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0:08 来源:网络整理
董明珠凭啥敢放言马云也会完蛋?
来源:读+号外 作者:李国辉李妹妍
■格力手机开机画面用自己?“消费者不会反感。”
■发展遭遇“天花板”?“做好业绩减10%的准备。”
■“互联网 ”给实体经济带来危机?
“制造业不可能因为马云而完蛋,马云没有制造业才真正完蛋。”
格力掌门人董明珠接受羊城晚报专访,谈业绩、谈转型、谈接班人。
61岁董明珠的“转型”之路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国辉 李妹妍
实习生 欧楚欣
董明珠坦言,格力必须转型了。
对于外界盛传格力“顶到天花板”的论断,格力集团董事长、总裁董明珠9月14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承认,已经做好全年销售下滑10%的打算,但她表示“格力没有问题”,她强势如斯,表示“格力不差钱”。
格力正在走有“董氏”色彩的转型之路——进军装备制造产业,格力用的机器人全是格力制造;准备打造全面的智能家居服务;甚至,挑选互联网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也要符合“有共同的文化底蕴”。
对外界很多人来说,进入格力到现在已有25年的董明珠,是“商界女皇”,也是一个高调的“明星”。是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也是“敢说话”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反腐斗士”。她经常强调,格力每年的接待经费只有500万元。
▲每年全国两会,董明珠都会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翻拍图片)
董明珠依然强势,但1954年出生的她61岁了——这是董明珠和格力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她退休后,谁能接班?谁来接班?格力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消费者不会对我反感”
9月14日下午,61岁的董明珠,穿着深灰色的裙子,一如既往地披上大围巾,素淡而气场强大。面对记者质疑,她仍然谈笑风生。
被质疑的是她个人色彩浓厚、强势如斯的格力手机“董明珠版”开机画面。
▲格力手机以董明珠头像及问候作为开机画面,被称为“董小姐手机”。(网络图片)
事实上,董明珠从未改变过她在外界眼中的“强势”形象。2015年初,从曝出要制造格力手机,到与雷军对赌10亿,以及近日网上曝光的“董明珠版”开机画面,极具个人色彩的格力手机让外界对董明珠的强势又加深了印象。
但董明珠表示,不怕消费者会反感这样的开机画面。她直言,之所以用她作为手机画面,因为她是创始人,“通过这样的告知和交流,征求更多的意见”。她表示,用格力手机的消费者肯定是热爱格力、支持格力的。
“有反感的,我第一反应就是你是我的竞争对手”,董明珠表示,“消费者不会对我反感”,“像我这种净干好事的,(消费者)怎么会讨厌我呢?”
董明珠说,格力手机如今仍处在“内测”中,卖了几万部,以企业定制为主,如今正在进行“配置”升级。升级后的二代格力手机何时能出来,董明珠没有透露。
被质疑的不仅是“开机画面”,还有销售业绩的下滑。
8月30日,格力电器2015中报显示,格力上半年净利润57.21亿,同比增长0.05%。但与此同时,营业收入却出现下滑,比去年同期下跌13.4%,甚至少于2013年。
外界也有唱衰格力“由盛转衰”的言论,还有人认为格力“顶到了天花板”。但董明珠不认为格力遇到困难了。她坦然表示,销售业绩的确下滑了,但格力没有问题。
“我们今年不追求数字变化,而是追求品质变化,要提高创新能力。”她甚至表示,已做好了今年销售业绩下滑10%的准备。
她透露,今年的公司股东会上,不再强调销售的目标和增长,而更多考虑到“转型”:“这是转型的大好机会。“
她称,作为一个企业,应该考虑的是做一个“百年企业”,而非眼下活得怎么样。
“最自豪的是自主创造”
董明珠不是第一次谈到“转型”。从格力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机器代人到制造自己的机器人,再到进军装备制造产业——这或许是格力的转型之路。
此前董明珠表示,公司将高起点、高目标进入智能装备制造领域。
而在14日下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董明珠透露,如今的格力电器,不仅实现了机器换人,更重要的是所用机器人,已经全是“格力制造”。“珠三角哪个企业能做到我们这样?”董明珠笑着反问记者。
生产机器人的企业是格力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走自主研发路线。她给记者播放了一条内部视频,在格力工厂的多种自动化生产装备上,都打上了“国内首创”或“行内首创”的标志。
“我们没有外部投资,因为不缺钱。”董明珠表示,格力的自动化检测、数控机床和物料监控等装备在开发上用了两年半时间,如今已走向市场,对外销售给其他企业。
“但我觉得最自豪的就是自主创造。”董明珠说。
▲格力技术专利数量图,2014年申请技术专利达4100多项。(翻拍图片)
在格力手机的“开机画面”中,提到了“人与物联”,这在董明珠看来,是格力智能家居战略的重要一环。
美的和小米的“联姻”,是美的走智能家居战略的思路。而作为竞争对手,格力是否也会挑选一家互联网企业合作?
