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51:11 来源:网络整理
贾跃亭 会成下一个史玉柱吗?
贾跃亭,离史玉柱有多远?
导读:史玉柱作为中国商界传奇,曾成功东山再起,上演惊天大逆转!
贾跃亭,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史玉柱,上演翻盘吗?
……
▎贾跃亭离史玉柱有多远?
贾跃亭能否上演史玉柱的东山再起?
史玉柱,中国商界的绝对传奇,为数不多的跌倒又成功东山再起的企业家!
今天,贾跃亭和他所构建的乐视帝国,也一样陷入了困境,也是问题出在了盲目扩张上。
那么,贾跃亭,能成为下一个史玉柱,上演史玉柱的惊天大逆转吗?
要解析这个问题,就要看两人的差距在哪里,而史玉柱又有哪些值得贾跃亭学习!
▎贾跃亭VS史玉柱
两人商业上半场的相同与不同
贾跃亭与史玉柱相比,两者有哪些相似与不同?
相同之处:都败于盲目扩张
贾跃亭和乐视帝国的危机,源于一个商业常见问题——扩张过快。
虽说从一个四流视频网站扩张成为拥有视频网站、电视、影业、手机、体育、云等多个业务板块的的帝国,这种裂变式增长不简单,但是一旦企业自身的能力、资源难以承受这种激进扩张,就会引发灾难。
这个错误倒下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
中国商界的战神史玉柱也曾犯过这个错误,昔日巨人集团最初从软件崛起,最后延伸至地产、医药保健品,并最终延伸至服装、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最初作为总部的巨人大厦,面对当时巨大成功狂热,巨人大厦成为了巨人集团转折点。
巨人大厦一下子造成了巨人集团的资金链紧张,虽然当时巨人的医药保健品板块盈利非常不错,一年一亿多的净利润全砸在了巨人大厦上。
多年以后,史玉柱带记者前往广州的,在珠海市区马路上行驶时,他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带记者去工地看看。但坐在车里坚决不下车。
当时,巨人集团确立了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三头并进,同时也进行了服装、化妆品等领域的扩张,以至于史玉柱东山再起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戴的领带就是以前扩张的服装公司生产的库存。
2000年前后,史玉柱总结巨人大厦为何越建越高时如此总结原因:是无法克制的贪欲。
这也是很多陷入激进扩张、多元化企业犯的错误。
贾跃亭只是重复了前辈们的一个错误,虽然乐视从一个视频网站裂变成一个帝国,涉及电视、手机、体育、汽车多个板块,规模大了几倍,但显然也超出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几百亿的资金缺口导致了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陷入困境。
这一切,都是史玉柱进行反思后的那个原因——无法克制的贪欲!
不同之处:
史玉柱在战略、人格魅力、调整上远超贾跃亭
虽然贾跃亭战略、战术都不错
不过史玉柱还是高一筹
客观说,贾跃亭是一个战略、战术的高手。
一方面,贾跃亭的战略构想非常出色
从视频网站,裂变成拥有视频网站、电视、手机、体育等多个板块的帝国。都体现了贾跃亭高超的战略水准。
另一方面,贾跃亭的战术打的也不错
在贾跃亭进入电视、手机领域时,通过借鉴乔布斯的苹果推广模式——发布会模式、新闻炒作,迅速实现了电视、手机的销量破局,打法上也绝对堪称出色。
但是,尽管贾跃亭的战略、战术不错,可相对于史玉柱的战略设计、战术打法,贾跃亭还是相差了很大层次。
史玉柱至少在五个方面,超越贾跃亭
1、业绩优势——崛起速度极快
2、战略优势——大视野的前瞻布局
史玉柱的战略视野,在当时国内企业家中都可以说是位居前列,对市场大势的预判极为精准。
1993年,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售计算机的禁令取消后,微软、惠普开始围剿中国电脑行业。巨人集团也难以幸免。次年,史玉柱尝试了多元化战略。
两者对比,足见史玉柱眼光之精准。
在当时史玉柱所为巨人集团战略扩张选择的两个行业——地产、生物工程。
后来,证明这两个市场都是万亿大市场,如果巨人集团当时不是因为节奏过快出问题,按照史玉柱的商业天赋,在地产中做出规模,很可能是与许家印这些大佬齐名。
假设如果不是由于节奏问题,史玉柱当时继续在地产运作,难保不会出现一位超级富豪。
3、战术优势——创新营销战术大师
贾跃亭的很多模式,与雷军相似,都借鉴了同一个师傅——乔布斯!他们都对苹果的发布会模式、新闻炒作模式进行了模仿、借鉴。
而史玉柱,则是一个具有很强创新精神的大师级人物。
在脑白金之前,巨人集团推广脑黄金时,就运用了多种创新的手段。
而脑白金在运作,特别是其中的新闻软文模式,更成为营销案例中经典,成为行业经典案例。
此外,在进入网络游戏行业之后,史玉柱以其大气的打法,成功颠覆了网游行业的玩法,无论是传播推广,还是终端推广,都开创了行业先河,成为网络游戏行业战术打法新标杆。
虽说贾跃亭对员工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一度是乐视的精神领袖。
但是,史玉柱超强的人格魅力,还是远远超越贾跃亭。
这种人格魅力,能做到的不多!他们确实相信史玉柱能够东山再起。
当然,在史玉柱东山再起之后,这批忠心跟随的员工,很多都成了新巨人的元老,身价过亿。
5、调整优势——迅速调整作战模式
1995年是巨人集团最为激进的一年。
而在巨人大行动引发问题后,巨人已经迅速开始进行了调整。
实际上,巨不肥的运作,已经为之后脑白金的运作打下了基础——试点运作、软文模式等,巨人的运作已经开始走向精益运作。
如果不是由于巨人大厦成为了“资金黑洞”,占据了大量的资金链,巨人危机基本可以解决。
此外,贾跃亭比史玉柱要幸运
他处的资本环境、媒体环境远好于史玉柱
如果史玉柱当年有这么好环境,不会倒下
贾跃亭今天所处的环境,要远好于史玉柱!
