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8:45 来源:网络整理
俞敏洪:如何在坚守与颠覆中寻找教育风口?
作为教育培训行业老大,新东方既要面对产业剧烈变革,又要应对前赴后继的竞争者。如何在坚守与颠覆中肩负起对自己、对行业的使命,成了22岁的新东方成长的烦恼。
以下是记者根据现场分享与互动整理的俞敏洪的口述,他谈到身份、交友、做事、旅行、历史、经济等各种话题,看似天马行空,但总能回归到新东方,回归与教育、青年有关的思考上来。人的底色不会改变,只不过内涵被不断加深而已。
三种身份
目前我主要有三个身份:第一个是新东方创始人,现在的新东方董事长,而且还会继续带领新东方在中国教育领域继续勇往直前。
以我现在这个年龄,不管多么创新,多么努力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自己亲自一个一个地做基于现代互联网和技术的公司,这样的可能性基本不大。但是我让年轻人帮着做出来是百分之百可能的。
我能为年轻人做的就是帮他们把资源配好,他们自然就成长了。所以对于我来讲投资的项目很简单:第一给钱,也有创始人把钱花光了事情还没做成,那我就再帮他找钱。我有一个要求,凡是我投的公司,原则上一概不允许死掉。(笑)第二给资源,比如很多我投资的机构,他们再融资就变得比较容易。第三可以把我原来做公司的一些经验告诉这些年轻人,除此之外一概不干涉。除非他们找到我。
我的第三个身份就是耿丹学院理事长,耿丹学院现在还附属在北京工业大学下面。我一生有一个最大梦想就是做成一所全国顶尖的大学。大学四年的文化熏陶和培养,把学生改造成一个未来真正能够有大用的,或者是有终生志向和精神追求的人才。我从一个农村孩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尽管还有浓厚的农民气质,但实际上从精神境界、思想上基本上可以叫做企业家或者知识分子了。
我能做到这一点,不是我做了新东方,而是我在北大当了五年学生、六年老师,最后把自己从一个只具备农民思想的人,蜕变成了具备了农民的朴实,同时具备与世界思想接轨能力的人。
交朋友宁为牛后不为鸡头
我对创业者有一句话:做事情和交朋友是不一样的。交朋友是宁为牛后不为鸡头,尽可能交比你水平高的人,你总可以把自己朋友的层次不断拔高,追求更高的社交圈,当然并不是说你到了更高的社交圈前面的朋友就没用了。新东方执行总裁周成刚是我在中学的同学,我是班长,他是英语科代表。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能一起干?因为保持了同步的进步。
朋友圈就是这样一圈一圈净化,我的朋友圈变化挺清晰。第一圈是农村的小朋友,一直到18岁为止。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的同学变成了好朋友,就是《中国合伙人》里的那些人,现在王强、徐小平老师在中国都是挺有名的投资人了。大学毕业以后我在北大当老师,北大的一批老师就变成了我的朋友。
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对的,尽管他们回来以后把我弄得半死不活。(笑)但在个性、文化碰撞过程中,新东方从一个家族企业、合伙企业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国际上市公司。
后来等到新东方上市以后,我是以最快的速度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所以现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这么一大批人,还有一些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都算是我的朋友,没事可以聊聊天。
旅行的意义
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应该是人民群众跟着某一个有眼光的人创造的。在中国元朝时代,俄罗斯人被蒙古人所统治,那么俄罗斯人就要反抗。那个带队反抗的莫斯科大公叫德米特里,在心理上没有太大把握,就带着他的军队跑到谢尔盖的修道院。谢尔盖鼓励他们说你们一定能打胜,这样一来所有的战士都觉得会打胜仗,结果居然以少胜多把蒙古人打败了。
后来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雷帝为了征服这些零零碎碎的小国,每一次打仗都会到谢尔盖的修道院祈祷一下,当时谢尔盖已经去世,结果每一次都打胜仗,最后伊凡雷帝统一了俄罗斯。这个地方就变成了伊凡雷帝心中特别神圣的地方,所以就建成了现在全世界最漂亮、最清秀,也是最有历史的修道院。所以说谢尔盖以一己之力打通了人与神的关系,并且以凡人的刻苦步入了圣人的境界。现在谢尔盖圣三一教堂现在被全世界的东正教徒认为是除了耶路撒冷以外的第二宗教圣地。
有朋友说俞老师怎么能坚持做到今天呢?其实说白了,今天越做越难,互联网来了,对新东方来说要进行变革,这个变革不仅仅是机制上的变革、业务上的变革,还有人才上的变革、思想上的变革,各种变革是接连不断的。你只要在做事情就会不断地被冲击,而且到最后你不一定是成功的。
历史视角看新东方
