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滴滴正缩减员工总数 大巴和快车是离职重灾区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21:32  来源:网络整理

 

滴滴正缩减员工总数 大巴和快车是离职重灾区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原标题:滴滴减员 快车是“重灾区” 滴滴近期在缩减员工总数优步“空降兵”也导致部分员工主动离职)

日前,有媒体报道滴滴开始裁员,整个裁员计划是一千名员工,目前已有上百人在走流程,裁员主要涉及滴滴快车部门。滴滴昨天对北京青年报记者回应称,裁员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滴滴在北京上地扩增的新办公楼即将启用,欢迎大家到时候来参观。不过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滴滴公司的确缩减了职工数,从今年年后就已经开始,其中主要压缩的是大巴业务和快车业务;同时,滴滴公司内的专车业务目前比较吃香

事件:网传滴滴将裁员千人

日前,网络上出现了滴滴大幅裁员的消息。据媒体报道,滴滴已经开始裁员,目前已经裁撤或正在流程中的有上百人,而整个裁员计划目标是裁撤一千名员工,主要涉及快车业务线下团队。

对于滴滴裁员,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三,其一是受到网约车新政的影响,快车业务是网约车新政最主要的执法对象,受到新政影响,滴滴在一线城市的订单在缩水、司机在流失,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其二是与优步中国的合并,令快车的业务地位下降,此前快车是滴滴内部最重要、成长最快的业务,因为主打性价比的快车业务是单量最大的部门,不过快车业务也是主要与优步进行PK的部门,现在二者合并后快车业务的地位顺势下降;其三是资本原因,滴滴迫切需要证明其盈利能力,即由过去的烧钱模式,变成可盈利的、提供附加价值的共享经济模式。

回应:欢迎到滴滴北京新办公楼参观

对此,滴滴方面回应称,裁员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并表示滴滴在北京上地扩增的新办公楼即将启用,欢迎大家到时候来参观,试图从侧面证实滴滴的人员并未减少,反而有扩张的趋势。

追访:滴滴正在缩减职员总数

北青报记者从滴滴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滴滴内部并没有公布明确的裁员计划,但的确缩减了职员总数,也就是说,滴滴目前的人事政策就是,新入职的员工相比离职的员工数量要少。在滴滴和优步合并之前,滴滴曾公布共有6000名员工。

该人士认为,滴滴缩减职员总数和新政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更多的是滴滴公司自己发展的一条必然路径。滴滴公司前期依靠巨额补贴和资本支撑扩展市场,占据了网约车市场上绝对的市场份额,又与最大的竞争对手优步合并,这已经奠定了滴滴在国内网约车市场的霸主地位。不过,滴滴目前还处于投入的阶段,其盈利状况仍是一个问号。为了控制成本,实现盈利,滴滴内部也在进行调整,部分裁员、或者说优化人员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据透露,滴滴缩减职员总数的行动基本上是从今年年后就已经开始,在和优步合并之后,又进一步优化结构。滴滴内部有严格的绩效考核指标,并且会根据绩效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许多业绩不好的员工会被裁掉,但这并非是滴滴的特殊政策,而是每个企业正常的人员流动。

调查:大巴和快车是离职重灾区

据滴滴员工透露,滴滴在今年年后主要压缩了大巴事业部和快车事业部的员工。其中,大巴事业群都快走完了,只有几个运营做智能公交。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滴滴App中已经没有巴士一栏,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进入公交之后,智能公交的业务占据了主要页面,而大巴业务班车的入口很深,消费者较难发现。

该员工表示,快车事业部也是一直在裁,从滴滴优步合并之前就已经开始,合并后这一趋势似乎更加明显。不过该员工表示,快车事业部是滴滴公司最大的事业部,人员离职率相对高也是正常的。

滴滴一位员工表示,在公司压缩员工总数的过程中,有员工是被公司裁掉的,但也有部分是自己主动要求离职的,大公司工作压力不小,主动离职人数也不少。另外还有员工认为,一些滴滴员工的离职是因为看不到晋升的希望,因为太多空降兵来了,很多离职的也是因为觉得晋升的通路没有打通,自然另寻他路了

分析:网约车新政对快车影响最大

时至今日,北京市具体的网约车新政正式版仍未推出。有传言称,新政正式版本和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不会有太大出入。如属实,那么滴滴公司的快车业务将受到很大影响。

滴滴公司的一位员工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滴滴之前一直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新政正式版本能够放宽对网约车车辆和司机的限制。不过,李克强总理之前回应网约车问题时曾表示,基本原则是明确的。目前,虽然新的政策没有公布,但滴滴其实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除了上述所提到快车的人员调整、规模减小之外,在滴滴公司内,目前比较吃香的是专车业务。

据介绍,专车业务客单价高,补贴少,利润高;且专车很多是公司自有车辆,成本低;同时,仅从车辆来说,专车的车辆也满足新政征求意见稿中的条件。因此,现阶段公司内也有意将资源向专车业务倾斜,同时优化快车等业务。

█相关链接:高补贴时代不再 专车模式各存运营困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原标题:高补贴时代不再 专车模式各存运营困境)

虽然一线城市的网约车细则还未出台,但各网约车平台已处于调整缓冲期。无论是B2C的重资产还是C2C的轻资产模式,都面临着破局的压力。新政之下,高补贴之后,网约车平台将受到何等冲击,又如何渡过难关,今年第四季度或见分晓。