对此,董明珠表示,合作方必须要符合格力的“理念”和“标准”。“我们谈合作有三个原则,第一是共赢,第二是奉献,第三是创新,必须要有共同的文化底蕴,才能有更好的合作。”
但究竟会选择阿里巴巴还是360?董明珠说:“我只能说,目前还不到时机,未来才会知道。”
董明珠反复强调自已的“理念”,她说,中国企业家必须要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担当,必须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
“你该做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地位?这就是社会责任。”她还说:“在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你怎样去呵护自己的员工,不要(让他们)因为你的企业运营情况不好而下岗。”
谁能接董明珠的班?
董明珠从不甘于认输,从其与小米雷军的10亿对赌,到和美的的挖人“骂战”,董明珠“不认输”的性格展露无遗。
与美的董事长方洪波的隔空叫阵,一直是商界热门话题。方洪波此前回应董明珠“挖人”论时表示“我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并称“只要是珠海那家企业的人,我们绝不会用”。
对此,董明珠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前网上传的“曾一年挖了600人”确有其事。
对于美的回应没有挖人的言论,董明珠大骂:“他说没有,你叫他到我面前来说。而且是年年挖,一直就没停过,所以我就要骂他。”董明珠表示,被挖的人才中,不少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如格力的压缩机方面的核心人才。
“今年也没有停过啊,上半年还在挖。”董明珠说。
她还透露称,有竞争对手不仅挖人,甚至还派人穿上格力的工服,冒充格力的工人,到流水线上进行拍照,被格力抓住并扭送到了派出所。
对于人才被高薪挖走,董明珠表示:“涨薪也留不住人,你涨(到)一百万,他就花两百万挖。留下来是认同格力文化的人,有梦想的人。”
董明珠表示,格力需要的是“认同格力理念”的人,不会去挖人。她还在多个场合表示,格力对员工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是“忠诚”。董明珠透露,格力不久的将来会引入军事化管理。
▲董明珠与员工一起参加军训。(翻拍图片)
事实上,人才流失,尽管给格力造成了困扰,但格力需要面对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61岁的董明珠还能掌管格力多久?其退休之后,谁来接掌格力?能否延续格力的辉煌?
“如今你的理念深入格力的每一个螺丝钉,那你退休之后怎么办?格力的理念是否会发生变化?”
对羊城晚报记者的这个问题,董明珠回答“有这个可能”,但她说“要把格力按百年企业来打造”,有“制度化的建设”,这种可能性就小了。
谁会是董明珠认可的接班人?她没有透露。但对于格力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筛选,董明珠断然表示“不会空降”,“必须是秉承格力理念的人”。
记者问到“有没有感觉比以前更累”,董明珠说没有,但“已经很难分得清累和不累”。
在采访结束前,羊城晚报记者问到“作为江苏南京人,你是否还经常回去看看?”
“没有,我妈还在的时侯我都很少回去。”说完这句话,记者留意到,她眼睛红了。
那一刻,这个一直强势、不认输、棋行无悔的董明珠,不是“商界女皇”。
对话实录也在这——
▼
谈股市“我只承诺格力每年分红”
记者:近期网上热传一份格力电器的调研报告,很多人据此做出了悲观的预测。
董明珠:我觉得作为投资者,如果对格力电器都不了解,那你凭什么去投资它?难道听一个人说假话,然后你去投资它吗?什么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要对你的投资者负责任的,是要坚持每年分红的。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股市的问题?
