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40:53 来源:网络整理
O2O的钱不好拿了“扩品拿钱”是过冬姿势?
打动风投的不再是团队与故事,而是业务数据。
历史又在重演?
大量O2O项目跑不到B轮
当天早上,虎嗅还与e创始人张荣耀通过1个多小时的电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以他在圈子里的经验感受告诉我们,现在O2O融资越来越难了,不是风投对O2O不感兴趣了,而是优质的O2O项目越来越少了,新进来的创业者已经找不到机会窗口。
头几年抢占市场份额,99%服务类O2O是亏损的,按照多数O2O两轮融资规模和行业竞争的激烈层度来看,手头资金最多能支撑两年。所以,今年下半开始,国内O2O创业公司会密集找钱,都希望赶在资本寒冬前,储备好资金过冬。
不过从新的融资案例来看,风投更倾向于业务模式经过一定打磨的O2O公司,打动他们掏钱的不再是团队和故事,而是这一年多来的业务数据(用户数、交易额、客单、业务城市数、重复消费等),所以会出现刷单、数据造假等多种行业潜规则。
可以说,2015年下半年将是O2O行业走向融资严冬的分水岭,而行业洗牌将从2016年开始,只能拿到A轮的那批O2O创业公司将成为先烈。一旦缺钱,创始团队会明显出现分歧,并传导到业务层面。虎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某两家较知名的上门O2O当前已出现内乱。
品类扩张能“过冬”?
“消费频次越高,服务客单越低”对应则是“决策时间越短,半径效率约高”,反之亦然。
不过,虎嗅认为这总拟纵向扩服务品类的方式还存明显瑕疵,一则,以人为扩品类中心,有速度无时效。因为这种所谓“共享闲人”模式,其服务技能是无法有保障的,业余人士接单服务会把平台口碑做差。二则,张荣耀强调只做半熟人,很容易出现——用户需求提出,但同一小区内无人接单,成为鸡肋产品。
1)增加附加值——如,饿了么在消费频次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还扩充夜宵、零食品类。
2)沉淀用户——如,猫眼电影在线选座订票之外,增加电影社区对电影话题产生与传播。
哪些O2O领域依然值得新进?
深度垂直,重度运营——大品类下的关联品类的纵向扩张,线上产品与线下服务运营在业务量增长的情况下能同步协调
服务产品化——不只是抹平信息不对称,还在将服务参数化、套餐化
规模不经济——劳动密集型与地域服务能力有极限
也是基于上述几点,我们至少可以看到有两个领领域存在明显机会:
1)家装O2O。
2)物流O2O
作者:李清乐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