成功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比如说今天我们评价汉武帝的时候,知道他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帝国,另一方面,西汉后半期以及东汉所有的混乱,包括后来的五胡国时代的所有后果都是汉武帝种下来的。但是我们依然要认为汉武帝是一个伟大的帝王,因为在汉武帝手下的时候,中国的疆域得以空前繁荣。中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汉武帝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什么俄国人一提到彼得大帝都非常地崇拜,彼得大帝是普京心中唯一要模仿的对象,因为彼得大帝是帮助了俄罗斯从一个内陆国家变成了一个海洋国家的伟大的帝王。当时他侵略了瑞典、芬兰的国土,本来那些地方都是别的国家的,他把它打下来,硬是造了一个堡垒,硬是造了一个城市,硬是把首都搬到前线去,最后奠定了圣彼得堡的地位和基础。
当然我们现在不主张侵略,也不主张向帝王学习。我只是说我们每个人心目中总是要有些气概或者感觉才行。如果新东方没有为中国教育做点儿事情的气概和感觉的话,我认为新东方做不到今天的。到现在为止,其实不管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还是地面教育的竞争多大,新东方依然还是很好,新东方的年收入接近100亿人民币,除了新东方以外最大的教育机构也还没有超过50个亿。
世界上两个跟互联网结合得最快的国家,除了美国以外,一个是德国,工业4.0就发生在德国,4.0什么概念?就是把互联网所有的东西结合到他的工业系统里面去,变成一个全智能的数据对接系统,打通流量,最后软硬件无缝对接。还有一个是日本,我们同事在那儿呆了一个礼拜,没有一个日本公司提互联网三个字的,可是人家出来的东西没有一个不具备互联网特质。我们中国人是每一个东西都要讲互联网+,连上厕所都开始互联网了,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全是模仿的,甚至模仿的还不到位。
我希望大家要有现代化的思想,现代化的技术能力,现代互联网思维,但是我觉得有这些思维的前提之下,你如何把你的商业模式踏踏实实地、更加长久地做下去,这是一个考验。
为什么我在新东方,无数的人跟我说,你在新东方储备的现金太多了,我说再多我也得储备。当然我们也不是白储备的,我们该调动资金花钱的时候也会调动的。为什么要储备那么多现金,因为我经历过很多事情,比如非典。非典的时候,新东方所有学生全部退款,新东方账上所有的钱退完了以后还有学生在外面排队退款,没钱了,凭着我的面子从朋友身边调了2000万人民币把钱退光了。如果非典不过去新东方可能就倒了,但是后来非典过去了,学生又都把钱还回来了。
我就深刻地知道,当你的客户找你要钱你退不回去的时候,一挤兑,资金链一断裂,你公司就别做了。所以我对新东方的要求很简单,一方面是以保守的心态想尽一切新东方可能遇到的危机,并且做好防范准备;另一方面,以创新的心态接纳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改造新东方的商业模式。
对于新东方内部来说,我们主要做三方面事情。
第一,如果我们觉得确实有人才向某个领域发展的话,我们就给他钱让他去创业。新东方不会占大股,因为占大股话语权就太沉了,像新东方现在出去的几位高级管理干部的创业很多都是新东方投的钱,但新东方只占15%-20%,甚至10%。如果他真做成了,反正新东方也有钱,我们可以继续把股份买回来,这样新东方出去的创业者成功了,新东方又有了新的业务拓展。
有些业务在新东方这个大业务架构下去做的话,处处会受掣肘,比如说新东方花100万以上的钱要转好几个圈,需要7个人签字才能花出去,但是创业公司哪等的了你7个人签字?他只要他觉得合适就花了,必须给他这个权利。
第二,新东方也会对市场上已经做成的公司进行筛选判别。这个筛选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看哪个产品能否与跟新东方形成产业链互补,并不是说哪个公司好我们就投,有时候你投了以后公司的业务跟那个公司是互食关系的,要么你吃掉我,要么我吃掉你,这样的事新东方不会去干。所以新东方一般投资的公司都必须是新东方产业链上可以融合,也就是能用到新东方资源的公司。
第三,新东方现有业务的改造。如题目所说,如何在颠覆与坚守中找到教育的风口,新东方应该做什么事情。实际上我的第二个身份就是作为投资者,或者作为年轻人创业导师的身份也是用得比较充分,不光用到了新东方的外部,也用到了新东方的内部。
做事情宁为鸡头不为牛后
刚才说的宁为牛后而不为鸡头,做事情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做到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创造成就感,而成就感跟人的自信,跟人的积极心态有非常大的关联。所以我刚才跟朋友说,你孩子绘画、钢琴、书法、数学、语文,什么都学,但什么都能到第一的孩子很少。有,但非常少。所以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你要培养他健康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在某一门上变成第一就好了,这一门就够。否则我们的孩子们什么都会,什么都不行,到最后孩子所有的自信心都没了。
