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京东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 拆分金融或谋求上市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21:34  来源:网络整理

  京东盘前一度涨逾5% 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

来源:证券要闻

近日,京东公布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非GAAP净利润2.690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三季度实现净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38%,超越市场预期。

京东三季度GMV达到1588亿元人民币,剔除虚拟商品的交易总额达1556亿元,同比增长47%

受强劲财报影响,京东盘前股价一度涨逾5%

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称,“我们对京东商业模式的长期投资赢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并改变了中国电商市场的格局。放眼未来,我们将继续寻求增长,并加强对最前沿科技的投资,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此前,阿里巴巴公布了2017财年二季报。受云计算服务提振核心电子商务收入,阿里巴巴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5%,超过市场预期,至342.92亿元(约合51亿美元),预期为339亿元(约合50.1亿美元);经调整后EPS 5.26元人民币(0.79美元),预期4.69元(0.69美元);经调整EBITDA 158.8亿元,同比增长42%

京东第三季度财报亮点

京东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6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超过华尔街预期。

第三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588亿元人民币,剔除虚拟商品的交易总额达1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速2倍。

第三季度集团毛利额为96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毛利额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

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2.69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300万元人民币,增长超过10倍。

第三季度京东商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利润率为1.1%,去年同期为0.7%,已实现连续第6个季度为正。

截至2016930日,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达167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截至2016930日,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保持高速增长,达1.987亿,同比增长57%,显示经偶的那个获取新用户的能力强劲。

剔除虚拟商品,第三季度完成订单量为4.012亿,同比增长55%

移动端占比迅猛提升,第三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占比近8成,达到79.7%,同比增长超过110%

2016年第四季度净收入预计在750亿元人民币至775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为37%42%之间,超过华尔街预期。

GAAP准则下亏损扩大

尽管京东非GAAP下持续获利,但根据GAAP准则,京东三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同比扩大逾40%

京东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9.2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亏损5.308亿元人民币,同比亏损扩大。

三季度每ADS亏损0.64元人民币(0.1美元),去年同期亏损0.39元人民币。

据雷帝网,京东官方解释称,本季度GAAP下亏损,主要来自于:股权激励费用;京东分摊以权益法核算被投资公司净亏损部分;与腾讯战略合作而收购腾讯部分资产产生的相关摊销费用;以及部分投资减值。均为非现金费用,不牵涉任何现金流出。

京东金融重组

据搜狐科技,京东集团董事会还于今日批准了一项计划中的重组方案,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京东金融将被剥离,京东集团计划出让京东金融的全部股份。

同时,京东集团和京东金融计划签署一系列关于出售,经营许可以及业务合作协议,由此京东集团将从参与交易的投资人获得按市场公允价值计算的现金对价,并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积税前盈利后,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的40%

重组如能顺利完成,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相关链接:京东宣布拆分金融业务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来源虎嗅网(北京)

(原标题:京东拆分金融业务,手法与当年阿里如出一辙:中国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将至?)

京东1115日宣布将重组京东金融,将其股权出售使其成为一家内资公司,方便申请金融牌照以及在国内上市,和之前阿里巴巴操作阿里金融业务组建蚂蚁金服几乎如出一辙。

这意味着京东将开始谋求在国内上市。

随着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拍拍贷等一批企业排队上市,国内从明年开始将掀起一波互金公司上市热潮,这也会是本世纪以来继门户上市潮、游戏公司上市潮、电商公司上市潮之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四波上市热潮。

京东将拆除京东金融VIE架构为A股上市铺路

京东集团在2016Q3本次财报中公布了对京东金融的重组动议。京东集团董事会已于1115日批准并授权公司寻求重组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京东金融。

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地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这意味着京东金融即将从京东集团的上市主体中独立出来,拆除VIE构架,谋求在国内上市。

根据目前初步计划,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的股份。交易后,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

同时,京东集团和京东金融计划签署一系列关于出售,经营许可以及业务合作协议,由此京东集团将从参与交易的投资人获得按市场公允价值计算的现金对价,并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积税前盈利后,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的40%;此外,如果中国相关监管法规许可,京东集团有权将其在京东金融的权利转换为京东金融40%的股权。

京东集团还披露,为确保京东集团和京东金融长期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预计将参与此次交易,按照和其他待确定第三方投资人一致的市场公允价格购入京东金融少数股份,而其它参与交易的投资者预计会认购更高份额的股份。