董明珠:股市有什么问题?你没有信心你就卖,我有信心我就买,这有什么?格力(的股价)没有任何人去炒,我从来不过问股票,我对股票没有兴趣。我不靠股票生存,更不靠股票发展。股价对我来讲没有任何意义。我没有什么承诺,我只承诺一点,就是每年都有分红。你信,你就投。
记者:现在资本市场都比较着急。
董明珠:不用着急。对格力没有信心,你可以把它卖掉。
谈互联网“没制造业马云才真完蛋了”
记者:我们现在说实体经济遭遇困难,你认为这跟互联网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董明珠:没有关系。如果实体经济不行,那一定是因为你自己无能。互联网对我们来说只有提高效率的作用,而不是一种伤害。比如说马云,他在他的轨道上,你在你的轨道上,不可能因为马云,制造业就完蛋了,反过来,没有制造业,马云他才真正完蛋了。我的空调没有遇到困难,我从来没有觉得有困难。就算数字指标发生变化,我依然不认为遇到了困难。
记者:如果未来整个市场都是横盘,甚至是微弱的负增长,格力是不是要考虑进行相应的调整?
董明珠:我们的产品创新,是适应消费者的需要来做的创新,这是两个概念。即使经济下行,作为一个企业,我考虑百年企业,而不是考虑眼下活得怎么样。
谈国企改革“关键在于制度和人才”
记者:你对现在的国企改革怎么看?
董明珠:我觉得不是国企改革了就可以搞好,关键还是在于制度、人才,民营企业也有这个问题。
竞争行业,消费品,政府完全可以退出。我觉得这样的企业一旦没有竞争力,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有一些行业有必要成为国有的。
民营和国营背后都是出资人,你认为民营企业制度就很好吗?这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得清楚的。
谈挖人“骂战”“要留下认同格力文化的人”
记者:格力到底被挖了多少人?之前说格力被挖了六百多人,有这样一个数字是吗?
董明珠:多了,年年挖。
记者:你也可以去挖他们呀?
董明珠:他们不符合我的要求。
记者:怎么对待人才流失的问题?
董明珠:所以我就要骂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能吗?(笑)关键是他现在挖的不只是我们做空调的人,他挖的一个是我们做多联机中央空调的人,掌握很多我们的核心技术;第二是做压缩机的人,这是产品核心、灵魂部件。现在挖就挖这些人。
记者:说明你应该给核心员工涨薪。
董明珠:涨薪也留不住人,水涨船高,你说涨一百万,他就说我涨两百万。我觉得格力要留下的是认同格力文化的人、有梦想的人。
记者:你一直在提人才需要忠诚,需要认可格力文化,那会去外面挖人吗?
董明珠:我都跟你说了,我绝不挖人。现在有外国的专家,在我们格力看完以后,他要加入进来。很多人慕名而来格力。来的人太多,来的人我经常问他你认同格力的文化吗?告诉我你来的原因。
谈接班人“高层原则上不会空降”
记者:有没有想过自己退休的问题?
董明珠:我想退休啊!但是现在格力还没在世界上达到50%的覆盖率。
记者:你退休以后格力怎么办,会不会慢下来?
董明珠:我现在在按百年企业的规划在做。格力更多的是打造企业文化。
记者:但现在你的理念是深入贯彻到企业每一颗螺丝钉里面,退休以后会不会因为您的个人影响减弱,文化理念会有所改变?
董明珠: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有可能,但是我们尽可能做到不可能。我们现在更多是强化制度建设,包括每一个人都敢讲真话的这种企业氛围,再加上我们三年实现自动化以后,可能性更小。
记者:你在后续的人才培养上做了哪些事情?或者说是否考虑接班人?
董明珠: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功课,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使是自动化时代,依然是只有人才能解决问题,所以长期以来,我从当董事长开始就着重注意人才培养及核心队伍建设。
记者:也就是说,未来格力的高层不可能从外面空降?
董明珠:嗯,可以这样讲,原则上没有。流程、技术、生产、采购都没有。
·END·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