在史玉柱运作巨人集团的时代,没有今天的资本市场,而且媒体报道对企业致命性也远大于今天。
一方面,那时候没有今天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缺位。
当时,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资本运作的公司都比较少,巨人集团没有别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当时的媒体报道的杀伤力远大于今天、
当年,媒体报道的影响力远超今天,甚至于一篇报道可以引发企业倒闭。
1996年,史玉柱内部已经在做调整,作战线的收缩、运营的精益化,而且取得不错成绩。
1997年,就在史玉柱开始自我检讨,四处寻求帮助时,一家媒体揭露了巨人财务问题,媒体们迅速跟进。巨人开始被唱衰,而那些债主开始找到史玉柱,要求还钱。
贾跃亭今天在的时代,远好于史玉柱,无论是资本环境,还是媒体环境,都远好于史玉柱所在的时代,既有大量的投资机构,贾跃亭至少能融资,原有板块还能出售;还有一些媒体、企业家支持贾跃亭。
这些都是史玉柱当年所没有的,换句话说,史玉柱当年有这样好的环境,巨人集团绝不会倒下!
可以说,无论是战略、战术、人格魅力、崛起速度等方面,史玉柱都高于贾跃亭好几个层级,而史玉柱当时所面临的资本环境、媒体环境都大大弱于贾跃亭,其东山再起的难度远大于贾跃亭,两者在能力上差了好几个层级!
史玉柱更具对比性的一个对象是乔布斯
曾有一篇《中国没有乔布斯 美国没有史玉柱》的文章引发轰动,两人确实有很多相似点。
二人都是商界少有的天才,他们开创的推广模式都先后成为行业模仿的对象。
而在经历沉浮之后,二人都上演了惊天逆袭,再次崛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重新走上巅峰的史玉柱,比以前更加霸气
▎下半场,贾跃亭能否复制史玉柱传奇?
人生下半场,贾跃亭能否复制史玉柱的传奇,上演东山再起,惊天大逆袭呢?
下半场,能否复制史玉柱难说
不过,贾跃亭可以在以下几点向史玉柱学习
目前看来,贾跃亭想复制史玉柱奇迹,可能有些难说。
但是,至少史玉柱重新崛起速度,贾跃亭很难做到,史玉柱出现问题一年就开始迅速复苏!
不过,贾跃亭可以在以下几点上向史玉柱学习
1、业务聚焦:在巨人之后,史玉柱进行了业务聚焦,通过单品、项目盘活。
而伴随着脑白金的成功,史玉柱新的帝国开始一步步构建。今天,史玉柱的产业包括医药保健品、网络游戏、投资多个板块。
2、精心策划:脑白金的营销,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典范。
脑白金作为史玉柱成功崛起的经典案例,前后筹划时间长达多个月,试销、打磨、再试销。
这一切的努力,脑白金从媒体推广的新闻软文、电视广告,阶段性策划主题,再到地面终端推广,无不精心策划,也成为脑白金传奇的重要原因。
3、精益经营:重回商业江湖的史玉柱极其重视现金流,重视投入产出比。
这些措施,都保证了企业的正向盈利,并且有充沛的现金流。
这一点,非常值得贾跃亭认真学习!
乐视缺乏做生意的人”,孙宏斌还有一句话就是“投资乐视就是个生意”。他说的“生意”,其实是:第一,管理上是否简单清晰、学会授权;第二,是不是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导向;第三,是不是关注现金流、关注盈利。
乐视是互联网公司,过去的理念是以烧钱、快速获取用户作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孙宏斌进来以后,这个基因也不是说不行,他说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做法,但总归要赚钱,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盈利性就会对公司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他在董事会上说,现在要改变这个管理思路,要学会在经营管理、现金流、损益上多花钱。
4、谨慎扩张:对扩张有投资委员会,投票表决
在东山再起之后,史玉柱吸收了过去激进多元化的教训,内部成立了投资委员会,对所投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分析,不再像以往好大喜功的求大扩张。
在史玉柱东山再起后,从最初保健品、到网络游戏、再到投资,都走的极为稳健。
正是这种审慎的操作——业务聚焦、精心策划、精益经营、谨慎扩张,再加上史玉柱本人独特的商业天赋,让史玉柱迅速东山再起,并跻身国内富豪榜前列。
这一切,值得贾跃亭好好学习!同时,也值得其它企业学习!
第一赢销网.