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45:30 来源:网络整理
新浪、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为何纷纷逃离中关村?
80-90年代的中关村——精英创业,创富重于创新
而当时村里最有名的企业也是做电脑生意的“高科技企业”——联想,方正等等。用任正非考察中关村的评语来感怀那个年代的中关村:联想,有管理没技术;方正,有技术无管理。
联想第一个办公室
这是一群知识分子淘金的时代,虽然都扮着商人的外衣,但骨子里还是有一丝清高和企业家精神。(反观同一时代的史玉柱,同样是做汉卡生意赚到了钱,把徽商的思维发挥到极致,但是急功近利,栽倒在巨人大厦下,细节过程参见《史玉柱自述》)
90年代末-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关村——海归土鳖相得益彰,技术重于渠道
反观中关村东区,虽然人头攒动,但是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太!乱!
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关村——90后登场,资本颠覆渠道
对于中关村东区最大的杀伤就来自年轻人的消费观和资本的穷凶极恶。
这背后的逻辑是隔代人很难理解的,当然也要归根于资本对于电子商务的远见,疯狂地烧钱,砸广告,搞补贴,完善用户体验,不断刺激年轻人的消费欲望,甚至当下火爆的互联网分期服务也是资本驱动的。
离开中关村的互联网领军企业
(时间不够确定,顺序大致准确)
巨头离场,中关村还有谁?
这位销售让我想起了一个多年前的段子:
潘石屹一次到新浪做节目,在落地窗前,见下面还有一大片空地,大喜,急电秘书:中关村还有这么大片空地我们都不知道,快看看卖了没有,没卖咱们赶紧买下来!少顷,秘书回电:潘总,那是北大......
当然老百姓当笑话看,但企业家和我们老百姓的区别就是把笑话变成神话!
如此昂贵的地租,谁能承担的起?
答案只有一个——风口上的企业!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