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4:13 来源:网络整理
(原标题:手机品牌五大门派:他们如何讲故事)
在讲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看看手机这个东西现在的地位。如果哪天你出门忘了带钱包,可能未必会坐立不安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回家去拿;但如果你忘了带手机,那可能这一天你都会忐忑万分,怕别人找不到你,怕无聊的会议没有打发的工具,怕看不了行情错失商机等等。所以,手机现在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带的东西,超越了钱包、钥匙等等这些过去的出门必需品。那既然是我们每天时时刻刻拿在手里的东西,对于每个人就具有了超越具体功能性的情感属性,在取舍的时候,就不仅仅是实用性的判断,而是一种情感的带入与认同。这就是品牌的魅力了。
每个手机品牌如何跟消费者讲故事,讲什么样的故事,输出的就是这个手机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最后可能决定了其在哪类人群中更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从手机品牌的格局上看,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五大流派:
比如第二阵营中的本土品牌华为,走出神秘的设备制造商形象走向消费者的过程中,完全是一次品牌的再造。华为通过联合国际知名球星和影视明星,在全球各大城市开豪华发布会,铺天盖地的制作精良的广告,混搭入时尚圈等等手段,不断为这个曾经贴牌一穷二白的手机品牌填充着想象空间,希望让消费者在想到“华为”手机的时候,与高端、时尚、国货精品、民族创新等等情怀相关联起来。如同三星手机之于韩国,华为要让全世界人都骄傲地用着中国企业生产的高端手机。这也的确打动了很多国内有着爱国情怀的中高产人士,提升了华为的品牌地位与忠诚度,也让国际市场认识和认可了华为。
而在互联网品牌的品类中,比如小米,通过产品定位的“性价比”,不断满足消费者“少花钱买最好的”要求,甚至自己也喊出了“得屌丝者得天下”。这样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不断强调的平民手机身份,让小米与中低端人群、屌丝、技术男、玩机高手等等人群形象高度挂钩。而魅族、荣耀等品牌,从形象风格到产品特色再到线上渠道的画面等等,更多让人联想到的是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这些品牌喜好时尚动感的设计与互联网化的广告传播,就是希望打动年轻一族。
可以说,在手机终端参数逐步趋同,外观设计越来越难以超越的情况下,手机品牌的情感因素,品牌的故事魅力,也许在未来就会成为消费者选择手机的重要因素。这与汽车产业走过的路是一样的,每个人买的车绝不仅仅是一台车,而是一种身份与生活的认同感,是一种情怀的归属感。
拼情怀、拼故事将成为未来超越参数竞争的主要竞争领域,而这并不是品牌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公司总体策略的浓缩体现。无特色、无故事、无情怀、无魅力的四无品牌手机,将被消费者个性化大潮的波浪冲走。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