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1:02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互联网整合
25日晚间,财政部在其官网发布《财政部关税司负责人谈跨境进口商品清单》(含第二批,下同)中规定的有关监管要求给予一年的过渡期,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日前已通知实施。
这是中国相关部委首次公开发布关于海淘新政过渡期的内容。
只涉及十个早期试点城市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过渡期监管措施将有利于支持跨境进口发展特点的监管模式,有利于引导企业积极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让全行业陷入熔断风险的“通关单”,终于可以暂时解除警报了。
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一张通关单上。两批正面清单都显示,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二线”出区时免于验核通关单备注。这张通关单意味着未来所有进入保税区的跨境电商都得按一般贸易方式,申请到各类入境许可证,而涉及食品、药品、保健品、配方奶粉类的要求尤其严格。
那么“延期一周年”后,跨境电商行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当然不是!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而言,如何在政策限定的圈子内跳出最精彩的舞蹈赢得满堂彩依旧是一件很考验功力的课题,这里面有诸多难点:
难点一,如何消化成本、降低价格、减少与一般进口贸易的价格劣势。过去,跨境电商凭借仓储和管理优势获得了平均两位数的利润,远高于一般电商行业的水准。但在税改新政后,跨境电商行业必须要压低售价和运费,跨境电商必须走薄利多销的道路来对抗一般进口贸易。
难点二,如何更快的制造爆品,推广爆品。时间和效率无疑是跨境电商的利器,但这份利器也需要施展的舞台,如何打破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等障碍是每一家跨境电商平台一直在应对的课题。对于这份课题,不同跨境电商平台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网易考拉海购依靠网易的媒体优势,天猫和京东利用母平台的流量优势,而聚美和创业型企业往往打算通过网络红人和社区经济来应对。
难点三,如何处理行业内部的竞争。在“税改白名单”前,跨境电商平台们还能携手一战,但在仅剩的一年时间内,他们之间还能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为行业争取到更大的空间么?目前,跨境电商行业内已经存在保税进口与海外直邮的竞争,存在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的竞争,存在巨头与创业企业的竞争,在人为限定的一年时间里,这些竞争还会被发酵到什么样一个地步?
好在这些竞争的强弱关系都比较明显。以保税进口和海外直邮的对比为例,其受到的监管完全一致,在税改未明确的情况下,海外直邮在轻资产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但只要明确了需求,保税进口在成本和物流体验方面的优势几乎是不可撼动的,这也是包括天猫、网易考拉海购等虽然都在拓展海外仓的数量,但依然将核心建立在保税仓的原因。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