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16/11/04 23:14:49 来源:网络整理
把加多宝逼死 它的对手就卖好了吗?
于建民
连日来,关于加多宝的负面新闻不断,裁员、停产,似乎这家凉茶领导品牌一夜之间真的不行了。
但事实是否如此?
只能说它的对手忽略了一个基本逻辑,同处一个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想办法把加多宝逼死,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加多宝,而是整个中国凉茶行业!
▎把加多宝逼死,它的对手就能卖好吗?
商场的竞争太过残酷,有时有些暗黑
商场是残酷的,不仅仅是商场上的阵地争夺战,更有其他途径的逼死对手。
在连续的负面后,加多宝在忍无可忍之后,终于做了回应:纯粹无稽之谈!
这个回应,说明了前两天言之凿凿的文章、推论,基本都是不靠谱,还有那些为吸引眼球的媒体、评论人,都是多么的荒唐!
同时,也说明加多宝的对手,一直都有个愚蠢的错误逻辑——逼死加多宝,自己就能卖得更好!
但是,它的对手也忽略了一个基本逻辑,同处一个行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行业、品类兴衰,与领军企业息息相关
每个行业中,总是存在两种角色——领导者、跟随者。
一个行业、品类的兴起、乃至于高速成长与领导者密切相关。
一个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行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的品类,只有出现了一个领军企业,通过运作,把这个行业、品类变成了热点,引起大众关注和消费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并引发了很多企业跟进,由此一个行业成为热门!行业、品类才兴起。
基本上所有行业、品类的兴起 都遵循这个规律!当一个行业出现了领军企业、成熟运作时,一个行业、品类才算真正崛起!
在这些过程中,领军企业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没有领军企业出现,行业、品类的成长、成熟至少要晚好几年。
某种意义,领军企业的出现,为整个行业的从业者打开了局面了,拓展了行业的空间、企业的空间。
例如:智能手机是苹果掀起的潮流,没有苹果,智能手机至少要晚几年。
还有近两年火热的电动车市场,早些年很多企业就跃跃欲试,但是市场一直没起来,一直没有出现热点,直到特斯拉的出现,真正搅动起了电动车市场,通过特斯拉电动车的热卖,让大家真正相信电动车市场能起来。
行业领军企业倒了,对行业可能是灾难!
在一个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仍需要继续开拓生产空间的时候,把行业领军企业逼死,对它的竞争对手而言,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是灾难!
如果领军企业出问题,能有其他的企业承接拓展行业空间的重担,那么行业还能延续,但是如果没有,行业将会萎缩。
在凉茶行业中,加多宝所扮演的就是领导者角色
在中国的凉茶行业,加多宝确实扮演了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它的运作,将凉茶从一个区域品类走向全国,变成了风行全国的大品类,成为了几百亿的大市场。
今天,凉茶市场在全国商超渠道的销售,与过去相比,被扩容了几十倍、甚至是百倍!
可以说,这个凉茶成长的过程中,加多宝绝对功不可没,没有加多宝的运作,中国凉茶市场绝没有今天的规模,至少也要晚很多年、由另一个善于运作的企业打造才可能出现。
加多宝是一个善于运作的企业,做“势”的企业,无论是央视投放广告、还是赞助活动,还是赞助好声音,一系列行为,在拓宽自己所运作品牌知名度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把凉茶这个品类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凉茶领域,这种善于对行业进行开拓性运作、在运作能力上能够替代加多宝的企业,还没有!因为加多宝扮演的行业角色是领导者、开拓者,其它企业只是跟进者、跟随者。
如果把行业领导者逼死,它的对手就一定卖好了么?
短期会是,加多宝的市场会被对手填补一部分,但是长期市场会陷入萎缩。
就如同当年娃哈哈做格瓦斯时,对手洋洋得意的说,娃哈哈被我们打败了,我们还要做国际市场,结果呢,格瓦斯市场大下滑,整个市场凉了,那些曾得意的对手们销售最后都下滑了。
中国凉茶现在需要的是共同做大蛋糕
而不是相互搞死,最后把行业搞死
中国凉茶市场,现在需要的是共同做大蛋糕,把凉茶品类继续扩大,让凉茶规模扩大、攀登新的高峰。
而且,经过中国凉茶企业的共同运作,可以把凉茶变成一个中国的国民品类、一个中国饮料产品的名片、符号,走出去、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就像美国企业成功把碳酸饮料走向全球一样。
一些媒体也要负起责任,不要经常性的乱说,前两天说娃哈哈不行了、接着又是说加多宝不行了,结果被一次次的打脸,报道还是要些事实根据啊,不能不对数字和事实不做求证啊。
中国的凉茶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历史,它不是一个只火热一时的产品,深厚的底蕴和文化可以把它变成一个长销品,是很有可能的!
凉茶以往缺乏成熟的商业运作,导致偏安一隅,白白丢失了饮料大市场争锋的机会,现在经过成熟运作,终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它还没有到顶,还有扩大的机会,中国的凉茶企业可以一起努力,把它推到一个传奇!
▎中国凉茶企业多学学两乐的竞争
中国企业竞争多学学可口可乐、百事的PK
今今天,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是全球闻名的饮料巨头,可口可乐2015年营收442.94亿美元(约2957亿人民币)、百事可乐2015年营收630.56亿美元(约4209亿人民币)。
这两个饮料巨头起家都是碳酸饮料,它们之间有竞争、有PK,但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在良性之内,而不到经常性恶意竞争、恶意攻击的程度。
作者:于建民——产业观察家、资深营销管理专家 《中国营销成功宝典·科学策略营销》(修订版)作者
.上一篇:小米惨败于华为 原因在这……
下一篇:差异化:自我感觉良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