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马云、雷军、贾跃亭是如何挖墙脚的?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20:05  来源:网络整理

 

马云、雷军、贾跃亭是如何挖墙脚的?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最贵!为了挖到想要的人,各公司使尽浑身解数,哪怕斯文扫地也在所不惜,由此引发的争吵、互撕乃至诉讼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里面的趣事。

华谊:互撕只因这个人

冯大导演最近火了,因不满《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院线排片少,他给王健林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称,这是万达在报复华谊从其挖走一小墙皮,展现了万达的小胸怀。
看到这,王思聪坐不住了,替老爸出战,嘲笑冯大导演阴阳怪气,煽动网络舆论。

那么,冯小刚口中的这块小墙皮到底是谁呢?据了解内情的人透露,他就是华谊兄弟现任CEO叶宁,之前曾担任万达院线总经理、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

从资历上看,叶宁算得上是万达的元老了。他2002年加入万达,任职期间,出品过多部在华语影坛上颇具影响的作品,尤其是带领五洲发行公司,在短短一年内,相继推出《煎饼侠》《夏洛特烦恼》《寻龙诀》等爆片,迅速跻身国内发行领域一线梯队。

成绩如此耀眼,难怪王老板都忍不住在万达年会上表扬了叶宁。不过,让王健林没想到的是,他的话音刚落,叶宁就跳槽到了华谊。

据说,叶宁出走当天,万达连夜开会,王健林更是在办公室捶胸顿足

不过说到挖人,万达也没闲着。资料显示,万达与50多家猎头公司保持合作,光国际猎头就有20家。王中军曾爆料,在万达影视的高管中,华谊的旧部比例不小。

董明珠:派人把对方打了一顿

格力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企业,拥有8000多名研发人员,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大多数都是公司自己培养的。

这些人在竞争对手眼中是香饽饽,美的、海尔、创维等都到格力来挖人。以创维空调为例,其核心骨干成员很多来自格力,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缩小版的格力。

因此,格力也被业界誉为空调行业的黄埔军校。

董明珠一开始并不担心,甚至当美国开利到格力来挖人时,她还很高兴,认为这标志着格力已经在这个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以前是黄埔军校,现在是西点军校。

但是,随着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董小姐也坐不住了。在一次会议上,她爆出猛料:一家国内家电企业,带人到珠海来挖我们的人,格力派人去将对方打了一顿。

这条消息很快点燃了舆论的沸点,人们猜测董小姐口中的企业是美的。对此,美的董事长方洪波矢口否认:只要是珠海那家企业的人,我们绝不会用。

话音刚落,董明珠就反唇相讥道:有没有到珠海挖人,到北京酒店一查便知。(北京酒店位于珠海前山,距离格力总部很近。——编者注)

唇枪舌战的背后,是格力每年被挖走600多人的事实,这其中大部分是技术人员,他们很多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格力,经过5-10年的培养才能成才。难怪霸道总裁董小姐会为此着急上火,宁愿冒着违法的风险,也要将前来挖墙脚的人赶跑。

你若是像足球球员公开转会一样,我们无话可说,但不要这样偷偷摸摸来挖人。董明珠怒言,国家要求创新不是要你偷人。

最后一句,话虽难听,却也道出了很多企业面临对手挖墙脚时的无奈。

马云:挖人挖到最高法院

马云对挖人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从根本上来讲,他不喜欢“挖人”一说,他认为最好的人才一定是自己发现、培养出来的。

但他也不否认,在某些情况下,挖人也是必要的。如果一定要挖,他喜欢挖两种人:一是民营企业里的正人君子,二是跨国公司里的叛逆者。

例如,为了弥补线下短板,阿里从苏宁挖来大量渠道型人才;为了加强云业务,阿里挖来前微软研发合伙人周靖人;蚂蚁金服成立后,不但从国内银行招人,还从高盛、美国盛信律师事务所吸引来国际人才。

当然,阿里挖人的目标绝不仅限于上述两个层面。

尽管马云说,他不喜欢MBA,并多次炮轰MBA教育,但他对商学院的教授似乎青睐有加,无论阿里集团还是蚂蚁金服,其首席战略官都来自长江商学院,以至于院长项兵有一次吐槽:“老是挖我的优秀人才,马云,我要和你好好谈谈。”

其实,从商学院挖个人不算啥,阿里最让人叫绝的是,挖人挖到了最高法院。就在几个月前,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被证实已加盟阿里,出任公共事务部副总裁。此举引发外界的热议,坊间猜测,阿里主要是看中孙军工在法律方面的丰富经验。

这并非阿里第一次挖政府的墙脚。早在2014年,阿里就宣布,任命吉姆•威尔金森为高级副总裁,而此人曾是美国财政部官员,担任过前国务卿赖斯的高级顾问。

贾跃亭:不计成本地挖人

乐视这几年大肆扩张,逐步构筑起一个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为一体的完整生态系统,并广泛涉足互联网、电影、金融、智能终端、汽车等领域。

扩张的背后是贾跃亭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为了在上述领域站稳脚跟,贾跃亭可谓费尽心思,不计成本地用高薪和股权来挖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挖脚王

