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5:49 来源:网络整理
董明珠10亿赌约,赢定了!
导读:董明珠的10亿赌约,曾备受关注!
格力最新业绩显示,空调女皇的赢定了!
………………………
董明珠10亿赌约,要赢了!
格力2017年上半年大幅上涨
预计全年有望达到1400-1500亿左右
格力电器2017年上半年业绩公布,8月30日晚披露半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84亿元,同比增长40.67%;实现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48%。
可以说,格力电器交出的这份成绩,有些超乎想象。
对比格力电器2016年业绩,格力电器2016年营收为1083亿元,同比增10.8%;净利154亿元,同比增23%。其中格力电器2016年上半年营收约为491.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02亿元。
今年夏天,被称为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空调市场井喷,格力夏天的业绩必将很出彩。
8月初,一则关于格力电器为全体员工发放旺季高温补贴1000元的通知在市场上流传。8月8日,一位格力电器内部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今年夏天是历史上最热的一个夏天,空调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格力员工一直加班加点坚持生产,这是额外增发的补贴。”
相信,格力今年的业绩必将不错,按照其2016年上半年业绩占比,以及今年夏天全国普遍高温、空调销售供不应求的状况看,2017年全年增速都会不小,全年营收很有可能超过1400亿,,甚至达到1400-1500亿。
小米在为千亿小目标努力
对比赌约的另一方面小米,则在努力突破1000亿的目标。
小米公司2014年告别高速增长,营收743亿(含税)。
2015年,增速进一步放缓,年营收780亿,增长5%。
2016年,手机销量、营收都进入了下滑。这一年小米手机销售暴跌,中国市场下跌36%,中国市场小米手机销量下降超过2300万台。而其2016年营收未公布,这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2016年营收比2015年要差,小米2016年营收要低于780亿,至少没有超过780亿。
2017年,小米手机销量有所恢复,国内市场增量相对不大,主要在海外市场,以印度等为代表的市场有不小的增量,2017年手机销量有望恢复到2015年水平,同时小米生态链有所增长,小米实现千亿的小目标有希望,但是再多就有难度了。
2017格力铁定大幅超越小米,10亿赌约赢了
格力有望达到1400—1500亿,小米在为千亿小目标努力。
两者的差距将在400亿左右。
10亿赌约,董明珠铁定赢定了!
赌约失利背后
雷军在小米初期巨大成功时,对未来太过于乐观
当时的小米和雷军,都有些膨胀了
客观说,小米初期的发展速度确实是惊人的,创下了绝对的记录。
在2012—2013年,小米更是获得了飞速发展,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雷军显然有过于乐观的预期,缺乏一定的危机意识。
毕竟,小米手机爆炸性增长其啊哈赶上了苹果引起的手机革命——功能机向智能机颠覆的革命,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等传统巨头都被这次浪潮打翻。
可以说,赶上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这也是小米之后在电视、平板、PC领域无一成功复制手机辉煌业绩的主要原因。
可是,彼时处于巅峰期的雷军,似乎对这个问题意识不深。
2014年11月19日,在雷军、董明珠立下10亿赌约一年后。
雷军在央视财经节目《对话》中表示,“再过一两年格力就输了。”“传统企业几乎都是以10%左右的增长率缓慢上升,而互联网则开始以150%甚至200%的增长速度迅速攀升”
然后过去3年后,两者的差距仍然在300—400亿左右。
一方面,手机行业的风口不会永远存在,蛋糕总有被分完的一天。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体量的增大,也无法继续高速增长,毕竟基数不同了、变大了,依然以前一样150%、200%增长不可能。
此外,在手机领域,小米面对的本土企业,如华为系、OPPO、ViVO都是强劲对手。
于是,雷军2014年底刚才央视夸下海口之后,2015年进入了低俗增长,2016年更是出现了下滑。
再回头看,2013、2014年的小米和雷军,都在初期的巨大成功下膨胀了。也许,很多人面对那样的成功,都难保保持清醒,这也是人性普遍的软肋。
但是,那个膨胀也让小米在2015、2016年遭遇了挫折、打击。
如今的小米,比当时要成熟很多,进入新阶段
小米成功从低谷中走出!
在经历2015年的低俗增长,2016年的暴跌之后,如今的小米比当初要成熟很多。
小米总算开始学会反思、改进。
在手机领域,超越小米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胜在产品、技术,步步高派系胜在渠道、产品。
对于这两个问题,小米开始改进,产品上下的功夫比以往大了很多,同时还是注重线下渠道,包括专卖店的建设,还有今年8月份,雷军到河南县及乡镇市场走访,既是对自己线下市场的了解,也算是对OPPO、ViVO渠道体系的感受。
这些改变,也让小米从下滑的趋势中完成了转折,相对2016年的状况改观不少。
不过,小米未来对手PK之路依然艰难
小米,2017年国内市场有一定改变,但还是压力比较大,增量没有那么大。相对而言,小米增量更大的市场是海外市场,如印度等市场。
而国内首手机市场随着增速放缓,进入了零和竞争,此消彼长的增长,2017年,国内市场下滑的主要是酷派、乐视、联想、中兴、三星等品牌。一旦这些下滑蛋糕被分割完,后面就是更加惨烈的阵地战,华为、OPPO、ViVO这些强悍的对手,让增量更难。
所以,小米未来对手PK之路依然艰难。
但是,不管怎么说,小米比2013、2014年相比,要成熟很多,也许源于市场压力,不再唯我独尊,开始反思、学习一些,这种改变对于小米而言,无疑是有价值的、有益的!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