做事情也要看能力,这个世界上你做不了太多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真的就可以了。这两天新东方的团队在日本,给我带回来一个礼物,是印传屋的鹿皮,他们几百年就是手工,只做最精致的鹿皮制品,到现在为止员工也只有40个人左右,坚决不能多,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但你们也不加人,也不扩大规模。他们说订单跟我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我们只做品质。有同事问你们为什么不想办法上市呢?他们说上市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上市跟品质有关系吗?上市跟我们心中的精神气质和理念有关系吗?没关系,我只做鹿皮制品,而且只用40个人,每年就只做这么多。几百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有点儿像中国宁波的天一阁。
你要知道,你是有使命的,守住你的使命不要放弃。所以在新东方我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守住我的使命,我的使命现在有三个,新东方肯定是我们要守住的,青年创业支持,这个使命其实到最后归根到底是一致的,就是帮助家庭、孩子、年轻人发展成长,让他们更加地能为社会做贡献。
我做新东方20多年,无数次有做房地产的机会、投机的机会,我都没有参与,唯一的理由就是因为我做了以后会牵扯我的精力,一牵扯我的精力我做新东方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所以我做新东方,我们不为钱,不为新东方市值多少来做,我们为的就是教学质量,忘掉钱、忘掉收入、忘掉利润,让它自然而来,这就是刚才所说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不问收获不是说不要收获,我撒完了种子最后想要一个好的收获就必须除草、施肥,必须耕耘才能够有好的收获,对新东方来说也是一样的。
我们专注于做对学生和家庭能够提供最优秀服务、最优秀教学品质的一切事情,至于说用互联网做还是不用互联网做这个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考虑的是用什么方式传递更有效。至于剩下来的新东方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坦率地说,不在我们的关注之内。你做好了利润收入自然增长。当然如果你水平不够,在商业模式竞争中间和互联网中间真的被淘汰掉了,被颠覆掉了,你也认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总有成败,而真正的成败不在表面,而在人们的心中。
所以对我们来说,新东方还是抱着比较坦然的心态在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颠覆和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当然了也某种意义上也抱着比较自信的态度经营着新东方。
附普鲁斯特问卷:
问: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俞敏洪:单纯的快乐。
问: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俞敏洪:年纪越来越大。
问: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俞敏洪:心境还是比较平和的。
问:你最钦佩的是谁?
俞敏洪:自己。
问: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俞敏洪:做出新东方是比较不错的一件事。
问: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次?
俞敏洪:每次旅行都很喜欢,因为每次旅行都能有新的收获,我前天刚刚从俄罗斯回来。
问: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俞敏洪:装模装样。
问: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呢?
俞敏洪:自己的精神世界。
问: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俞敏洪:诚恳。
问: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俞敏洪:我第一次说过这样的话,我说希望太太年轻时的美貌出现,但是如果真出现的话,我希望那时候的勇气出现。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