张昭,原光线影业总裁,现任乐视影业CEO

刘江峰,原华为荣耀总裁,现任酷派集团CEO,兼任贾跃亭顾问。

马麟,原魅族副总裁,现任乐视手机UI研发副总裁。

冯幸,原联想集团副总裁,现任乐视移动总裁。

丁磊,原上汽集团副总裁,现任乐视汽车全球副董事长。

这些人个个有故事,我们重点介绍前三个。

张昭离职时,对外公布的理由是个人原因,但当时恰逢光线传媒上市前夕,坊间纷纷猜测,真正的原因是公司总裁王长田不愿给张昭股份。

接下来两位,都是手机界有影响的人。刘江峰一手打造了华为荣耀,后带领几名中层出走乐视。当时,有好事者称,华为为此专门成立了打乐办,不过遭官方否认。

马麟是Flyme OS的总设计师,曾领导研发了所有魅族旗舰手机。结果,贾跃亭以优厚的待遇和股权将其招致麾下。

这起挖墙事件深深刺激了魅族创始人黄章,他原本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轻易不出让股份,雷军曾向他要5%的股权而不得。马麟离职后,黄章急速转向,不但给员工分期权,还接受了马云6.5亿美元的注资。

贾跃亭虽然没有人事经验,但他手里握着一枚大杀器——慷慨、舍得给股权,而且深谙人性,这让他挖人总是屡屡得手。据说,他跟人合作时,对方只要随口夸一句他的车,他就会拱手相让。

有意思的是,除华为外,那些曾被乐视挖墙的企业,很多后来都时运不济,以至有人戏言:如果你的高管被乐视挖了,可能预示着贵公司的衰落。

雷军:策反90后小妹

在小米创建初期,雷军和他的偶像乔布斯一样,为了找人殚精竭力,有时候一连面谈4小时。

除了面试,雷军还通过万能的朋友圈来挖人。小米副总裁陈彤(现已离职)曾是新浪网总编,也是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的大学校友。十几年前,陈彤在王川的推荐下去了新浪,并约定日后回来帮王川。小米成立后,陈彤兑现诺言,在一顿饭局后加盟了小米。

无独有偶,另一位副总裁雨果巴拉,与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曾在谷歌共事过,两人私交一直不错。在加盟小米之前,雨果已晋升为谷歌Android业务副总裁。

与这两人相比,雷军对顾异的策反显得更富戏剧性。顾异是一个90后小妹,曾以卖萌搞笑的文字在豆瓣上赢得10万粉丝,后被深圳一家手机厂老板看中,负责文案推广。

然而好景不长,这家手机厂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曾和雷军有过交流的顾异只好上北京求助。谁知道,这一去就被雷军留在了小米。

仅此一事就能看出,雷布斯的忽悠术那不是盖的。

雷军不但在内地挖人,还把手臂伸到了海峡对岸,目标剑指趋势科技。这是一家提供安全防护系统的台湾公司,雷军在做金山毒霸时曾模仿对方的产品。后来,金山毒霸改为猎豹移动,从趋势科技挖走50多人,其中就包括资深工程师吴俊达。

猎豹移动CEO傅盛曾说吴俊达:在趋势十年,不如在猎豹一年。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趋势科技CEO陈怡桦,面对前来挖人的陆企同胞,她毫不客气地揶揄雷军:从金山时代就一直抄我们的东西,抄袭惯了,就绝对学不会创新。

不过,对于雷军而言,能挖到自己想要的人才,挨两句骂也是值得的。

奇葩的挖人方式

为了挖人,各公司没少花银子,而说到挖人的方式,也是奇葩频出。

1. 公司门前蹲点

20153月,雅虎宣布关闭北京研发中心,旗下300多员工顿时成了无主之人。消息传出后,各路大军立刻在雅虎北研门口摆摊设点,拦截挖人。其中,刘强东收获最大,他亲自出马,用一壶茶和一口宿迁普通话,将雅虎的核心团队招致麾下。

2. 靠情怀感动对方

打情感牌是挖人的常用手段,虽然老套,但确实管用。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为了招一个设计师,亲自安排对方来京住宿,请他吃饭,走时还派司机送到机场,把对方感动得一塌糊涂。

3. 用大数据抓人

当然,对于技术达人来讲,上面这些都太小儿科,完全没必要那么辛苦嘛,写个程序就OK了。熊节在为ThoughtWorks组建团队时,嫌传统挖人方式太慢,花了几个晚上写了个小程序,到豆瓣网上去抓取读过20本好书的程序员,然后从中筛选出大牛。

4. 打身边人的注意

还有更奇葩的,成都一公司为了鼓励单身员工挖人,规定:光棍节期间,只要和当地其他IT公司员工谈恋爱的,可获得1000元的挖墙脚奖金。

面对汹涌而来的挖人大军,各公司的城墙高度也不尽相同。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阿里的人最难挖,因为马云喜欢给员工灌输价值观,连工程师都被洗脑了;百度的人一挖就走,因为崇尚狼性文化,工作压力很大;360的人进去容易出来难,如果想要走,必须经过层层审讯,还要签很多约束性文件。

不管挖人也好,被挖也罢,按照马云的说法,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因此,要想不被人挖墙脚,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员工安抚好。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