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25:14 来源:网络整理
最近帮一家初创企业寻找融资,其中蜿蜒曲折,实在是让我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给一些可能抱有疑惑的创业者看看。
如果你在纠结下列问题:
为什么他们连那种一看就是骗钱的项目都肯投!
我的项目那么靠谱为什么没人青睐我!
贵圈的投资人都是智障吗?
那你应该看看这篇文章。
投资人是怎么赚钱的?
在思考投资人为什么不投自己之前,应该先思考,投资人是怎么依靠风投获益的,追根溯源寻找答案。
风投基金,投资人获利的方式非常明确,把股权直接卖出套现,没有第二种方法。套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也主要就是四类,上市之后套现,投资的公司被收购之后套现,创始人回购股权,其他基金来接盘或者大基金带有一定压迫性的强买强卖。
这种获利方式是由风投基金的运作模式决定的,风投基金有自己的运作模式,募投管退。什么叫募投管退,简单地说,就是以基金为中心,由资金供应者募集资金(募),然后将其投放给资金需求者,基金管理人负责投资决策,中介机构参与咨询(投)。投资结束,并不代表任务的完成,基金管理人还得管理基金,投后管理,监督企业有没有乱用钱(管),直至实现基金退出,且把现金连本带利还给资金供应者(退)。
简单地说,我募了第一期钱,我就要投资初创企业,企业成长了,我股权变得更值钱了,换现,然后还给投资者。
既然我要把钱退还给资金供应者,还是连本带利的,那就意味着我必须要把股权换现才还得起。如果基金投了一家公司没能上市或者被收购,虽然最后公司本身进入良性循环,盈利了,那可能也很亏。以互联网公司的特质,长期低利润,甚至不盈利都是正常的,可以预见的分红相对于投资金额来说十分有限。
这种事情发生的多了,你下了一轮再募集资金,就没人给你钱了。因为人给你钱,最后就被锁成了某家公司的股份,只能拿点分红,拿分红还要担心别人做假帐,还要撕逼,最关键的是,大笔资金的流动性没了。
如果投资一个项目,股权卖不出去,只能吃分红,那就好像是买了一款只能拿利息没法取本金的理财产品,这么坑爹的东西你会买吗?当然不会!所以投资人也不会投股权没法套现的项目。
当然,传统产业,比如铜矿投资就是为了吃分红,但是这个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只是一件事,风投基金的运作模式注定他没法通过套现以外的方法盈利,而由于存在一个募投管退的周期,对于套现的速度也是有一定压力的,想要吃分红是行不通的。
就好像炒房的人并不是为了那点房租,而是为了房子本身升值。当然,房租也是收入的很重要一部分!并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
风投青睐的项目长啥样
在了解了风投的盈利模式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审视自己的项目,为什么投资人看不上?为什么他们都觉得这个项目没有价值,我的项目真的没有价值吗?
显然,答案是不一定。风投不投这个项目,和这个项目对于你来说有没有价值,关系不大。
风投投的是什么样的项目呢,是对于风投基金来说靠谱的项目,符合风投基金运作模式的项目。更直白的说,风投投你,是为了以后更高价的把你卖了。所以他要投的项目有两个特征。
一、能卖得出去的。
二、能卖出去高价钱的。
三、没了。
卖出去套现的方法很有限,上市、收购、其他基金或者其他个人购买。
能卖出高价钱的原因也很清晰,投资的早,那个时候估值低,价钱便宜,投资过后一两年内,公司飞速成长,前景光明,就值钱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卖出去的,基本上都能卖个好价钱,卖不出去的,十有八九要倒闭。
那么未来能够上市的公司,会引起大公司注意进而收购的公司,会引得其他基金争相购买的公司,才是风投愿意投资的公司。只有那些在关键领域能够卡位,市场前景广阔的公司才可能被相中。
而下面几类公司,一般来说是不太可能被风投看中的,即使它非常靠谱。
天花板明显,可能是因为目标市场受众太少,也可能是商业模式的局限;
身在巨型市场的某一环节,但是无法形成关键性卡位竞争对手太多太多,模式雷同,而且几乎无法通过正常手段抢走对手份额(企业市场基本上就是这样,毕竟人企业不会因为用户体验动不动就换公司内部软件),天花板很明显;
商业模式固定,没有想象空间,已经有稳定的现金流,投资之后价值不大,成长空间有限。
假如现在的音乐市场,所有人都视黑胶为最好音质的体现,是音乐品味的风向标,那可能这个款项目就会有另一个结局,但是显然,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第四类公司,我没有特别恰当的例子,因为没有类似的公司会去闲的蛋疼找风投,风投也不会闲的蛋疼去找类似的公司。
如果你这个风投基金投了个慢吞吞的公司,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资金的供应者就会质疑你的判断能力,然后你下次募集资金的时候就会非常困难。