十一月以来,关于网约车的风吹草动牵动着利益相关者的神经。

1115日,有消息称滴滴快车业务计划裁员1000人,目前已经裁撤或正在流程中的有上百人。外界猜测是由于优步中国的合并和新政引发的调整。滴滴方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公司并没有进行裁员,近期还新增了北京和杭州的办公区。

一位滴滴内部员工告诉记者,至今滴滴和优步中国内部还在进行整合。快车业务有人员调整也很正常,并没有听说有裁员的消息。

虽然一线城市的网约车细则还未出台,但各网约车平台已处于调整缓冲期。无论是B2C的重资产还是C2C的轻资产模式,都面临着破局的压力。新政之下,高补贴之后,网约车平台将受到何等冲击,又如何渡过难关,今年第四季度或见分晓。

高补贴时代不再

近日TrustData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网约车平台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今年9月,滴滴出行月活跃用户量(MAU)达3648万,易到约车月活跃量用户达131万,而神州专车月活跃用户量为72万。

停止补贴后,滴滴、神州、易到增幅都有所放缓。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滴滴出行专车和快车的日订单快速增长,在8月与优步合并后,增长放缓;易到用车日订单量虽在今年上半年出现攀升,但随着630日充返活动结束,日订单量自7月起出现回落;神州专车的日订单量则在今年4月促销活动后,开始回落。

补贴、冲返活动对日订单量和活跃用户数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小。尽管新政出台后,滴滴、优步、神州等APP均推出优惠政策,但一时的营销手段带来的增量有限。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专车平台不会再回到高补贴时代。

领域出现寡头或垄断企业往往是基于需求侧带来的网络效应——用户越多,网络平台价值越大,新增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而互联网出行领域的网络效应却来自供给侧,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出行领域获得用户的边际成本不低。于是,企业在互联网出行市场份额越大,其成本越高,同时还要负担极高的补贴资金压力。

张国华认为,网约车在出行整条战线上的同质化竞争会导致竞争方不得不走上靠补贴打价格战的道路。但这正是我国制造业虽然早已称霸全球,但长期停留在低附加值领域的重要原因。网约车平台企业如何利用出行服务去创造新价值才是出路所在。

“B2C”“C2C”各有困境

而若新政严格实施,C2C的快车市场将受到较大冲击。尤其在一线城市,对于C2C寡头滴滴而言,小排量车型、占据半壁江山的外地车、外地司机均过不了政策合格线。

主打B2C模式的神州专车其车辆多为B级车,基本符合新政要求,但在司机方面也将遭遇不小的压力。此前有机构随机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两地神州专车持有当地户籍的司机仅占10%左右。数据虽不甚全面,但也反映出其中一个隐忧。

此外,专车也面临运营等层面的质疑声音。在滴滴、神州和易到三大玩家中,神州专车的运营主体神州优车率先登陆新三板。市场也以此作为样本以管窥豹。

财报显示,神州优车2016年上半年营收23.24亿元,净利润亏损23.71亿元。

记者注意到,神州优车日均单量和收入均直线上升,但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单油费下降了三分之一。根据燃油费总成本和总订单来计算,2015年上半年神州优车平均每单油费为14.82元,下半年为14.49元;2016年上半年平均每单油费为10.90元。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认为这有悖常理。他分析道:每单油费成本=每单平均里程 (1+空驶率) 每公里油费。一种可能是今年上半年订单平均里程降低,导致行驶里程减少;另一种可能性是油价下降或者神州压低了采购价;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神州车辆数增加,密度提高,使得空驶减少。

但在刘兴亮看来,这三种可能并未发生。司机订单性质不大可能改变很大,过去半年神州专车方面车辆也并未提高,相反司机减少了近15%6000名司机,员工数从2016年年初的42288人减少到年中的35812人。

1115日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朱啸虎发表的《二问神州:对神州专车财务数据及估值的质疑》一文中,其根据平均每单油费推算2016年上半年神州空驶率为4%2015年下半年为38%。记者问询了数名司机,得到答复为订单平均历程差不多,空驶率也没变化,甚至还提高了。

对于朱啸虎的文章,神州优车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予置评。但在谈及油费问题时,神州优车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是公司执行了新的油费政策降低了空驶率和油耗;二是优化派单使空驶率减少。新油费政策的核心是约束司机没有客户时的空驶。神州优车财报中没有披露空驶率数据,该负责人也没有透露。

对于车辆变动,该人士表示:神州专车的车辆是从神州租车过来的,车辆都是动态调整,这正是租车+专车协同效应的体现,反而是神州的优势。

而朱啸虎在文中还提到,今年第一季度神州的充返力度是充10020,第二季度做了一次充100100的活动,并且充值规模很大。根据神州财报披露4月份充100100活动首日充值达到10亿元。在如此力度的促销活动下,为什么单均收入在第二季度不降反升?

上述神州优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单均收入和折扣没有绝对关系,神州专车的客户是高价值客户,客单价值高;其次是充值后,还会促进用户进行消费。此外,据了解,神州专车用车高峰期时有1.2倍、1.4倍不同的动态定价。

在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的研究员刘远举看来,神州想通过数据来解释自身优势,包括减少空驶率等。神州优车也想在监管细则正式出台前快速扩张,但重模式的运营下很难减少成本,应该做出更多差异化的服务。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