根据目前的初步计划,交易完成后,刘强东在京东金融和京东集团将拥有类似比例的经济利益。

手法与当年阿里拆分金融业务如出一辙

京东重组京东金融的这一方案似曾相识,没错,京东金融的老对手蚂蚁金服也是在这样的方案中诞生的。

201410月,蚂蚁金服宣告成立,正式从阿里巴巴集团剥离出来,成为一家内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阿里巴巴拥有蚂蚁金服每年37.5%的利润,并且在监管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收益权转化为33%的股权;与此同时,阿里员工还持有蚂蚁金服40%的股权。

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一样,都是产生于母公司的体系内,迅速成长。然而母公司股份复杂,有很多国外股东。而在国内申请一些金融业务牌照,需要内资身份。

金融作为敏感行业,在国计民生中影响巨大,国家对很多金融业务牌照都有属地限制,必须是国内法人。互金公司在规模越做越大后,免不了要申请各种牌照,内资身份也就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京东阿里都将金融业务独立出来变为内资企业的原因。另外,变为内资企业也方便在国内上市。

互金领域上市资源丰富,上市潮即将开启

京东金融进行这样的资本运作,显然是开启了谋求在国内上市的步伐。

今年1月,京东金融宣布获得来自红杉中国、中国太平以及嘉实投资三家机构领投的66.5亿元人民币融资,估值达到466.5亿元人民币。

京东金融接受人民币投资而不是美元基金的投资,而且引入中国太平这样的中央直管金融机构以及嘉实投资这样的内资机构,这其实就是为国内上市做准备。正在谋求上市的蚂蚁金服之前也接受了大量国有资本如中投、建设银行、社保基金等机构的投资。

当然,京东金融目前还在亏损阶段,在国内上市存在一定难度,国内上市制度变革进程难料,注册制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京东金融上市肯定不是近期能成功的,会有一两年甚至更长的历程。

巧合的是,11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运营“趣分期”和“来分期”等业务的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快乐时代”)正计划在美国进行IPO(首次公开招股)。最早于明上半年IPO,融资规模预计在5亿美元至8亿美元之间。

这个消息可能不太准确,趣分期在今年年初刚刚拆除了VIE结构,接受了很多国内资本的投资,应该是打算在国内上市,不管上市地点准确与否,趣分期谋求上市应该是肯定的,毕竟趣分期在今年7月已经完成了Pre-IPO系列融资,IPO肯定会较早推进。

除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趣分期,还有陆金所、拍拍贷、信而富、众安保险、91金融等互金公司已经传出要上市的消息。

此外,根据IT桔子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29家互金公司完成了C轮融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形成了较为扎实的业务现金流,下一步预计会有不少公司谋求上市,从而形成一波互金公司上市热潮。

继门户、游戏、电商之后的第四波集中上市热潮

中国互联网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波集中上市高峰期。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新浪、网易、搜狐在纳斯达克上市,开启了第一波上市高峰,即门户上市高峰;

20032009年,陆续有盛大、巨人、完美时空、搜狐畅游、金山、网龙等网络游戏公司上市,算是中国互联网第二波上市高峰,即游戏公司上市高峰;

2009年至今,可以算是电商公司上市的高峰期,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当当、唯品会、麦考林、聚美优品、上海钢联、宝尊电商等多家电商类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从明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可能将进入互金公司上市高峰期,与以往上市高峰不同的是,这波上市企业数量可能会更多,集中上市高峰期持续时间也更长。

就目前而言,正在排队上市或者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数量已经有二三十家,未来随着互金业态的逐步成熟,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预计会有更多上市资源出现,可能上市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互联网很多领域只能容纳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如视频领域,优酷上市之后,土豆等企业上市就比较被动;分类信息领域,58上市以后,赶集就比较被动。

但互金不一样,赛道比较宽,市场足够大,可以容纳更多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一家互金公司上市后,也不会妨碍另一家互金公司做大并进一步上市。未来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里可能会出现数量比较可观的互金板块。互金和之前的游戏、电商一样,离交易很近,离钱很近,离上市也就不会太远。

当然,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

已上市的公司里有麦考林这样比较暗淡的,也有不少退市的。互金公司也是如此,上市只是阶段性成功,是个中转站。

能否走好下一步,实现可持续、较大规模的盈利,才是衡量一家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的互金公司大多还处在亏损阶段,即使京东金融、陆金所这样的大公司也是如此。互金公司即使实现了上市,前路依然任重道远。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