虽然说可能靠谱程度低了一些,但是至少有换现的可能性,因为这些领域是有可能出巨头的,是可能会上市,或者被更大的公司收购的。所以风投宁愿把钱投给在潮水中裸泳的人,也不会愿意把钱投给穿着泳裤但是在游泳池的人。
这种投资逻辑,乍一听给人感觉,泡沫特别多,但是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的,这就是风投的生存方式。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个圈子泡沫不会减少,甚至可以这么说,泡沫和风投互相成就了对方。
创业还得靠自己
看到这里你明白自己的项目为什么得不到投资人的青睐了吗?虽然你的项目非常靠谱,但是由于市场方向的原因,上市或者被收购的可能性很小,那就很难被相中。
也许你的项目不需要那么多轮投资,也许它能够比较快的成长,也没有天花乱坠的商业模式,可以很快盈利,养活一个小型团队。实际上大部分工具型创业项目都是这样的,比如像墨迹天气这样的产品,它会有很多的用户,但是指望这款产品能有广告以外的商业模式就真是想太多了,但是赚到的钱足以让创始团队过上不错的日子。
如果你作为创业者,看到这样类似的机会当然会立马扑上去,但是投资人却不会,实际上现在绝大部分工具类产品都或多或少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风投来说,只有能够换现的,成长空间巨大的项目才是靠谱的项目。不要指望用尽早盈利分红来吸引投资人,人家不缺这个钱好么,人家追求高风险,就是为了高收益,而不是为了数分红。
创业者们,即使你的项目没有被投资人相中,也不要灰心,这不等于你的项目不好,这只说明风投不太喜欢这个项目罢了。
有的创业者可能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我的项目脚踏实地,没有靠谱的投资人愿意来帮我,而那些看上去像是在盲目追求热点的项目却有一群人追捧,其实大可不必这样。
不用过于羡慕那些拿到投资了的,因为人家自己肯定初期也投入了不少时间金钱,光看见人拿融资,怎么没看到当初人家辞职创业,自掏腰包,投身一个不确定性极大的领域的勇气呢?再说了,投资人投了又怎么样,又不代表他一定就能活下去,要是还是失败了,那就是金钱时间双浪费。
如果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很好的商业模式,或者不想全职开发这个产品,那可以把这个当作一个业余爱好来开发,一般来说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体验会非常好。这个产品会成为你的一张名片,对你日后的创业或者就业都有极大的, 帮助。
有时候投资人不投你,只是觉得你的项目风险太低罢了,一眼看得到头,人家又不在乎这点短期分红。但是对你自己来说,这也许就是一个靠谱的生意,咬咬牙自己干,就做成了,每年赚点利润,可能那些大佬们根本看不上,但是对你来说,这就是人生的第一桶金,不要老让投资人左右你的观点和想法。
影响投资的因素太多,比如时间因素,大环境因素,不要因为拿不到投资就觉得自己的项目可能不是很好,自己的创业方向不对。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个投资人不懂,也许下一个投资人就意识到了你的项目的价值。如果太过于在意投资人的想法,你可能会迷失方向。
天使投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富有的,这也意味着他们比一般人更有情怀。虽然我上文好像写的人家锱铢必较,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的项目即使真的不太可能赚钱,如果很有情怀的话,投资人也可能选择投资你,他会想要看你做完这个产品。这种「情怀」投资属于相对普遍的现象。
要不是投资人情怀爆表,像墨刀这样的工具是很难拿到融资的,虽然我自己天天都在用墨刀,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还是要黑它一下。我是很希望墨刀之后能走出一条靠谱的盈利道路的。
创投这个事情吧,接触得越久,就越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玄妙的事情。没有定数可以说。可能上一个投资人觉得你的项目不太行,下一个你见到的投资人就会二话不说直接拍板拿着意向书找你。有的投资人觉得你思路清晰,愿意和你交个朋友,长期合作,希望你以后有别的项目也可以找他,他投的是你这个人,交个朋友,那也会投资你。
总之,不要因为自己的项目没被投资人看上就大失所望,坚定自己的想法。
最后,如果资金实在吃紧,我觉得可以考虑产品众筹或者股权众筹的方法来寻求投资,这两者相对于风投来说对于成长性不那么敏感,对于风险敏感一些。毕竟股权众筹嘛,蛮多合投人都不是专业天使,甚至对互联网创业都不是很了解,大家可能就没那么多情怀了,对风险低的项目偏好比较高一些。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中国快递业缘何集体突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