资决策时并不谨慎,因此去年很多创业企业融资模式与其说是to Bto C不如说是直接to VC,只要故事讲得好基本能融到资金。

  不过,这种躺着就能融到资的情况或将结束。

  清科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清科投资董事总经理符星华称,未来6个月到12个月的融资形势非常严峻,大概只有2个月的融资窗口,基本上到今年11-12月,整个市场的融资都会处于一个大面积紧缩的情况。

  未来或将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符星华分析,从201411日到现在,全中国新注册的企业为1200万,其中2015年前6个月新注册企业数量是600万,而去年全年中国新增企业才600万;2014年全年活跃的天使机构52家,一共投了不到800个项目,平均每家机构投了15个项目,今年上半年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数量是248个,不到1000个项目,平均每家机构投了3.7个项目。

  之所以出现资本“遇冷”的现象,除了“僧多”的缘故外,张清认为二级市场影响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从6月中下旬以来,股市暴跌,大量资金蒸发,这也直接影响各类基金的募集。

  “另一个方面,VCPE投资的退出方式或被收购或者挂牌新三板或者上市,但目前二级市场行情不好,退出也大打折扣,这个节点连阿里巴巴都破发,谁敢轻易尝试纳斯达克上市?”张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

  根据投中集团的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国内基金的实际平均募集规模只达到了计划募资规模很小一部分,未完成部分占到了80%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222起,环比下降10.84%

  “风投市场两端受挤压,资金端的紧张导致基金开始‘惜投’,我们公司准备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跟投资者接触半个多月后,目前仅有三家表示要考虑的。如果是去年或者今年初,融资情况会好很多。”张清无奈表示。

  资本将趋于冷静

  其实早在一年前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就写过一封给经纬系CEO的信,张颖警告说,资本市场的热度必将转冷,不管泡沫是否到来,必须做好准备,逆势发力。

  张颖指出,物极必反,2012年资本市场由热转冷的变化仅发生在几个月之内。当调整来临,原来可以融资千万美金的公司在那时候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资额都融不到,会有很多融不到钱的创业公司将在短暂的黑暗中倒下。

  而目前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业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一级市场投资趋于谨慎,资本寒冬前夜正在来临。对此,原万科高级副总裁、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认同,资金并不如以前那么“热”。

  不过,尽管资金受二级市场等因素影响,但业界认为这并不代表市场缺钱。

  符星华举例解释称,比如2014年是基金投资最火热和疯狂的时候,但整体投资金额仍然只占了当年募集金额的30%,即还有很多钱是可以在2015年、2016年投出去的。另外,未来一段时间虽然资金来源有限,但基金募集不会间断,只是体量会减小。

  对此,有证券投行人士也比较认同,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对投资急于套现的来说是资本冬天已经到临,但那些优质的创业公司,投资者仍会给予较高的估值。从他接触的情况看,目前民间资本还是很富裕,很多资金都在找出口。

  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芯联达科技COO王贺然则是自信地表示,能赚钱的公司没有融资寒冬,但“也许会死掉一批创业公司”。

  事实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芯联达科技从2015年初就在准备新一轮的融资,也是很早就“嗅到”资本市场或猫冬的味道。在4月初,芯联达科技CEO杨宏桥即表示:“当下资本过热并不是好事,启动新一轮的融资是要在资本寒冬到来之时有足够的储备,不至于在寒冬倒下。”据了解,芯联达科技已于6月份募集了新一轮资金。

在上述投行看来,寒冬到来,对于创业者来说可以挤压泡沫,让市场回归理性,使得更多的真正优质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投资,更好地成长。()

█相关链接:O2O企业裁员背后秘密:资本寒冬如何保命

裁员风潮

关于这几家公司的裁员传闻,我们回顾一下。

首先是嘟嘟美甲。媒体报道的基本集中在嘟嘟美甲对成都站美甲师的解聘。考拉君另外听说行业内盆友说起,嘟嘟前阵子撤了天津站,甚至有友商反映,嘟嘟的美甲师去他们家应聘了。

除此之外,美甲师们在哭诉的另一点是,由于平台派单根本达不到最低单量的要求,他们需要自己去找客人,任务完不成就要扣钱。

再说功夫熊。网上流传的一组图是,功夫熊的技师向公司讨薪。据媒体报道,上海、北京两地都有技师表示,被欠薪、取消保底工资或平台补贴。不少技师找公司要说法,部分技师则直接愤怒离职。

回应:均称为正常淘汰

对对于这些传言和质疑,考拉君也基本联系了相关人士。得到的回应大致如下。

嘟嘟美甲创始人王彪说,成都站的事情,只是正常的品控调整。天津的情况则是这样。他们近一段在各个城市尝试新模式,天津站的模式是和美甲店合作。也就是说,美甲店直接入驻,开放部分美甲师上门服务。但由于只跟美甲店结算,具体给美甲师分成的比例平台并不参与,导致美甲师收入太低而积极性不高,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暂停了服务。

关于是否有最低单量的要求,她表示不太确定,因为运营策略是根据淡旺季、节假日等情况,不断调整变化的。

资本寒冬,谁先冻死?

一位旁友所在的基金,投完了最近的一期,目前在修整期。另一位创投圈的同学则透露,好多机构今年的项目投的差不多,最近都放假了。

资本寒冬如何保命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